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06 11:35:17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对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7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发生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患者病例7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前路内固定术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较前路内固定术而言,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愈合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前路内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076-01

脊柱胸腰段为骨折的高发部位,该部位发生骨折的主要特点为脊柱中柱会受累,由于轴向应力或者是压缩暴力伴屈曲力的作用,会导致椎体呈现爆裂性裂开的现象。所以,对其进行治疗的主要原则为复位、植骨融合以及内固定[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从而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现汇报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对照组中有男21例,女17例,年龄22-56岁,平均(39±12.19)岁;观察组中有男22例,女16例,年龄23-57岁,平均(38±12.47)岁。研究的对象的年龄、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将抽取的76例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成两组,每组38例。一组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前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一组为观察组,对其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而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1.2.2手术方法: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全麻处理,患者取俯卧位,将后正中线作为入路,对患椎和邻椎予以暴露,将椎弓根螺钉系统予以内固定,置入钉,对椎管实施减压,骨折复位后进行固定,并实施植骨融合,对切口进行冲洗后关闭[2]。前路内固定术:全麻处理后,患者取仰卧位,将左侧作为入路,对患椎和邻椎予以暴露,切除患椎中后2/3骨质以及上下椎间盘组织,对椎管前侧实施减压处理,完全消除后纵韧带前方的致压物,骨折复位后予以固定,实施植骨融合,对切口进行冲洗后关闭。患椎撑开到正常的高度以及深度后开始进行复位,将同侧髂骨块预计植入并进行内固定处理[3]。

1.3数据处理: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77.09±23.72)min,术中出血量为(602.47±109.97)ml。切口长度为(10.29±1.72)cm,住院时间为(10.62±2.11)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85.42±36.51),术中出血量为(1509.68±125.77)ml,切口长度为(22.63±5.72),住院时间为(24.69±6.63)d。显然以上各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上一篇: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27例分析 下一篇:血浆置换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