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运行故障信息自动化管理分析研究

时间:2022-07-06 06:56:10

继电保护运行故障信息自动化管理分析研究

摘 要 本文主要从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故障信息自动化管理入手,对其当前使用的信息自动化管理模式做了相关的探讨,从而对信息自动化管理发展动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对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的自动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管理模式;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6-004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电网建设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电网规模日益增加而且变得越来越复杂。近年来,在电力系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相关的通信技术也得到广泛运用,电网控制以及调度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种种先进技术以及县管设备的引进对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电保护故障信息自动化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

1 信息自动化管理模式

当前,在在各省各电网实际运营中,继电保护运行故障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各不相同,其具体的组网方式以及相应的系统配置差异更大。但总的来说,继电保护运行故障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由主站、分站、以及各级子站组成。主站往往设置于电网调度室,分站一般设置于电业局、直管电厂或者是超高压局,而各级子站则设置于变电站或者发电厂。主站与各级分站以及相关子站经由电力系统中的相关通信网络联系组合在一起,对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实施全面而有效的管理。各省各电网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都有自己的详细组织构造,但继电保护故障信息自动化管理模式大多采用的是以下几种。

1.1 主站/分站/子站三级管理模式

该管理模式在进行继电保护运行故障信息自动化管理时完成了多级结构相互配合,分级进行管理,但是它相对较为繁杂,管理难度较大。对于500kV变电站,500kV部分主要由主站直接管理,而对于220kV以及更低的电压则主要由各级分站进行管理,主站也可进行配合管理。如果是利用分站管理,主站透过相应的分站对所需信息进行提取。而在220kV变电站中,变电站信息则首先通过各级分站进行管理,主站则只需预备从各级分站提取所需信息的相应接口。

1.2 主站/分站独立的三级管理模式

该模式与上述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区别在于主站与分站之间不需要联系与交流,子站将获取相关信息的接口分别上送至主站以及各级分站,主站与各级分站根据实际需要对所需信息选择性的获取。该模式对于主站以及相应的分站在信息管理上存在一系列差异,但其具体的功能则基本相似。利用该模式进行信息处理,其主站、各级分站以及相应的子站信息流动较为简单,早做起来也不是特别难,较上述管理模式简便。

1.3 主站/子站二级管理模式

该管理模式主要是由调度主站以及变电站子站构成,构成二级管理网络,而没有其他的分站。该模式因其结构的大量简化,所以所需传输管理的信息量以及相关网络管理任务量都会相应减少,对于正处于开发研究阶段还没有形成大规模发电变电的系统或者是大规模发电变电站的建设初期都比较适合。在大型发电变电站逐渐形成之后,一般都使用三级管理模式,以实现对大规模系统的管理与控制。

2 自动化管理发展动向

2.1通信方式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相关的通信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主(分)站与子站之间的通信,另一类则是各子站之间实现通信。当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对子站之间的通信实施规范要求。因此,国家电力调配以及各省各电网的调离调配相关的故障信息管理多是靠生产商制定的相关通信规定,因此,会对不同的生产商生产的产品之间的通信造成极大的阻碍。

近年来,电网调度配置中心已经开始制定各省各电网统一的通信规范,从而使得不同的生产商生产的产品之间的通信顺利实现。对于通信接口方式的选择,各省各电网也不断进行优化,从而逐渐实现信息传送最快的通信形式的配置,而电话通信方式则只作为预备通信方式保留。子站之间的通信大致有以下几类:子站管理系统与微机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以及故障录波器等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通信。至于相应的接口方式,一般都利用故障录波器供应的网络接口取代之前使用的串行接口,从而有效地提升信息传输速度,从而促使继电保护运行故障的有效管理。

2.2 安全性

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攻击也大量入侵用户计算机设备,给继电保护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对件保护故障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对安全问题充分关注。《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中对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并将其列入安全防护级别较高的安全区I/II中。但是,由于相关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安全防护进入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实际还不够充分,实用而可靠的安全防护方式尚未出台。

2.3 信息共享

我国超高压变电站一般使用的是分布式的结构体系,为继电保护信息管理搭建了极为开放的应用平台。使得家电保护更为专业化,更为智能化。所以,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相应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等,充分发挥其管理优势,是的故障信息管理更为科学而合理,能够安全而有效地促进信息共享的完成。

除此之外,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能够将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安全而快速地传输到主站,对于一些数据量比较大的非实时性的数据实现数据的网络共享或者是利用相同传输通道实现数据传输。但是,进行非实时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应当对其传输流量有效控制,避免其对实时信息数据的传输造成阻碍作用。

2.4 传输可靠性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过程中,相关信息数据的传输应当利用安全性较高、速度较优的数据传输信道,从而逐渐取代此前的调制解调器拨号传输方法。在实际传输中还可以利用国家电力数据网络已建立并完善继电保护故障信息传输专用网络,从而有效地促进调度中心与各级分站以及相应的子站之间的数据传输与通信。

3 结论

对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实行自动化管理意义重大,不但在于信息搜集与整理方面,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对故障信息分析能力以及相应的处理能力。为此隐隐旗电力企业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继电保护故障信息自动化管理,建立继电保护故障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提高信息管理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信息处理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有诚,赵曼勇,贺春.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建设经验谈[J].继电器,2012,34(6):64-66.

[2]吴勇.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及发展[J].广东电力,2013(7):45-46.

上一篇:以计算机程序设计类教材为例的一体化教材建设 下一篇:科技馆讲解新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