95.1%的受访者支持网络治谣

时间:2022-07-07 01:15:33

95.1%的受访者支持网络治谣

调查结果

几组值得关注的数据

(一)82.1%的受访者深受网络谣言的困扰,其中95.1%的受访者“非常支持”或“支持”网络谣言治理

(二)64.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曝光官员腐败等行为”最应包容,同时65.9%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推手蓄意扭曲事实,操控公共舆论”最应打击

(三)61.6%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表达的原则首先应基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64.0%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谣言流传,“网络推手”、“大V”排在最不能免责的前两位

(五)56.5%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采取“打疏结合,以疏为主”的治理策略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3年10月21日至10月26日,共6天

调查样本:3700人

调查方式:在人民论坛网、搜狐网等推出网络调查问卷;随机发放书面问卷(发出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9份)

数据处理:网友占权重70%;随机问卷调查占权重30%

计算方法:百分比计算按照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

在网络舆论场中,各种文化、各种思想相互交织、碰撞,如何维护各种主体多元共存,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课题。

网络治“谣”,边界在哪?围绕这个主题,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大众心目中应当包容与必须打击的网络现象进行梳理。调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和分析:

一、超八成受访者坦承受网络谣言困扰,九成五受访者支持网络治“谣”

网络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成为我们迅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却掺杂着难以辨别真假的网络谣言。在“网络谣言在多大程度上困扰着您”的调查中,60.2%的受访者觉得网络谣言已经“非常困扰”他们的生活,21.9%受访者觉得“比较困扰”。由此看出,网络谣言危害之深。网络谣言一方面迫使公众接受未经证实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利用公众大范围传播和扩散该信息,从而对公众生活形成困扰。对于公众而言,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的前提就在于保证网络环境明朗清晰,否则网络可能成为迷乱公众心态、妨碍社会稳定的暗器。

网络谣言给公众带来的生活困扰,呼唤对网络谣言的治理之措。在“您支持治理网络谣言吗”的调查中,超九成的受访者表现出支持,其中80.0%的受访者“非常支持”,15.1%的受访者选择“支持”。

二、64.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曝光官员腐败等行为”最应该包容,65.9%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推手蓄意扭曲事实,操控公共舆论”最应打击

网络作为公共领域,其中涉及诸多利益主体。古人云,过犹不及。网络的治理需要尺度,所以如何界定边界,首先在于了解哪些应该包容,哪些应该打击。

在“‘人人麦克风’时代,网上出现各种声音,也呈现许多前所未有的争议现象,您认为哪些最应包容”的调查中,“网络曝光官员腐败等行为”的得票率为64.3%,成为受访者认为最应包容的网络行为,其次是“网上评议、监督官员”,得票率为56.1%,紧随其后的分别是“网议政治话题、发牢骚”,得票率为44.4%;“‘左’、‘中’、‘右’各种争论”,得票率为38.1%;“个人、媒体借网络发声、对抗公权力”,得票率为28.7%。

由数据可以看出,公众已经视网络为议政的一种重要途径,认为对此政府应包容。可包容的网络议政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反腐败、群众监督、讨论政治话题等方面。

公众期待政府包容的网络现象:一是体现舆论监督。如腐败案件最先在网络上曝光,政府官员的不当言行在网络上遭受猛烈批评,政策和举措在网络上接受网民评判,脱离群众的官员在网络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威风扫地、狼狈不堪;二是体现参与公共事务。公众通过网络关注国家大事,议论国计民生,实现政治参与,培育公民意识;三是体现疏解不满情绪。任何社会都会有部分人群对现实不满,不满情绪需要有一个发泄的渠道,宣泄出去比压制它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这也体现了“以疏为主”的治理策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度的边界,超出度的边界,事物就会发生质变。这就要求对任何人的任何行为、任何言论社会都应有限度的包容,但超出包容的边界,则违背了包容的真正含义,理应加以打击治理。

在“您认为网络治理中,哪些现象最应打击”调查中,设计了如下选项:“散布抹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不实信息”、“恶意传播网络虚假消息”、“造谣诽谤等损害他人名誉”、“编造政府谣言、风闻言政”、“网络虚假包装、营销”、“网络推手蓄意扭曲事实,操控公共舆论”、“低俗、恶劣的不良内容”等。

这些选项中,“网络推手蓄意扭曲事实,操控公共舆论”的得票率为65.9%,排在首位,成为最不能纵容的网络传播行为,其次是“恶意传播网络虚假消息”,得票率为55.6%,紧随其后的是“散布和抹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不实信息”,得票率为53.9%。

由受访者列举的最应打击的行为可以窥视政府容忍存在维度,涉及妨碍社会稳定、扰乱舆论环境、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他人权益的网络谣言,政府不能放任。这些网络谣言,既对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构成威胁,也严重损害了网络作为主流舆论阵地的建设性。因此,打击此类谣言乃民心所向。

专家指出,“虚拟政治应该有一种包容性,应该确保每一个人都有使用关键传播工具的机会和权利,要保证他们既是网络内容的消费者,也是网络内容的制作者。网上的内容应该为不同社区的不同需求服务”。而反对腐败、监督官员、质疑公权力正是当前社会发展层次下公众视网络为关键传播工具的机会和权利的体现,也是公众寻求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一致性的重要内容。

三、51.4%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推手”最不能免责,网络表达首先应基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调查显示,网络乱象与一些网络推手、微博大V脱不了干系。“在不实信息的传播、酝酿和扩散至造成不良影响的过程中,哪个群体最不能免责”的调查中,受访者首指“网络推手”,认为其在捏造虚假信息以及扩散过程中最不能免责,得票率为51.4%。“大V”和“水军”紧随其后,得票率分别为42.9%、39.4%。“网络推手”指的是借助网络媒介进行策划、实施并推动特定对象,使之产生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人。从“网络推手”到“大V”,再到“水军”,这其中反映了网络传播的机理,即网络在分散传播权利的同时,也在加剧传播的集权化。这也验证了一些专家所言,理论上存在的平等的网络发言权、传播权,在实际上是极不平等的。所以,一旦这其中出现网络谣言,危害可想而之。

那么,在网络传播渠道中,网络表达究竟应该基于什么样的原则才能避免越界?在“在您看来,多元网络社会,网络表达应基于什么原则”的调查中,受访者认为网络表达基于的原则包括:“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尊重伦理道德底线”、“宪法和法律规定”、“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公共生活中的民主原则”。其中“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成为首要原则,受访者认同比例为61.6%,这反映了不损害他人正当利益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发挥的准则作用。监管者包容与打击的界限在于,对没有侵犯他人法定权利的言行,应该有最大限度的容忍;而侵犯了他人法定权利,造成了伤害,仍然视而不见,那就应打击。这既是网络自由的边界,也是容忍和打击的边界。

其次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受访者的认同比例为50.4%,网络谣言本身就是对事实的捏造,所以信息的真实与否成为包容的前提,也是是否打击的重要标准。紧随其后的是“尊重伦理道德底线”,受访者的认同比例为47.7%。这体现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巨大差别不仅仅在于缺少法律的监督,更重要在于网络社会比现实社会拥有更少的道德监督。人与人之间的虚拟身份,使得伦理道德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以至出现众多“无节操”、“无底线”的网络谣言。

四、网络秩序混乱,超五成受访者认为应采取“打疏结合,以疏为主”策略

“如果‘10’为井然有序,‘0’为混乱无序,分值越低表明越无序,当下中国的网络秩序状况为多少”的调查中,30.5%的受访者对网络秩序的评价为“3分以下”,32.2%的受访者给当前的网络秩序打了“3-4分”,27%的受访者打了“5-6分”,“7-8分”、“9-10分”的受访者认同比例为6.1%、4.2%。由数据可以看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对网络秩序的评价在4分以下。由此可见,网络秩序混乱。网络环境和网络秩序涉及公共利益,较低的评价反映公众对公共利益实现途径的不满。

网络谣言亟需治理,但究竟采取何种策略?认为应“严厉打击”的受访者比例为20.2%,“尽力疏导”的比例为10.7%,“打疏结合,以疏为主”的比例为56.5%,“打疏结合,以打为主”的比例为12.6%。由数据可以看出,“打疏结合,以疏为主”成为政府对待网络谣言的首选策略。

有学者道出,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那么“打疏结合”则展示了政府对待网络舆论的治理艺术——包容而不放任,而“以疏为主”则体现了在可容忍的行为和应严厉打击的行为之间的利益转化,通过网络途径疏解现实中的不满,使网络表达行为控制在合理边界以内。

五、64.2%的受访者认为“监管者的‘包容而不放任’”对于净化网络空间最为重要

网络空间涵盖多元主体,包括监管者、者、围观者、研究者,他们共同构成了当前的舆论环境。所以,改善网络环境,需要多元主体正当地发挥各自的角色属性。“在您看来,当下净化网络空间,最为重要的是什么”的调查中,受访者认为“监管者的‘包容而不放任’、“者的‘真实又负责’”、“围观者的‘文明且理性’”、“研究者的‘引导与呼吁’”是各个主体重要的角色属性。而其中,64.2%的受访者认为,“监管者的‘包容而不放任’”对净化网络空间最为重要。

包容,保护的是多元主体利用网络的机会和权利;同样,打击,却是避免使网络受造谣、诽谤、欺诈、攻击之类的丑行所污名化和妖魔化。正如有专家指出,可包容的网络行为体现的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而最应打击的网络行为体现的是完全撇开权利享受的质与量之间的差别,忽视网络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参与、由谁来主导的关键问题。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 严俊)

责编/张潇爽 美编/石玉

上一篇:从网络舆论发酵机制看“治谣” 下一篇:传统社会动员模式:特征与挑战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