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生物钟就是毁健康

时间:2022-07-06 08:03:30

对抗生物钟就是毁健康

为什么上午心脏病容易发作?为什么午后更易出车祸?每天准时用药能缓解你的病痛吗?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其实都是生物钟在起作用。本文为你解读神奇的人体生物钟。

凌晨2~4点:血流速度减慢,心血管病高发

入夜后体温开始下降,凌晨4点左右进入生物钟周期的最低点,所有器官都在休息,肌肉完全放松,血压较低,脉搏、呼吸次数减少。此时血流变慢,本就容易形成血栓,若因熬夜影响了身体正常的休息机制,就会雪上加霜,更易因心血管疾病发作猝死。专家强调,晚上睡觉不能超过12点,睡前应适当补充水分。

凌晨3~5点:疼痛感低,自然分娩率高

专家通过大量调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晚上生孩子的概率要比白天高。这个时段身体处于相对放松状态,体温低,疼痛感也低,更利于自然分娩。白天外界干扰因素多,母亲注意力不在胎儿,阵痛容易被忽略;晚间休息时,身心放松,一旦宫缩来临,会唤醒母亲的注意力,诱导加速分娩进程。

上午7~9点:神经兴奋性强,运动后升压快

医学研究证实,早起后3小时内血压值会达到高峰。如果上午运动,血压值会进一步升高。这个时段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达到顶峰,神经兴奋性增强。此外,血液黏稠度高,血管内很容易形成血栓,这一时段的心脏病发作概率是其他时段的3倍多。清晨应保持平静,早起喝杯温开水,避免剧烈运动。

上午10~12点:能量供给足,脑力反应快

在经历了一个晚上的休息和晨间能量补充后,人体精力更加充沛,创造力非常强。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说,最好的状态都在上午。建议上班族把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放在该时段完成,可以事半功倍。

下午2点:大脑休息,易出车祸

午饭过后,人更容易犯困。通常认为这是由于血液分布发生改变,胃肠道血流量增多,大脑缺血所致。但近来有研究发现,犯困不仅因为血流改变,还与大脑内一种特殊物质的休息节律变化有关。数据显示,这个时段开车,车祸概率相对更高。建议午饭后,最好打个盹儿,休息15~20分钟。

下午4点:恶性细胞不活跃,化疗副作用小

恶性细胞的发展扩散需要营养和能量,这个时段细胞活跃度低,摄取能量少,因此给药时更利于杀死恶性细胞,这和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十分相似。但当前关于按时间给药的理论依据不够充分,存在个体差异性,还需要具体分析。

下午5~6点:体温上升快,好比热身

人的精力在这个时段再度旺盛起来,工作效率高,嗅觉、味觉、听觉等都很敏感,体力、耐力和体温都达到最高峰,是锻炼的好时机。由于生物钟作用,人体体温从下午开始平稳上升,可以起到类似热身的作用,运动效果相对更好。

晚8点后:代谢能力差,喝酒容易醉

傍晚后,生物钟进入相对倦怠期,整体代谢能力大不如白天。此时喝酒,血液中酒精代谢更难,容易醉酒。同样道理,在这个时间段摄取过多食物,也会导致血糖值迅速上升,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现代人晚饭过晚、过于丰盛的做法,与生物钟规律背道而驰,对身体极为不利。

夜间11点~凌晨1点:皮肤敏感,性生活质量高

一般情况下,时间都在晚上11点~凌晨1点。研究发现,这个时段女性更容易达到高潮。研究人员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人体在晚上对皮肤刺激的感知更敏感。

光线是影响人体生物钟的重要因素,年龄也是。研究发现,13~21岁的年轻人的睡眠时间通常晚于其他年龄段。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青少年会赖床。他们并非单纯的懒惰,而是因为生物钟与中老年人有差别。另外,随着年龄递增,人眼对光线的感知会变得迟钝。试验证明,增加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光线刺激,有助于改善他的情绪以及睡眠状态,其效果甚至好过药物。

生物钟是一个无形的“时钟”,它告诉你应该如何度过每一天的每个小时。遵循它的变化规律,获得健康能事半功倍;若用身体对抗自然规律,将会付出代价。

(摘自环球网)

上一篇:为什么要深信自己有错 下一篇:吃水果不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