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南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状况探析

时间:2022-07-06 03:29:34

目前河南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状况探析

目前河南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状况探析

目前,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河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现雏形,但总体而言层次不高,且发展不平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对于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特别是顺利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目前已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既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挑战。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和作用。

一、农业产业体系市场机制运营逐步形成

(1)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无形的手”的作用。遵循市场规则,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机制、新途径,按照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合理流动,农村各经营主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决策和运作。

(2)加强市场法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的有关法律体系,明确各经营主体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依法管理市场,净化公平竞争环境,规范竞争秩序,确保各主体的经营行为规范、合规、合法。

(3)初步建立农业产业化风险补偿机制。由政府牵头和协调,与龙头企业、农户和保险公司合作建立农业风险承担机制,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发展期货市场。2009年,河南期货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达到4.54亿手和191086.75亿元。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基础上,建设了全国最大的期货市场──郑州商品交易所,已形成期货、远期现货和即期现货三位一体的全国大市场格局。目前,河南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经营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有效解决了农产品进入市场、提高现代科技利用率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

二、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建立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的前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河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农产品流通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不断提升,市场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以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毛庄农产品批发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华中棉花交易市场、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为代表的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初步形成了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发展格局。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着河南70%以上的农产品流通任务,发挥着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的作用。与此同时,城乡农贸市场逐步规范,物流配送和连锁超市发展迅速,农产品流通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育较快,农产品流通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产销连接更趋紧密,市场带动作用越来越强。但总体上讲,河南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如市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市场总体规模偏小,现代化装备水平低,农产品流通效率不高,等等。

三、农村合作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进入市场、增加经济谈判能力、改善自身经济地位的有效形式,在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建立起各种经济职能的农业合作组织,能够保障农民在产前、产中与产后各个环节的利益。近年来,随着河南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多种形态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纷纷出现,初具规模,据统计,全省已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万余家,参加会员200余万户,业务涉及农、林、牧、渔等各个领域,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良好论文联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龙头企业规模逐步壮大

龙头企业带动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近年来,河南农业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劳动者、市场开拓者和运营中心,拓宽了农业经营范围,拉长了农业产业链,促进了农业增效、增值。粮食产业方面,全省形成了85个规模较大的小麦加工企业,创出了名牌产品,“莲花”味精,“白象”、“”、“斯美特”方便面,“科迪”、“三全”、“思念”水饺、汤圆等,已成为全国的知名品牌。油料产业方面,目前河南有日产200吨以上油品的中型榨油厂120余家,其中,信阳万富油脂公司和固始蓼源油脂集团两个企业年加工油菜籽能力达到60万吨;内黄县星河油脂公司年产花生油10万吨,生产规模已成为全国第3;被誉为花生加工专业村的武陟县谢旗营镇陈小段村,全村430户村民加工销售花生产品10余万吨,周口康益粮油集团公司、许昌山花实业有限公司年加工大豆能力都在50万吨以上。纤维产业方面,神马集团、新纺集团、白鹭集团、郑纺机公司、南纺集团和白马公司等6家企业销售收入超1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纺织工业的比重达到20.9%。畜禽产业方面,建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

转贴于论文联盟

龙头企业,2010年全省投资千万元以上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0家,漯河双汇、汇通,信阳华英,郑州花花牛,鹤壁大用、永达,周口邦杰,长葛众品,商丘科迪等30家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全省畜产品品牌已达2000余个,“双汇”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双汇”火腿肠、冷鲜肉进入全国各大中城市超市。

五、各地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不平衡

目前,河南初步形成了四大主导产业体系,即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产业体系,以花生、油菜籽、大豆为主的油料产业体系,以棉花为主的纤维产业体系,以猪、鸡、鸭、牛为主的畜禽产业体系。但是受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各地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不是很平衡。如在粮食产业方面,粮食主产区形成了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物流产业较为发达,农产品市场较为完善,市场化经营水平较高,如豫东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较高,而豫西地区由于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产量相对较低,农业市场化经营水平较低。油料、畜禽、纤维等产业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转贴于论文联盟

上一篇:试析新经济时代统计信息的创新 下一篇:山区县畜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草食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