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醉的吉普赛人

时间:2022-07-06 08:43:49

浓雾笼罩着上海,几天来,整个世界都是水蒙蒙,湿漉漉的。傍晚将至,奔波一天的我有点冷,有点倦,于是,很想找一个地方喝杯茶,歇歇脚。

在海防路与余姚路路口,我停了下来,正在犹豫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时,“Tipsy Gypsy” 跃入眼帘。

吉普赛?我的记忆碎片开始从童年的记忆中整合:流浪的大篷车扬起的滚滚风尘,和热情奔放、充满野性,让人神魂颠倒的吉普赛歌舞,叶塞尼亚火辣辣的眼神,以及她与士兵奥斯瓦尔多的经典对话:“当兵的,你不等我了?你不守信用……”

仿佛是被手捧水晶球的吉普赛女巫勾去魂魄,我鬼使神差般推开了姚余路88号的大门。

在刚与柔的诱惑中缠绕

酒吧有很高的挑空,水泥墙体用青色裸漆粉刷,地面铺着青色方砖,酒吧吧台是用红砖水泥粗勾缝砌成的,质朴硬朗的装修风格仿佛是吉普赛男人沧桑褐色脸庞和坚实的脊背;玫瑰红的薄纱窗帘做了隔断,在闪烁烛光的统一下,宛若吉普赛女郎热情的舞裙与她们与生俱来的幽怨眼神。这亦刚亦柔、亦冰亦火的矛盾在深沉的罗姆爵士乐中相互欣赏着,诱惑着,缠绕着,让我这个漂泊的异乡人突然有种莫名的感觉,什么时候,流浪了千百年的吉普赛人在上海安了家?

一对硕大的金色铃铛挂在一串寓意希望和丰饶的木解寄生上(木解寄生是指松一类的裸子植物,西方人视它为一种神圣的植物,常用来装饰圣诞树,在木解寄生下亲吻据说可以获得幸福),被彩灯装点的圣诞树闪烁着五彩的光。100多平米的空间被曼妙的薄纱和藤椅、沙发、高脚凳分隔出品茶区、饮酒区、就餐区和阅读区,十四世纪欧洲田园风情图案的台布又使各个分区浑然一体。

入门左前方有一个楼梯,拾阶而上,上面竟也别有洞天:因就低挑高而设的榻榻米,土尔其风格的靠垫,印度风格的金属镂空烛台,像是神话里的阿拉丁神灯。“这个阁楼是我特辟出来的一个休息区,适合五六个朋友一起喝茶、打牌、下棋,如果累了,还可以躺一会儿。”女主人介绍说。在阁楼里面,整齐折叠着两个小毛毯,想必是主人怕有客人在小憩时着凉而准备的。

而为了让楼上显得通透一些,墙体上嵌着4个图案各异的橡木镂空雕刻的小窗,女主人说,这些雕刻都是她从徽州背回来的,有了这几个小窗,阁楼便真的是阁楼了,即通风又通光,还为酒吧融入了一些中国元素。我不禁为女主人的独具匠心感慨。

粗犷与细腻,最是那份野性的妩媚

我选在右手边的窗前落座,这样既可以看到酒吧里的全貌,又可以观赏窗外来来往往的风景,更重要的是,这红色的沙发,可以让我倚,让我靠,如同在家里度过的任何一个慵懒的下午。

蓝莓茶在我简单熟悉了环境之后,适时地端了上来。水晶般剔透的玻璃茶壶置在同样晶莹的烛台上,淡红色的茶在烛火的烘烤下慢慢沸腾,茶水也由淡渐浓,最后倒在小巧通透的玻璃杯中时,已经变成绚烂的紫罗兰颜色。闻一下,果香怡人,轻抿一口,甜中带酸。一杯温茶下肚,整个人都轻松,愉快了很多,全然忘却了刚刚踯躅在湿冷的坏天气中时自己低落的心情。

Tipsy Gypsy的女主人董文婕年纪很轻,身材高挑、棱角分明的五官告诉人们,对于上海,她也是一个外乡人――她来自兰州,举手投足间透出骨子里的豪爽与热情。波希米亚风格的红色耳环,红色串珠带在手腕上,修剪整齐的涂成闪亮朱红色的指甲,与漆皮红色高跟鞋相互呼应。脸上未施粉黛,却透着一种野性的妩媚,端庄的妖娆。

在上海生活8年的女主人曾经是一个专业的咖啡师,拥有一间体现自己个性的酒吧曾经是她的梦想,如今,她的梦想得以实现。“生来注定流浪的吉普赛人热情、豪放、自由、不羁,这酷似我的性格,这应该是很多人骨子里都存在的元素。”Tipsy Gypsy开张不足3个月就达到了日常收支平衡,这让我颇为意外,原来不拘小节不等于不谙经营,在处处精打细算的大上海,粗犷的风格更能迎合游走、流浪、生活在这座大都市中“非土著”人群的口味,这些人来自法国,来自美国,来自瑞典,来自澳大利亚,当然,也包括如我这些来自于祖国四面八方的中国人。

有人隔着纱幔在灯光下读书,有人坐在吧台上,享受无线上网的乐趣,有人在烛光的映照下窃窃私语,也有人三五成群地低声欢笑。而我,则尽情陶醉在蓝莓茶的芬芳当中。

醺而不醉,在放纵与希望中摇滚

音乐逐渐由爵士乐变成轻摇滚,已是华灯初上时分,我却无意离开。调酒师帮我端上来一杯以店名“Tipsy Gypsy”命名的鸡尾酒。红色为主题的鸡尾酒由下至上,由深及浅渐变至最上层,则变成了粉红色,有浮冰游动。杯口处红樱桃和青瓜片精制而成的点缀物更使变幻的“Tipsy Gypsy”魅力四射。不经意地或端杯或搅拌,冰块都会因撞击杯壁而发出清脆的声音。

轻啜一口在嘴,伏特加的干洌充溢口腔,柑曼怡(Grand Marnier,一款力娇酒)的香醇让味蕾充分绽放,野莓淡淡的青涩作为收尾,让人若有所思。

调酒师汪红刚告诉我说,这款鸡尾酒是他特别为“Tipsy Gypsy”创作的,鲜艳的色彩,清爽的口感,偏低的酒精浓度适合在晚餐后享用,品后会让人神清气爽,忘却烦忧。

的确,红色是吉普赛人如火的热情与辛辣,伏特加中蕴含着吉普赛人与生俱来的野性、放纵、质朴,而柑曼怡的怡人口感,书写着吉普赛人的乐观与浪漫,甜中带涩的野莓汁却是吉普赛一千多年来命运的诉说:桀骜不驯,敢爱敢恨,快乐中夹杂着痛苦,威武中带着温婉。生活,也许原本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流浪,有了爱恨情仇,苦甜酸辣,生活也才丰富,生命也才得以圆满。

尽管调酒师说“Tipsy Gypsy”的酒精度数只有10度,但当一大杯“Tipsy Gypsy”溶入到我的血液中时,我已经完全溶入到“Tipsy Gypsy”的气氛之中,成了一个微醉的吉普赛人。

夜色渐浓,夜行动物们开始带着各自的面孔,在这个叫做同乐坊的新兴酒吧区涌动,“Tipsy Gypsy”的客人也越来越多。我知道,上海的夜Party已经上演。

当一次又一次地看表,脑袋思忖着何时离开,屁股却依然沉沉地坐在沙发上。正在这时,调酒师为我端上来一杯淡绿色的鸡尾酒。

“是‘希望’。”

这是一杯由Gin作基酒,配以蓝色橙皮酒和橙汁调制而出的绿意盎然的春日原野,杯口处绿樱桃饰物弯弯的柄,恰似一棵刚破土而出的幼苗。

“15分钟之内喝完它。”调酒师说。

看样子,这是一杯具有生命力的酒。

轻吮“希望”入口,口舌中散发着杜松子的清香,那是Gin所特有的味道。接下来的便是浓郁的橙味,隐隐的似有果粒呈现,绿中还带着些许金色――这不是夏日后的丰收景象吗?

15分钟后,我脸上已经写满笑意,我知道,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醉。无论何时,只要开始播种,就总会有希望,就总会获得丰收,只是,在播种过程中,也要学会享受。

难道,Tipsy Gypsy的调酒师也深谙吉普赛人的神秘读心术?一个个晶莹的酒杯,都是他们用来占卜未来的水晶球?

透过吧台的灯光,他含笑不语。

终于,我选择在音乐越来越热烈的时候起身,我知道,我只能微醺,不能沉醉,否则,也许午夜过后,我会抓起吉它制造出一个个大滑音,或是和着迭起的响板疯狂舞蹈。如是那样,谁能保证我不在阳光再次升起的时候再次启程,如同一千年前的吉普赛人那样,从恒河走到塞纳河,再走到尼罗河?

TIPS

吉普赛人最初住在印度北部,十世纪时开始迁移,目前遍布世界各地。在西班牙,他们被称为“季当人”,在法国被称作“波希米亚人”,在俄罗斯和意大利则被称作“茨冈人”,而英国人误以为这些游民是从埃及来的,因而就叫他们Gypsy。

吉普赛人自称“罗姆”。据考证,“罗姆”源自于古印度的“多姆族”(印度北部),大多是歌舞者和占卜者。公元十二世纪左右,由于长久的战乱,多姆人大规模地向外迁徙,足迹遍布欧洲。吉普赛人靠卖艺和占卜为生,形成了以手风琴、吉它和响板为主要乐器的吉普赛歌舞风格,用于占卜的塔罗牌也是因为他们才得以流传下来。因为不被主流社会承认,他们只能且歌且行,不断流浪。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余姚路88号 电话:021-62774023

上一篇:体验甲丁坊 下一篇:葡萄酒美容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