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三万农民的第二故乡

时间:2022-07-06 10:18:32

柴达木:三万农民的第二故乡

柴达木盆地浩瀚的戈壁滩上,点缀着片片绿洲新村,像是展示着希望与未来的梦想,在这广袤的蓝天白云下给人一份宁静、坦荡、和谐,给往日这片荒凉的土地注入了无限的生机。

梦想,在这里延伸

曾几时,这片昔日荒凉的土地不再是那么荒凉,不再让人失去了耐心,而是一副闪耀着理想和信念的火花。那是春风花开,万物竞争的时代,中国大地焕发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时刻,饱受贫困和落后的中国农村这时候开始变革,就像安徽小岗村自发地承包土地的做法一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股改革的浪潮正在祖国大地全面兴起。

八、九十年代,长期禁锢在一片土地上的青海省东部地区农民开始走出家门,寻找他们致富的梦想。当他们来到柴达木,发现这里的国有农场拥有大片的土地因无人耕种撂荒和向外承包时,心里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少人一心向往着柴达木这片理想的家园。

那么柴达木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地处青藏高原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一个气候温热,适宜生长各种农作物的地区,在这里不仅有茫茫的沙海,辽阔的戈壁滩,更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及农牧资源。解放初期,本省东部地区湟源、湟中等地农民自发来到柴达木地区开始农垦生产,由于柴达木地区区域面积大,适宜农垦的土地增多,部分村落逐渐形成绿洲农业的雏形。

据建国时统计,1950年,柴达木地区各小块农业区只有耕地1.2万亩,粮食总产量只有988.3吨,油料总产6.6吨,由于生产力极其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糙,不施肥、不除草、不灭虫等,农作物收获甚微,科技一片空白。畜牧业虽有千年发展历史,但因各种灾害频繁等,1950年时全区牲畜只有47.95万头(只)。

为了尽快恢复发展生产,党和政府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活动,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购置更新农具,改进生产技术,激发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

至1953年,柴达木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5765亩,首次突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水平,粮食总产量达到340.2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7.2倍,油料产量达到0.62万公斤。

提起绿洲农业,农垦企业功不可没。

1954年开始,随着盆地勘探事业的发展,柴达木的农业开发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为了保证数万开发大军的粮食供给,加快农业开发已成为当务之急的一项战略决策。

据当时调查测定,全盆地有二百多万亩耕地,成为发展盆地农业最宝贵的资源,青海省人民政府和柴达木工委决定利用这一时机,大兴农业,建立粮食生产基地,除供应本地区需求外,争取粮食走出盆地。

正当此时,国务院发出通知,内地人口密集的省市向边缘省份输送移民从事开垦荒地,开发农业,天津、山东、河南、安徽等省市的学生、工人、农民、干部来青人员达12万人之多。

开荒初期,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垦荒队员们铲除杂草,治理盐碱,引水修渠等,没有房屋,就在地上挖坑,上面搭上柏木、盖上芨芨草,便成为集体宿舍,埋锅造饭,插一杆旗,上写“某某农场”,国营农场就这样随之诞生。

最让人感动的是莫过于1956年初,一批有500人之多的河南青年垦荒队来到柴达木盆地,他们一路上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垦荒战斗开始后,垦荒队员们发扬三五九旅南泥湾精神,每人每天开荒1.26亩,当年人力开荒种地549亩,打土墙,盖房123间。

1954至1956年,国家在柴达木的德令哈、格尔木、乌兰、都兰等地水土条件较好的地区,建立了德令哈、格尔木、诺木洪、香日德、赛什克等五个国营劳改农场。引进劳教人员开垦务农,实行劳动改造,既解决了青海劳力不足的总量,又促进了粮食生产。

经过边生产,边摸索经验,边整改,采取积极的生产措施,57、58年粮食生产获得全面丰收。

到1958年,柴达木地区人口剧增,由1956年的9.3万人增加到1957年的18.5万人。期间,柴达木盆地共开垦荒地近20万亩,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37万亩,新增播种面积14万亩,其中国营农场占全部总播种面积的77.5%。

柴达木地区的粮食也由此迅速增长,195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307万公斤,比1954年的508万公斤,增加1799万公斤,平均每年增长65.6%,粮食生产增长幅度比1950年至1953年的平均增幅高14.6个百分点。

这些农场的建立开辟了大量的农耕土地,同时农林并举,建成了一片片瀚海绿洲,给国家困难时期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当时柴达木的粮食不仅解决了盆地内的粮食供应问题,而且还调运到省上,解决了其他地区的粮食短缺问题。过去的老柴达木人一谈起这些往事,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往往发出这样的感慨:“柴达木是一个好地方,是祖国的聚宝盆啊。”

改革开放后,随着劳教人员的逐年减少,柴达木地区的农场也相继撤销,大片的土地逐渐被荒芜。一部分农场开始引劳来解决种植粮食的问题。这就为东部地区长期缺少土地的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迈开寻找家园的步伐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海东地区的大部分贫困山区的农民开始走出家门,在柴达木地区的格尔木农场,德令哈农场,诺木洪农场等聚集了大批前来承包土地的农民,有的一个人,有的拖家带口,在农场简易的土平房里开始落脚,开始了他们梦想的生活。

为了充分利用柴达木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青海省开始实施“以海西之富,济海东之贫”的异地扶贫战略,由国家投资在各个农场实施了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极大地改善了各国有农场的农业生产条件,也为异地扶贫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随着乌兰县3557工程海东移民、格尔木黑泉水库移民、都兰县移民、德令哈市国营农场引劳调庄移民的进入,使全州农业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贫困人口大量增加,大量的移民来到了柴达木。

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公布实施,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按照青海省1996年贫困标准,即年人均纯收入农民580元,牧民625元以下的为贫困人口。

按照青海省界定贫困人口标准,1997年初,海西州确定贫困人口共有8909户,38420人。

随着引劳人口的增加,海西州加大对引劳扶贫工作的力度,2001年――2003年,海西州实施完成国家以工代赈项目139个,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81亿元,其中重点实施了香日德、巴隆、大柴旦哈萨克族群众安置、乌兰赛什克国营农场和州属国营农场引劳调庄等4个异地扶贫项目,协助开展了州属农垦企业,改制及移民安置和土地置换工作。这三年,是海西州开展异地扶贫工作投资最多,任务最重,安置移民力度最大的一个历史时期,共安置贫困移民3.17万人,其中都兰香巴项目移民1.41万人,德令哈、都兰州属农垦企业移民1.27万人,大柴旦返青哈萨克族群众400百多人,格尔木郭勒木德乡移民0.22万人,乌兰赛什克农场移民0.23万人。经过多年的努力,3万多海东地区的贫困农民通过全省整体移民或自行投亲靠友来到海西定居、承包土地,实现了他们人生当中的又一次大转折。

柴达木为了解决柴达木盆地用水紧缺的矛盾,海西州修建了巴音河、怀头他拉、都兰河、察苏水库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农业基础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使农业增产增收得到了保障。

致富路就在脚下

带着希望,带着对生活的执着的追求,不少人身背着仅有的被褥只身在这里落脚,开始了他们人生当中的第二次创业,随后又举家搬到这里开始半定居生活,就这样陆陆续续几千人到几万人来到各个农场从事承包土地。改革开放使海东地区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困农民走出家门寻找到了一条致富的路子。

刚刚到戈壁滩上种地,大多数从山里来的农民不会种水地,于是就慢慢地学,等种地赚了钱后,开始购买农机具,开始机械化作业,一年下来除去化肥等成本外,每年能赚五、六千元,闲余的时间出去打工,生活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海西州大力实施异地扶贫、整村推进等工程,自实施整村推进工程以来,累计配发各类农机、运输、加工机具1322台套,建立种养植加工基地5处,建立农贸市场两处,发展商户20余户,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持续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共完成整村推进72个村,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4048万元,建成节能温室、畜棚等各类设施4020座,架桥49座,硬化村级道路122公里,解决了926户5608人21365头(只)人畜饮水困难。集中力量改善了一部分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贫困村水电路等基本条件明显改善,农牧业设施初具规模,发展后劲显著增强。自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州级93家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6个地区7个乡镇的21个贫困村,共下派驻村干部和挂职干部335人次,累计为贫困村协调落实资金587.3万元、捐款捐物折资518.78万元。2004年以来,累计帮助5790户26206名贫困群众实现了稳定脱贫,农牧区贫困发生率从23%下降到5.8%;

2007年,海西州本级财政安排的支农扶贫专项资金支出4217万元,较上年增长3.9倍,增加3141.5万元,是2003年的7.4倍。通过这些专项资金的投入,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力地推进了海西州新农村建设。

梦想逐步变成现实

光阴荏苒,岁月如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前前后后来到海西的贫困农民凭着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不长的时间里,生活从解决温饱开始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如今在这里生活的3万多移民已不再是过去的住破破烂烂的两间土房,而是盖上了宽敞、明亮、美观的房屋,手扶、摩托、新式家具、各类电器已普遍进入农家。

事实让人也感到欣慰,过去在承包土地的时候,由于农场实行的是霸王条款,农民没有更多的权利,承包任务定的过高,实际产量上不去,同时遇到干旱,水源不足,年内遭防冻等自然灾害时,农场依然不减承包任务,致使绝大多数承包户长期拖欠场里承包款。农民的积极性长期得不到提高。

2000年海西州各国营农场开始改革,将土地划分给承包土地的农民,将长期在海西各农场承包土地,符合条件的农民全部予以落户,使他们成为柴达木绿洲农业的经纪人,也是这一片土地的新主人,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生产得到全面发展,呈现出一片活力。

在德令哈市的戈壁乡民兴村, 看到这里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村级道路已经硬化,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这是一个属于移民村,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十来年,都是自己上来承包土地的,农场撤销以后改为乡镇,给他们正式落了户,每人分给了四亩地,成为真正的本地农民,政策待遇都一样,现在大家都已经富起来了。这里的农民脸上挂满了笑容,幸福之感溢于言表。在柴达木浩瀚的戈壁滩上,你不时会看到这样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村庄,而生活在这些村庄里的农民大都是来自青海海东地区,他们虽然有的是整体迁移过来的,有的是自己跑上来的,而如今他们已经实现定居,柴达木――已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将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他们已成为这里名副其实的主人。

(作者单位:海西州文联)

上一篇:离春天很远的雪域有鲜花 下一篇:王小鲁荣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