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时间:2022-07-06 04:56:05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7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148-01

【摘要】带状疱疹是春秋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现代医学仅仅通过对症治疗,以至于病程长,明显增加患者痛苦?本法通过应用中医治疗疗效明显,大大缩短病程?简单易行?【关键词词】 带状疱疹 中医 中药带状疱疹是春秋季最易流行的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免疫力低下?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严重?由于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笔者应用中药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将近3年来治疗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67例,其中男34例,女33例;年龄最76岁,最小15岁, 病程最长17天,最短3天,平均10天?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带状疱疹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1.2.1 外敷;湿润烧伤膏 【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 】 均匀敷于疱疹部位,每日二次,每次敷药时须将残余药擦拭干净?1.2.2 口服中药 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方药:龙胆草15 g,丹皮10 g,赤茯苓10 g,泽泻10 g,柴胡10 g,苍术10 g,知母 10 g,车前子15 g,板蓝根15 g,大青叶15 g,栀子10 g,黄柏10 g,元胡10 g,米壳5 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用.1.2.3 穴位放血 龙眼穴 【龙眼穴位于小指近端指关节尺侧第二?三骨节间,握拳于横纹尽头处?】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注射针头对准穴位快速点剌两三分深,然后双手相对挤出血至出净黑血3~5毫升,左右同时做?局部用酒精棉球擦拭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用创可贴2小时后摘除?1.3 护理 带状疱疹的饮食,忌食油腻?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忌吃燥热和滋补性的食物,最好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如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 (1)?心理护理因带状疱疹疼痛明显,止疼物疗效欠佳,老年患者又怕增加子女负担,多出现恐惧?烦躁?易怒?失眠等?因此,护理工作要耐心细致,向 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使之对神经痛有正确地认识,了解疾病的转归和发展过程,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2)?做好饮食护理由于疼痛多数病人出现纳差,不思饮食,使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要给予合理的营养饮食? (3)?注意皮衣服要宽大?柔软,以免磨擦引起疼痛? (4)?护理处处关心和安慰病人,减轻其焦虑和担心,积极配合使其尽早康复?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以一周为1疗程,2个疗程进行疗效判定?治愈:疱疹消退?痛感消失?显效:疱疹明显消退,疼痛明显减轻?有效:疱疹 消退,疼痛减轻?无效:疱疹消退缓慢?疼痛无减轻或遗留神经痛?2 结果67例中治愈60例,占89.5%;显效4例,占6.0%;有效2例,占3.0%?无效1例,遗留神经痛,占1.5%?总有效率为98.5%?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7岁,农民,2013年6月13日就诊?自诉2天前无明显诱因左侧腰部疼痛,今晨起由左侧 腰部出现红斑及密集成群的疱疹,且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检查: 腰部左侧及腰背神经分布的区域出现不规则的红斑及疱疹,疱疹密集,疹色深红,疱液较混浊,皮疹局部抚之有灼热感?情绪烦躁,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略?西医诊断:带状疱疹,中医诊断:缠腰火丹?治以清热利湿?通经活络?解毒止痛?方药:龙胆草12 g,丹皮10 g,赤茯苓10 g,泽泻10 g,柴胡12 g,苍术10 g,知母 10 g,车前子15 g,板蓝根20 g,大青叶12 g,栀子10 g,黄柏10 g,元胡10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疼痛部位敷烧伤湿润膏 ,每日二次; 龙眼穴放血 ,每日一次?治疗三天后痛感减轻,疱疹干瘪,继续治疗七天后,疱疹干枯,皮损基本消退,疼痛消失,痊愈? 4 讨论 现代医学已经知道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他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病机可因情志内伤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受毒邪而诱发?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搏结,阻遏经络,气血不通,毒邪稽留体内,阻于经络?滞于脏腑,气血受阻,经络不畅,症见灼热疼痛,毒热蕴于血分则发红斑,湿热凝聚不得疏泄则起水疱?因该病以较剧烈的灼刺痛为主要特征,故在治疗上以清热利湿?通经活络?止痛为主? 结合上述病因病机,本法以清热为主的烧伤湿润膏外敷,其制剂体现了中医制剂在治疗同时又防止感染,辅以清热解毒的中药清内热,龙眼穴 放血?有清热利湿镇痛?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体现了中药治疗疾病的内服,外敷,针刺放血治疗,同时结合中医护理?体现了治疗顽症,慢性病的独特之处?

上一篇:一只杯子的探索之旅 下一篇:口腔异味须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