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地铁建设安全主动权

时间:2022-07-06 09:15:04

把握地铁建设安全主动权

地铁工程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涉及面最广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工程自2008年开工以来,在国家安监总局、建设部及省、市安监局的支持指导下,哈尔滨地铁公司(以下简称“地铁公司”)克服了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富水砂层风险源众多、在严寒条件下施工、人才短缺、运营经验匮乏等多种困难,建设期间未发生坍塌冒顶等重大工程事故。2013年9月26日,哈尔滨地铁1号线通车试运营,目前运营总体情况良好,安全管理处于可控状态。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由于哈尔滨市首次实施地铁工程,缺乏管理经验及专业人员,为确保安全,地铁公司在开工之初就将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从基础抓起,牢牢把握安全管理主动权。

地铁公司从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入手,建立集团公司和分公司两级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人员联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形成了“抓小防大,安全关口前移,夯实管理基础,强化责任落实”的安全管理基本思路。通过强化培训、信息化管理、应急联动等手段,建立了“治、控、救”的安全控制体系,形成了“施工企业自控、监理单位监管、项目业主管理、政府部门监督的地铁工程安全监管体系。

以风险管理为中心

城市地铁工程,处于市中心繁华区域,具有下穿紧邻建筑物多、地质复杂、地下水丰富、结构断面大等工程特点,是高风险工程之一。一旦发生事故,很有可能是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经济及社会损害极大。因此,地铁建设期间,抓好风险工程管理始终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这个重点,地铁公司确立了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工作思路。

一是以制度保障约束风险工程的实施,保证风险实施不走样。为便于控制管理,集团编制了《哈尔滨地铁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办法》,明确了风险管理程序和各方职责,确定了特级风险必须有专项设计方案,一级风险必须有专项施工方案,二级风险必须有专项保障措施。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实行风险源告知、完毕制度。紧抓每一处风险源,各施工环节都有控制、有管理、有措施、有落实,形成一套严谨的管理体系。

二是针对风险是安全、质量、监测综合体的特点,设置专人对风险进行管理。组织各施工、监理单位成立风险管控小组,要求施工单位项目总工为风险管理第一责任人,为风险工程实施提供了人员保证。

三是坚持风险实施前的条件验收,保证在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在每一项风险工程实施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提前告知,对涉及的技术、应急、监测等制定合理的计划安排,要求监理单位进行督促落实,保证风险源在实施前能够顺利通过条件验收。在风险工程实施前,地铁公司组织第三方监测、监理、施工单位的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严格的风险条件验收。对专项方案专家论证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情况、应急抢险物资储备情况、监测方案制定及监测点布设等情况,进行现场实际检查核实,然后再进行书面资料核对。经过各方提出验收意见,再决定是否可以实施。对不满足实施条件的,坚决不允许实施;待存在问题或存在不足的补充完善后,经各方复核验收合格后,才允许进入风险实施阶段。

固化应急措施管理

地铁工程一旦发生险情,如果没有事先准备的物资设备及应急措施,将可能扩大险情造成次生灾害。地铁公司根据哈尔滨市地铁特点及其他城市地铁施工的事故案例,在制定地铁应急管理办法、明确应急流程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特点制定应急物资储备表。在工程开工之初就根据各标段具体特点,配备了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设备,作为风险工程条件验收的要素之一。建立应急物资专用仓库,常年储备抢险物资及设备,对于支撑、方木、水泥、砂袋等应对隧道塌方的物资,储备在掌子面30 m范围内,随着工程界面移动而移动,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可及时使用。

地铁公司建立了应急物资信息库,汇总了所有参建单位应急物资设备的数量、型号、存放地点、联系方式,各标段签署应急物资共享协议,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地铁公司能统一调配,相互支援,减少损失。公司还积极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各种灾难模式下的应急组织及应对方式,以防万一,从实战出发,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由于地铁工程施工周期长,参建单位容易产生松懈思想,造成安全工作抓得不实、不严、不到位,为此,地铁公司强化安全工作的过程性管理,经常抓、反复抓、抓反复,做到“三个加强、四个不放过”。

三个加强,一是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地铁公司组织收集和整理近年来国内地铁工程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资料,编制了警示教育手册,印发给公司各部门,以及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学习。组织监理、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举办了多期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培训班,培训人员达1 400多人次。督促各家施工单位建立农民工夜校,集中开展安全常识、操作规程、工序要点、应急措施、权益保护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二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采取日常监督、定期检查、随时抽查等方式,加大对施工现场的检查频率和密度。三是加强日常考核,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制定了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对安全工作好的单位予以奖励,对差的单位进行处罚。

执行“ 四个不放过”,一是发现麻痹思想不放过。地铁公司在日常检查中发现,部分施工工地地质条件较好,施工单位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如在深基坑施工中,曾经出现过违反操作规程、超面积开挖的问题。发现这一问题后,公司坚决予以制止,要求施工方严格履行操作规程,控制进尺,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二是发现人员缺失不放过。发现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未按合同约定到岗的,责令施工单位必须两日内到位;确需更换管理人员的,严格审查变更人员的执业资格和业务水平;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得兼任其他工作。三是发现安全隐患不放过。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直至隐患消除。对拒不整改的,严管严罚。四是发现安全问题不放过。如施工现场发生着火、漏水等安全问题,在查找原因、处理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同时,立即召开现场会,组织全线所有施工单位分析原因,排查隐患,防止其他施工现场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盯紧运营难点

针对地铁系统庞大,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事故人员疏散困难的特点,借鉴其他城市地铁运营经验和事故教训,结合哈尔滨实际情况,地铁公司从关口前移、夯实基础、强化责任落实、应急联动等手段入手,狠抓运营安全管理。

前移安全关口

哈尔滨地铁在设备选型上,坚持采用稳定成熟工艺的基本思路,要求所有设备均需有成功稳定的应用经验。在设计理念上,采用双系统冗余设计,对于直接危及运营安全的外部供电,采用双电源回路、通信信号双机热备设计,确保一旦发生单方面设备故障时,备用设备能够自动切换。另外,装修及设备均采用了阻燃材料。为确保冬季消防水源供给,消防水管均采用电保温进行加热保护。地铁公司还聘请各地有关专家,每月到哈尔滨一次,帮助查找运营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提高安全管控能力

在运营筹备运营期间,地铁公司分20多批次,组织工作人员,在北京、广州、上海、南京进行岗位技能和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岗位基本技能和基本应急处置能力。在运营前期,地铁公司将2013年定为“安全培训年”,共组织培训673批次,做到“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地铁公司还将2014年定为“基础建设年”,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设为载体,全面细化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之间的安全接口,建立与责任制相统一的安全奖惩考核机制,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安全管理的态势。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哈尔滨地铁注重强化安全管理层次,明确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三级管理制度,形成一级对一级,一级管一级,级级责任落实的安全管理体系。狠抓规章制度执行落实情况,采用公司随机抽查、部门定期检查、班组日常自查的形式,建立隐患数据库,增强隐患诊断、预测能力。此外,地铁公司还注重强化应急处置工作,组建了21个兼职抢险队伍,形成了以岗位自救为主、兼职抢险为辅的应急处置网络。为强化发生事故时各岗位人员的先期处置能力,将第一时间应急反应、处置流程及抢险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为演练工作的核心。目前已开展了各种演练204次,提高了各岗位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上一篇:努力追求零风险 下一篇:产假如延长,劳动权保障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