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行者无疆――感悟地旅人生

时间:2022-07-07 12:28:54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旅游是人类对大千世界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产物,更是人类对多样化、优质化生活难以穷极的不舍追求。求异、求养、求魅,应是旅游活动的三大核心动机。其中,求新、求奇、求特是前提引领,养眼、养生、养心是主体需求,求美、尚文、怡情是深心追求。以此为核心,旅游还有五大基本动机:求适、求乐、求健、求交、求知;觅身心适所,寻快乐老家,享生命活力,拓社会空间,探大千世界。

异地性、暂时性、综合性、享受性,通常被认为是旅游的四大表征;而与此相对应的风景流连性、心灵驿动性、生活空间性、经历体验性,才更应是旅游的本质属性。“经历”享受,享受“经历”,才应是旅游最根本的特质。旅游体验的本质取向并不在于到何处去,而在于到“别”处去、到“m”处去、“邂逅”去,还更在于去“干什么”和“与何人”去。从这个意义上,再美的风景也是旅游活动“上演”的舞台。由此也决定了旅游追求的三大根本属性。

旅游的基本属性――生活追求:旅游作为游走于日常居家与谋生之外的“第三种生活空间”追求,以“游”和“遇”与“愉”为主导、以旅游六要素为核心的“第二种生活方式”体验,不断追寻身心与情感家园归宿的“第一流生活品质”享受,也决定了风景即生活、生活即风景,从“驿动的风景”到“驿动的生活”追求。

旅游的核心属性――体验追求:不期而遇的“邂逅”与“惊艳”,时空过程的“游离”与“穿越”,文化引导的“发现”与“感悟”,生活要素的“满足”与“享有”,旅游者的活动参与、故事上演、情感经历与身心归宿,非一般的舒适性享受追求,重在身体力行、身心一体的过程体验。新奇的快乐,惊险的快乐;累并快乐、苦并快乐、“痛”并快乐的追求,引导了旅游人生的过程性体验观、发现性满足观与情感性享受观。

旅游的终极属性――人本追求:旅游,既是人类心智最原始的冲动,又是人类生活体验最终极的追求。做事重在结果,做人重在过程,“人在旅途”决定了享受体验是人类生命历程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如果说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旅游则是生活的大众艺术化追求,艺术的大众生活化实践。旅游作为生活的追求、经历的享受,以及视野的拓展、发现的满足与情怀的寄寓,引导了丰富与精彩、不凡与卓越的生活体验追求,诠释了最积极与最充实的人生理念。世界网坛传奇明星李娜,在其精彩的长篇退役告别信中,就如此总结她“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职业旅程”和她的“经历和故事”,“如此神奇和美好的网球之旅”。

2011年,《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首届中国旅游日的主题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响亮地提出了“爱旅游、爱生活”的口号。尽管严格意义上,“旅行”并不等同于“旅游”,但无疑,旅行的境界完完全全引领着旅游的核心价值追求。世界没有旅游家,只有旅行家。人生驱动梦想,梦想逐鹿天地,天地放飞旅游;生活追求理想,理想需要空间,空间成就旅游。地理全方位支撑着旅游供给,旅游可最富魅力与活力地引导地理教育。从地理发现走向心灵感悟,从“旅地”到“走心”,旅游的本质渗透了身心一体的人生终极意义实践追求,旅游学理应成为真正的“人学”。地承千古,旅蕴人文;人在旅途,行者无疆。

罗兹柏,重庆师大重点人文社科基地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高校特色专业(旅游管理)建设点带头人;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委会委员,重庆市旅游经济发展高级顾问,渝川黔有关区、市、县政府旅游发展顾问。参加主编、合编以旅游地理、旅游营销、重庆导游为主的教材十余部,主持、主研各级各类以旅游发展与规划为主的课题八十余项。

上一篇:论体育电影在动作与人文方向的类型碰撞 下一篇:“城市化”导学案设计(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