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石窟布局及其视觉感受

时间:2022-07-06 12:22:23

南北朝石窟布局及其视觉感受

摘要:本文以敦煌莫高窟早期洞窟形制、雕塑、布局、壁画为例,主要论述北凉、北魏、西魏、北周时期洞窟的特点及视觉感受。讨论佛教入华以来造像的西学至融合中国文化的变化和早期佛教与人的关系。分析壁画内容、构图、着色的变化,及与石窟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南北朝;莫高窟;佛教雕塑;壁画;视觉感受

一、南北朝时期莫高窟的窟型与分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现存最早的洞窟为5世纪前半叶的北凉时代修建,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相继修建。在现存的735个洞窟中,存有塑像、壁画的492个洞窟附有编号。本文只论述北凉至唐时期的石窟。

北凉期的268窟为禅窟,平面呈长方形,平顶浮塑叠涩平棋,内画莲花、火焰纹,四角画飞天。龛外缘画火焰纹、龛楣和爱奥尼亚式柱头。南北两壁各开两个方形小禅室,内画隋代补画的千佛。北凉的275窟,窟型呈纵长方形,窟顶为J形天井,天井两披浮塑椽枋,整体设计仿拟汉魏木构建筑,左右两壁上层开龛,有的龛形仿汉阙。主尊两侧不塑胁侍,以壁画的形式表现胁侍菩萨或供养菩萨。

北魏时出现的中心柱窟,大都于其中的一面塑苦修像。中心柱窟源自印度的支提窟。佛经言,有舍利名塔,无舍利名支提。谓佛生处,得道处,转处,入灭处。因此,中心柱的苦修像当与释迦的八相成道相关。中心柱窟平面呈长方形,于中央偏后凿出连接窟顶的方柱,四面开龛造像。窟室前部作人字披形,塑出脊枋和椽子。信徒们可以在宽广的方柱前面礼拜佛像,又可以一边绕塔观像,一边欣赏画于四壁的各类故事画。

覆斗顶窟最早出现在西魏时代,其后各时代洞窟也多采用这种窟型。覆斗顶窟一般平面呈方形,正壁开龛造像,窟顶类似一个倒悬的方斗,在形式上接受了汉式传统建筑的影响。

北周龛中供设铺像已成定制,常见的如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这个时期的290窟为中心柱窟,大体沿袭北魏石窟风格,但西向龛与北魏以来的中心柱窟不同,塑交脚菩萨及胁侍菩萨各二身。窟前部人字披上不画椽枋,而在东西披上画佛传图。

莫高窟的大像窟为96和130窟两个,96窟大佛通高34.5米,为石胎泥塑,大佛面形丰圆,眉目舒朗,着波状肉髻,显示出典型的初唐样式。130窟在大像胸、腹部的平行位置分别开两个明窗,沿洞窟前方的台阶而下,可从下方观览到大佛的全貌。大佛是石胎泥塑的倚坐像,通高27米,除施无畏印的右手和腹部略有补塑外,其他均为盛唐时的原作。

晚唐时初现中心佛坛窟,也叫背屏窟。形制与覆斗顶窟大致相同,区别在于窟室内设置中心佛坛,坛的西沿有背屏直达窟顶,信徒可右绕佛坛观像礼佛。这类洞窟规模宏大,多见于五代、宋、元时期。

涅窟平面一般呈横长方形,窟室中央西壁设通壁佛坛,上塑释迦涅像。莫高窟现存大型涅窟第148和158窟,148窟建于776年,为盛唐石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功能的洞窟,如纪念高僧的影窟,以及位于北区僧人起居的僧房窟、安葬圆寂僧人的瘗窟等等。

二、佛教艺术与佛教石窟布局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印度佛像艺术向中华文化嬗变的重要时期。在当时南北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佛像艺术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南方佛像温和清丽,北方佛像沉静雄壮。

(一)北凉时期

北凉的佛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很重视禅定修行,也出现了很多历史上有名的习禅僧人,这对以后中国佛教中的禅定与观想修行影响很大。要想安静地修行禅定,就需要寻找一个幽雅僻静的场所,而位于河边山崖间的石窟就为习禅僧人们提供了优良的修行地。因此,石窟寺的开凿就在北凉国境内兴盛起来了。

莫高窟第275窟是北凉时期殿堂式洞窟。正中塑3.34米交脚菩萨一身,两侧各塑一狮,示菩萨坐狮子座上。菩萨头戴化佛冠,上身半裸,下身束裙,身着臂钏胸饰。面相方圆温和,胸腹部无起伏,两腿无粗细变化,整体上给人以古朴温润之感。下裙紧缚双腿,以贴泥条的方法塑出衣纹线上,可见清晰的刻线。一般认为,我国北朝期石窟中,这类呈交脚坐式,戴三面宝冠,三角靠背,手持净瓶的菩萨为西域犍陀罗艺术的突出表现。洞窟南北二壁绘有本生、佛传等故事画。如尸毗王本生、毗楞竭梨王本生等,均以独幅画的形式通过故事中割肉贸鸽、以钉钉身的典型情节来表现。在绘画技法上,采用了晕染法,亦称凹凸法。是以白色点染人物眼鼻和躯体的凸出部分,以土红色晕染人物脸部和躯体部分,并以黑色的铁线勾勒外轮廓线。现壁画中土红色已变成黑褐色,面部高光的白色更清晰地显现了出来,呈现出粗犷怪异的面容,这是壁画变色的结果。

观塑像整体,为莫高窟早期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交脚弥勒塑像。主尊以夸张的比例大于狮子,占据信徒大部分视线,给人造成浑雄壮阔的感受。这说明雕塑匠人不仅精通佛教教义,更掌握了融汇西域特色的塑造手法。壁画分三段绘制,采用土红色打底,内容丰富,构图紧凑,人物着石绿,石青,赭石,白色,外层赭石勾线,造成古朴厚重的感受,繁复的壁画铺满洞窟,衬托出造型古拙的雕像,构成了莫高窟早期窟经典布局,为后世沿用。

(二)北魏时期

北魏洞窟形式以人字披中心柱窟为主,中心柱四面上下两层开龛,南北壁上层开阙形龛。此时还出现一种新窟型,窟内中心柱已非四面环通,只有前半部柱身,后半部背靠西壁,柱身正面开龛,应属从中心柱向殿堂窟转变的一种过渡形式。彩塑形象多为单体佛像、释迦多宝并坐或一佛二菩萨组合。第259窟北壁坐佛庄重而宁静,同时呈现了感人的母性的仁慈,代表了这时佛教造像的典范。石窟中的二佛并坐像,最早有西秦的,北魏时期大为盛行。六世纪初叶以后,二佛并坐像逐渐减少,但没有消失。本窟中佛像身躯雄伟,施以阴刻隆起的衣纹手法,是北魏太和造像典型风格。而衣褶的涡卷状纹样更是一种新的表现手法。第257窟南、西、北壁分四段绘制壁画,上段画天宫伎乐,中段中央画佛说法图,四周画千佛。下画沙弥守戒自杀缘品、鹿王本生故事和须摩提女请佛缘品,最下层一周画药叉像。壁画同样以土红起底,加上凹凸晕染法形成立体感,色调温暖浑厚;多用石绿、石青,在土红底色衬托下。显得色彩热烈,宗教气氛浓厚,形成了汉晋艺术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莫高窟北魏代表性洞窟采用的中心柱型,相比前代禅窟和殿堂式洞窟在形制上有了许多创新,在沿袭印度支提窟的基础上融入汉式建筑。中央塔柱的开凿增加了雕塑的空间,弥补了前代洞窟缺乏立体感的不足。绕塔柱礼佛观画的过程,可以深入主尊佛像背后立体式的膜拜,这一更民化的举措拉近了人与宗教之间的距离。也与北魏佛教的平民化传播相映衬。这一时期的壁画依旧是佛传故事为题材,采用中国连环画的形式,分场景绘制在四周墙面上,用色与前代无异。连续的千佛图案衬于塔柱周围,造成了庄严肃穆的视觉感受。

(三)西魏时期

西魏第285窟为方形覆斗天井窟,南北壁下层各开四个禅室。西壁正中开一券型大龛,内塑佛倚坐像一尊,面部、手臂及两胁侍有残损。大龛南北两侧各开一小龛,内塑覆头禅僧像各一躯。大龛两侧南北上方画日天、月天及诸天众。西魏发展为整个西壁都为佛台,造像遵循“秀骨清像”的原则,壁画以白色起底,赭线勾勒,石绿、钴蓝、土红晕染,造型具有张力,笔锋尖锐,整体画面清新明快,极富动感。

(四)北周时期

北周的佛像雕造在造型上往往头大身小,有失允当。而且,身躯肥硕、动作僵硬,缺乏动感。但是,北周的佛像雕造也非常重视刻画细部,比如其璎珞饰品和披帛的刻画都非常饱满壮硕,甚至垂至膝盖之下,这也是对其整体造型呆板的有力补充。从其发展趋势上来看,可谓是隋唐佛像雕造发展的先声。一方面,其佛像雕造的手法从以往的线性描绘逐渐变为立体的表形法;二是其佛像身躯逐渐圆润丰盈,虽然在处理衣褶时仍然和前期风格一致,但是轮廓整齐、服饰纹理富有韵律。此外,佛像面部较为圆润,显得很有神气,其笑容也不像以往那样神秘莫测,而显得柔和亲切,雍容华贵,逐渐体现出隋唐一统之后的富贵雍容气象来。北周壁画在佛传故事、本生故事的描绘中大量融入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场景,其中丧车、路祭、射靶、观耕、商旅等场面是研究古代生活的珍贵史料。

三、结论与总结

莫高窟早期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的开凿,在佛教发展的影响下,雕像显得沉着、大气,古朴、厚重。大都数的佛像都显得脸颊方圆,高鼻深目,细腰宽肩,这种造像风格一方面受到印度佛像雕凿艺术键陀罗风格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大一统的汉朝宏大威武、大气庄严的精神。乃至魏晋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时期的佛像雕凿审美观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早期佛教雕像的印度雕像艺术特征明显;中期佛教雕像出现中国本土化特征;北魏后期佛教雕像的“秀骨轻像”化发展;北齐北周的佛像雕凿整体上较为丰盈,很少有北魏时期佛像雕凿的“秀骨清像”之感,开启了隋唐佛像雕造丰盈圆润、雍容华贵的先河。

壁画的绘制内容丰富,构图紧凑,采用散点透视。早期窟的壁画多造型古拙、质朴,线条粗犷,色彩浓重,使画面显得辉煌、明快、热烈。在视觉上弥补了洞窟造像逼仄、昏暗的缺点;在宗教方面起到了惊醒世人、宣扬佛法的重要作用;在美术考古研究方面提供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艺术、宗教的珍贵史料。

【参考文献】

[1]樊锦诗.敦煌鉴赏[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2]金维诺.中国美术史・魏晋至隋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敦煌研究院.讲解莫高窟[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

[4]王鹏.浅谈魏晋南北朝石窟壁画的装饰性[J].美与时代:上,2011(07):62-64.

[5]胥巍.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审美观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6]李静杰.北朝隋代佛教图像反映的经典思想[J].民族艺术,2008(02):97-108.

作者简介:陈佳佳,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考古。

上一篇:谈谈音乐创作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校企合作背景下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践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