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馨、明达载道

时间:2022-07-06 07:41:51

摘要:姚德明先生是甘肃秦州本土成长起来的音乐家,生于斯,长于斯,熟悉本地的音乐风貌,积三十多年创作经历、音乐表演于一身。姚德明的作品,风格独炯,意象新丽,本文以其二胡新作《牧马欢歌》为例,对其创作特色与创作手法进行分析,以达窥斑见豹之图意。

关键词:秦州 音乐创作 牧马欢歌

秦州,古属九州雍州之一,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今称天水。在秦州,凡说起艺术家具有旺盛的艺术创作力、饱满的乐器演奏热情、活跃于不论巍峨富丽的各大音乐礼堂还是遍布于秦州乡野本土音乐舞台者,莫不异口同声地说起姚德明。姚德明,男,生于1957年12月,1973年参加工作,现任天水市歌舞团国家二级演奏员、乐队队长;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二胡学会常务理事,天水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二胡学会副会长、天水市秦州区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水乐天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现年已57岁的姚德明,仍以其各种头衔、饱满的热情活跃于秦州的大小乐坛与舞台。

姚德明先生是秦州乐坛上卓有成效且多产的作曲家。曾创作歌曲及其他音乐作品1000多首,有200多首得以刊发或演播,有10多首专题歌曲被电视台拍摄制作成MTV,在省市电视台多次播出或在全国出版发行,40多次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姚先生在三十多年的演奏、创作生涯中,每个阶段不断有上乘佳作出现,得益于天水古代丰厚的音乐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民间本土音乐语言的滋养,也得益于时代对新作、好作的呼唤,更得益于秦州儿女对能体现当地风土人情面貌及适宜地方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

一、结构剖析

《牧马欢歌》为姚德明2013年年底为迎接吉祥马年的到来,而新创作出的一首二胡独奏曲,旨在讴歌伟大的时代及表达人马欢腾、载歌载舞的草原盛世欢腾的景象。全曲建立在热情奔放、优美抒情、充满活力、深情赞美的整体情感基调之上,但各段由于速度、主题发展的不同,以及塑造草原形象不同性格的需求,对各段演奏的要求亦不同。正如姚先生在乐曲说明中所说的那样:“演奏时一定要竭尽张驰、动静有致、激情饱满、富于表现。演奏风格或在编曲上,要力求展现该曲经典与时尚的特质,要在音效与画面上极具较强的听觉冲击力和视觉动感美”。诚然,全曲合理、严谨的整体结构布局,紧凑且错落有致的段落安排,再加上纯朴、自然、优美的音乐语言,以及高超、精练的演奏技巧,无不映射出《牧马欢歌》和谐、纯朴、热情并富有时代感召力的艺术美。乐曲为带副歌的二部曲式,全曲在不计连接段的基础上共分十一段。第一段引子部分,共有9小节,以每分钟66拍的速度,优美抒情地展开,一片草原欢腾景象尽收眼底。接着由四小节模仿万马啼鸣的声音效果之后,进入乐曲的第二段,即主题呈示乐段与主题初步铺陈阶段。主题乐段采用切分音与十六分音符的交替进行,节奏明快,旋律激情奔放。在四小节的主题动机初步呈示后,音调移高四度再重复加深主题印象,接着由主音开始进行四小节的旋律递进,引出欢腾富有跳跃感的四小节间奏。间奏后引入乐曲的第三段,即主题乐段的进一步展开。节奏上首次出现了附点音符和二分音符,节奏稍为扩张,但情绪逐渐激昂。该段由各为8小节的两个乐句构成,前乐句半终止在主音的属和声上,后乐句进行在主音上结束。该段旋律舒展张扬,与主题的呈示乐段既相呼应,又有一定的扩展变化,是主题乐段形象的递进发展。第三段过后,音乐进入了第一次技巧部分的展示阶段,用大跳弓富有动感地演奏。该段以发挥二胡演奏技能与制造以弓毛与琴弦相擦而发出的特有效果的大跳弓对主题进行了富有效果且极为洒脱的重复,使主题印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跳弓演奏结束后,接着是富有张力的8小节分弓演奏,以每两小节重复的方式并进行一次连续模进。第二次递进重复后,乐曲进入了副歌部分,以极优美的旋律歌唱性地展开。副歌亦分为两个乐句,前乐句结束在主音的属功能上,后乐句以主音结束。乐曲副歌过后,进入第二次的技巧演奏,以正向抛弓形式对前部分弓间奏旋律加以变化重复。紧接着继续引出副歌的材料,以富有舞蹈跳跃感的音调将主题和副歌的材料巧妙交融在一起作进一步的发展。该段过后,乐曲进入到第三次技巧演奏阶段,即以小跳弓富有情趣地继续对主题与副歌的材料作扩充展开,小跳弓过后,音乐情绪继续发展,欲罢而不能,并以热情高涨的载歌载舞音调将草原牧场人马共欢的情景逐渐推向高潮。该段过后,在运用一连串的三连音及十六分音符三度模进手法之后,引出了乐曲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以慢板,深情眷恋般的音调极具旋律美。在该部分,以三次转调推动音乐思索般的向前发展。在一次四度转调后,又回到原调,并以八度旋律的移位手法兼作发展。乐曲进行至此,草原盛世欢歌景象的展示依然欲罢不能。在对起自正向抛弓部分并至此做一反复后,引入该曲的尾声部分。尾声部分的写作与演奏亦是该曲的成功之处之一。先是以八小节十六分音符每分钟128拍的速度重复模进演奏,极具威武、欢腾场面,后以神来之笔将切分音与十六分音符的反复追加,逐渐跳至大跨度的十度张力后,紧随四小节十六分音符的连续向上模进反复至十度大跨度后,再连接十六分音符半音下行,并以颤弓模拟万马嘶鸣和强力度由低音到高音的紧迫追赶后,接以左手轮指弹拨外空弦,同时弓毛与弓杆用抖弓速奏内外弦,一气呵成,以极具欢腾盛世之音效而结束。

二、创作特色

(一)浓郁的草原欢歌景象

该作品音乐风格突出,形象鲜明清晰,在继承传统二胡创作的基础上,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旋律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土人情风味,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并焕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该曲在主题动机的发展、引申的基础之上而创造出的结构严谨的作品,汲取富有草原气息的音乐体栽与民间歌舞曲的动感旋律,来描绘抒情的,盛世欢歌的音乐形象,以表现作者的感情及对时代的强烈感触。并以丰富多彩的旋律、舞蹈般的节奏以及变化的音乐表现形式与技法,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面貌。其音乐通俗,节奏欢快,舞步简明,曲调动听,配器悦耳,深受市民阶层的欢迎。曾大年初一在秦州广场演出,反响强烈。

(二)技巧的运用

作曲者同时亦是二胡演奏家,在二胡乐器的表现技巧及性能方面进行过深入的探索,故技巧的运用在该曲中亦有较好的体现。如十六分音符及三连音的快速模进,抛弓、大跳弓、分弓、颤弓,半音阶的快速上下移动,八度的变化移位,双手弓毛与弓杆的抖弓及拨弦演奏等方面,在贴近主题的前提下皆运用得极为巧妙,并富一定的音乐魅力。

(三)严谨的段落结构

全曲结构严谨、精巧,音乐在极具性格的主题材料及动机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手法并进行新的发展。在引进新材料的同时,并进行重复、模进处理,带有一定的展开性。各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在过渡句及属音的半终止中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乐曲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并使呈示性的主题处理不断获得派生、变化和发展。特别是第二部分,在全曲中虽在分量上较短,但占有极重要的音乐结构重心功能。该曲也突出了序曲、连接段及尾声等从属段落的重要性。

(四)创作理念的集中展示

美是艺术作品所蕴含的首要属性,也是判断艺术作品是否具备美感的有力根据。姚先生的创作始终在践行着他对艺术创作美的理念的坚持。《牧马欢歌》即是他作曲中对美的理念的集中展现。

1.技法美,突出乐器的性能特点,极具乐器性能表演之能事,发挥技巧的美。

2.旋律美,最能体现作品的唯美特征。姚先生非常注重旋律感。旋律是生命线,旋律是使一首作品经受时光甄别的最终因素,也是判断一首作品能否经得起岁月检验、能否沉淀起经典的最终尺度与最核心标准。该曲别是副歌及第二部分所体现出的旋律美,亦是其创作理念的集中展现。

3.意境美,由一连串具有民族情调、贴近人民真实生活的旋律音调音符所缔造的意境美,亦是成功作品的标志。作为富有成就的作曲家,姚先生常在百忙之中,常抽空去各地采风,体验生活。不接地气的音乐家,很难创作出能贴近老百姓生活、能使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清新扑面的作品。《牧马欢歌》即是如此,作品始终在充满欢腾、朝气奋发的主题中不断展开、变奏。

总之,该曲形式严谨、乐思表达清晰,音乐语言朴素、明朗、欢快,旋律发展起伏有致、张弛相间,节奏紧凑、激昂、热烈,表现技巧高超。在表现欢腾喜庆的背景下,情感自然流露,并且该曲将精炼、完美的作品结构与精巧的手法技艺相得益彰,具有和谐、纯朴和自然的美,是近年来本土艺术家二胡创作难得的好作品。故从某种程度而言,姚先生的作品, 既是艺术的, 也是大众的。姚先生会继以顺应时代的召唤及人民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享受。且会以其饱满的艺术创造力和蓬勃的艺术创作热情,不断为秦州人民所贡献出具有鲜明时代风格而又具有地方音乐特征和极具中国气派的好作品,亦会创作出更多、更优、更新的作品,以回报当下盛世时代及秦州人民的养育之情。

上一篇:索绪尔“言语”理论研究综述 下一篇:魔心不息 后摇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