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流通与政府监管问题探析

时间:2022-07-06 03:02:45

【前言】虚拟货币流通与政府监管问题探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随着网络交易、网络服务和网络游戏等互联网服务的发展,现实货币和电子货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小额资金流动需要,互联网公司相继推出虚拟货币。虚拟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水平,体现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用户通过购买、网站赠与和赚取等方式获...

虚拟货币流通与政府监管问题探析

摘要:虚拟货币以其便捷性促进了电子商务和虚拟网络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隐患。为此,笔者通过建立“虚拟货币的流通模型”和“虚拟货币—现实货币的流向模型”,厘清了虚拟货币的流通过程,对虚拟货币的流通参与方进行深入分析,试图对现阶段虚拟货币的监管给出较优监管选择,同时建议政府应该从对虚拟货币发行机构的准入实施管理、对虚拟货币发行机构的运营实施现金准备制度、对虚拟货币发行机构实施评级制度等三个方面对虚拟货币进行监管。

关键词:虚拟货币;流通分析;政府监管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09JHQ018);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JGB064)。

作者简介:岳宇君(1980-)男,河南太康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政府管制与政策和博弈论研究;吴洪(1956-)女,北京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通信经济学和政府管制与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20.3;F0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6-0132-04收稿日期:2011-11-21

随着网络交易、网络服务和网络游戏等互联网服务的发展,现实货币和电子货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小额资金流动需要,互联网公司相继推出虚拟货币。虚拟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水平,体现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用户通过购买、网站赠与和赚取等方式获得虚拟货币后,可以在特定的网站上获得相应的权限或购买所需的商品。虚拟货币数量的多少对应着不同等级的服务和权利。虚拟货币以其便捷性促进了电子商务和虚拟网络经济的发展。同时,虚拟网络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虚拟货币功能的延伸。虽然虚拟货币在金融市场上的自由流通尚欠火候,但是其与现实货币的兑换已初现端倪。在货币发行和机构准入上呈现出新的特征,虚拟货币的稳定性、坚实性及赎回问题对金融稳定性提出了挑战。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虚拟货币的使用进行量化分析、对管制问题进行探讨,也有学者对“虚拟经济”进行研究。Dong HeeShin(2008)研究了居民使用虚拟货币的情况,包括决定用户使用虚拟货币的频率、形式、数量等因素的量化。彭惠研究了虚拟货币带来的安全、法律及流动性等风险(peng et al,2009)。黄志云等(2008)阐述了虚拟货币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的货币理论,并给货币供给与需求带来重大的影响。孙兆康(2008)认为对虚拟货币采取放任和禁止两种极端措施都是不可行的,应积累经验,完善网络立法,使虚拟货币的监管走上正轨。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虚拟货币的流通,试图厘清虚拟货币的交易过程。周虹等(2008)认为虚拟货币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在交易过程中,虚拟货币经过生成、循环和销毁三个阶段。潘可等(2008)分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市场对Q币的流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以二级市场作为监管重点。孙宝文等(2009)根据虚拟货币运行过程中的数量特征和时间顺序将其分解为发行过程、非发行商之间的转移过程和回收过程这样几个阶段。本文从分析虚拟货币流通入手,以虚拟货币流通模型、虚拟货币——现实货币流向模型和流通参与方的分析为切入点,给出现阶段虚拟货币的较优监管选择和政府对虚拟货币进行监管的路径选择,以便对我国虚拟货币监管有个更为清晰的把握。

一、虚拟货币流通分析

(一)虚拟货币的流通模型

虚拟货币的流通模型如图1所示,运营商发行虚拟货币,用户A购买虚拟货币;用户A向运营商支付虚拟货币,获得虚拟服务;用户A通过私下交易或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把多余的虚拟货币交易给用户B;用户B可以把获得的虚拟货币用于支付给运营商而获得虚拟服务,也可以用于继续交易;用户在持有虚拟货币的过程中,有可能因被盗、被欺诈或网络安全问题而丢失虚拟货币。

图1虚拟货币的流通模型

虚拟货币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存在生成、循环和销毁三个阶段。伴随着运营商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等之间的交易,虚拟货币起到了支付、流通、价值尺度等功能。用户将现实货币的一部分兑换为虚拟货币,用于支撑虚拟世界里的开支;多余的虚拟货币用于交易,兑换成现实货币。

(二)虚拟货币—现实货币的流向模型

为建模方便,做以下假设:(1)与运营商相关联的所有签约服务商等都统称为运营商;(2)将第三方商家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统称为第三方;(3)靠打怪、完成任务等在虚拟世界中获取虚拟货币的途径没有在模型中列出;(4)没有考虑一些用户采用虚拟货币之外的物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情况,以及最易引起纠纷的离线交易情况。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的流向模型如图2所示。用户支付现实货币给运营商,直接取得虚拟服务或换取虚拟货币;用户支付虚拟货币给运营商取得虚拟服务;第三方充当运营商和用户、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媒介;一些用户不仅是虚拟货币的消费者,而且是虚拟货币的提供者,把多余的虚拟货币或虚拟物品兑换成现实货币。

虚拟货币的获得有5个途径:(1)用户从运营商处直接购买;(2)用户从第三方商家处购买;(3)用户从第三方交易平台交易获得;(4)用户在虚拟世界中通过劳动、完成任务等获得;(5)用户之间私下交易获得。虚拟服务的获得有两个途径:(1)用户向运营商支付虚拟货币获得;(2)用户向运营商支付现实货币获得。尽管一些运营商明确规定禁止虚拟货币兑换成现实货币,但是反向兑换是现实存在的。目前,虚拟货币的回兑有3种方式:(1)虚拟货币用于支付现实中的商品;(2)用户通过第三方平台把虚拟货币兑换成现实货币;(3)用户通过私下交易把虚拟货币兑换成现实货币。

图2虚拟货币—现实货币的流向模型

(三)流通参与方的分析

运营商可从4个方面获益:(1)出售虚拟货币吸收资金,部分资金在一定时期内滞留在运营商手中而获益;(2)因虚拟货币扩大了运营商其他产品的销售而获益;(3)虚拟货币吸引用户注意,锁定客户群,用虚拟货币标价有助于新产品销售,起到广告效应,节省一定的广告费用而获益;(4)用户购买虚拟货币后因丢失等原因造成无法使用使得运营商获得意外收入。发行的费用为:(1)虚拟货币的生产成本,这里指虚拟货币运行所需要的软硬件和维护成本;(2)为使用户了解、认同和接受虚拟货币,需付出一定的推广费用;(3)由网络安全等造成意外损失。运营商的利润可以描述为

π1=Mx(1-λ0)xλ1·rt+p·Q(Mx)+Ea(Mx)+a1-C0-C1-a2 (1)

其中,π1表示运营商的利润,Mx为虚拟货币的发行量,1:x为现实货币与虚拟货币之间的汇率,rt为期间现实货币利率,λ0为运营商虚拟货币留存比例,λ1为运营商获得的现实货币留存比例,p·Q表示扩大的销售,Ea表示广告费用节省收入,a1为意外收入,C0为生产成本,C1为推广费用,a2为意外成本。在一定时期内,1:x、λ0、λ1和C0相对稳定,a1和a2虽为随机变量,但与Mx无直接关联。虚拟货币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其他产品的销售,并取得更好的广告效果,Q、Ea都是Mx的增函数。分析式(1)可知,π1是Mx的增函数,运营商们有增发虚拟货币的动力,运营商会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予以发行。

用户使用虚拟货币的动机有娱乐、增加其在虚拟世界的权限和赚取虚拟货币等多种,从盈亏角度可描述为

π2=My1-My2-a3x (2)

其中,π2表示用户的收益,My1为用户所拥有的虚拟货币量(用户通过自身“劳动”所取得的虚拟货币部分,含已交易出的部分),My2表示用户所购买的虚拟货币量,a3为贬值、安全等风险造成的虚拟财产损失,1:x为现实货币与虚拟货币之间的汇率。在一定时期内,1:x相对稳定,a3虽为随机变量,但与My1和My2无直接关联。分析式(2)可知,π2随My1-My2增大而增大,用户的效用最大化是尽可能通过自身力量获取货币,并有避免虚拟货币贬值的动力。

第三方的盈利模式是通过采取按比例抽取中介服务费的收费方式,利润可以描述为

π3=f(Mz)+Eb(Mz)-C2-a4 (3)

其中,π3表示第三方获得的利润,Mz为通过第三方交易的虚拟货币量,f为抽取中介服务费函数,Eb表示广告费用节省收入,C2为第三方经营支出费用,a4为计算机病毒等造成的意外损失,f是Mz的增函数。在一定时期内,C2相对稳定,a4虽为随机变量,但与Mz无直接关联。在抽取中介费比例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第三方交易的虚拟货币量Mz越大,广告费节省的收入Eb越大。分析式(3)可知,π3是Mz的增函数,交易量越大,第三方的收益就越大,这正是第三方的经营动力。

二、虚拟货币的较优监管选择

一般来讲,虚拟货币是依托于特定的虚拟世界,拥有自己的货币名称、记账单位和面值等,这些只有在该虚拟世界内才有意义。随着虚拟世界为新开发的虚拟世界所取代,相应的虚拟货币也会随之退出使用。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虚拟货币有逐渐发展为全功能网络支付工具的趋势。从安全的角度上来说,众多私营发行机构的存在难以避免地给监管带来一些难题。

虚拟货币尚处于发展初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1)如何发行与货币需求相匹配的货币供应是个难题,虚拟货币的发行机构众多,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运营商会选择增大货币供应量,政府很难对虚拟货币的发行量、流通量和与真实货币的兑换比率进行有效控制;(2)虚拟货币使本来属于中央银行的铸币税被运营商得到,虚拟货币从被购买到被使用或赎回的时段里,运营商从用户支付的款项中获得利息收益;(3)虚拟货币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影响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和货币乘数的改变,都会使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监管政策应相应进行调整以适应这一变化;(4)虚拟货币更多依赖于计算技术的发展,政策制定者制定一些标准进行界定和监管虚拟货币,需要考虑技术问题;(5)虚拟货币带来了同属于非金融机构的第三方交易机构的出现和发展,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与传统纸币相比,虚拟货币的币材是塑料的或虚拟的而非纸质的,其防伪技术是数字的而非实体的,但数字技术只是一种防伪技术的选择,“虚拟”显然不是政策制定者所担心的问题。虚拟货币的货币单位有较大弹性,某些虚拟货币更是以上网时间作为货币单位,这对于传统货币面额制度是个挑战,但是从本质角度并未改变货币本身的购买力,故而政策制定者也不需要过多考虑这个问题。虚拟货币采用网上支付,客户的电子信息有被盗、被篡改等风险,政策监管者需要警惕这种风险,但也不应该将其作为最需要重视的问题。虚拟货币的发行机构是网络游戏或网站运营商而非国家和银行发行,这给监管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多种虚拟货币并存,价值不同,恶意发行和违约等风险存在,政策制定者需要关心虚拟货币对传统货币安全性、稳定性和统一性的损害。

当前虚拟货币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放任自流和严格禁止两种极端措施都不可取。第一,技术、市场都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不合时宜的监管机制会扼杀革新,目前为止的虚拟货币革新朝着提供更有效的支付工具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用户,扼杀革新会破坏用户的利益,与保护用户利益的初衷相矛盾;第二,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制定出来的管制措施带有盲目尝试和“堵”的意味,易让运营商产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念头,不利于捍卫管制条例与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较优的监管选择是在虚拟货币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监管策略,现阶段对虚拟货币应采取较松的监管策略,即采用谨慎监管、适时和适度的原则, 既要保证虚拟货币的健康发展, 又要能够有效防御金融风险。

三、政府对虚拟货币监管的路径选择分析电子货币的监管模式,有三种类型的监管模式值得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功能型监管模式、以欧盟为代表的主体型监管模式和以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为代表的专题型监管模式。功能型监管模式是按照“货币服务”功能进行监管,主体型监管模式侧重于对发行主体进行监管,专题型监管模式是把新型货币作为储蓄业务进行监管。从虚拟货币流通分析和较优监管选择研究可以看出,虚拟货币监管应该侧重于对虚拟货币发行主体的监管,并突出风险性监管和强化市场监督。

(一)政府对虚拟货币发行机构实行准入管理

哪些运营商可以发行虚拟货币?虚拟货币高技术和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特点,使市场准入规则的制定显得非常必要。虚拟货币有不同的类型,需要考虑有区别地进行准入管理。市场准入通常包括机构准入、业务准入和高级管理人员准入三个方面。即便采取较松的管制策略,但是任何公司都可以发行虚拟货币显然是也是不可取的。监管机构对申请进入虚拟货币业务的申请机构设定资格,比如从申请发行机构的资本规模、经营状况、资信等级和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等方面进行考核,以保证只让符合条件的机构进入市场。对发行机构的业务范围进行限制,突出风险性监管,对高风险的业务活动加以限制。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准入是监管成功的关键,公平、公正选拔人才,并加以严格管理。

(二)政府对虚拟货币发行机构的运营实施现金准备制度

虚拟货币发行机构的资质参差不齐,为化解风险,维护用户的信心,政府可以通过对虚拟货币运营商的运营活动实施管理。政府可以对虚拟货币发行商的运营实施现金准备制度,以确保其发行的虚拟货币的币值稳定,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制度约束其过量发行虚拟货币的倾向。而当这些公司的财务发生问题甚至破产时,这部分交由监管机构托管的货币可以成为对其虚拟货币持有者的损失赔偿。

(三)政府对虚拟货币发行机构实施评级制度

虚拟货币的发行机构涉及到众多公司,采取粗放式管理无疑是不恰当的。为了进行有效监管,政府要制定合理的、可量化的评级指标,对虚拟货币发行商评定信用等级,根据其信用等级评定其发行虚拟货币的资格,确定发行虚拟货币的数量、种类和业务范围等。

四、结论

究竟虚拟货币是否能如一些学者预测的发展到更为高级的阶段还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考验。本文所论述的虚拟货币是建立在现阶段发展状况之上。随着虚拟货币的发展,其影响力和暴露出的问题都会有所变化。虚拟货币会使原有的货币理论受到冲击,对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都将带来冲击。现阶段,我国还没有一部成熟的关于虚拟货币的监管法律。厘清虚拟货币的流通过程,分析较优的监管选择和研究政府对虚拟货币的监管路径选择,有助于理解如何促进虚拟货币的健康发展和防范其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黄志云,程皓,程雯. 2008. 虚拟货币对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J]. 价格月刊(12):60-64.

潘可,潘旭华,王阳. 2008. 对以Q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流通问题的深入分析[J]. 时代经贸(4):154-157.

孙宝文,王智慧,赵胤钘. 2009. 虚拟货币的运行机理与性质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0)52-57.

孙兆康. 2008. 论虚拟货币及其监管[J]. 金融教学与研究(2):22-25.

周虹,王鲁滨. 2008. 从虚拟货币的生命周期论金融监管体系构建[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27-32.

DONG Heeshin. 2008. Understanding purchasing behaviors in a virtual economy: Consumer behavior involving virtual currency in Web 2.0 communities[J].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9: 433-446.

PENG H, NIU L. 2009. Twoway exchange of virtual currency: future tendency and inherent risks [Z]. Future Network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编校:育川)

AnAnalysis of Virtual Currency Circulation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YUE Yujun, WU Hong

(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100876, China)

Abstract:Virtual currenc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and virtual network economy for its convenience,but with problems and hidden dangers as well. The paper analyzes participants of virtual currency’s circulation and clarified the process with a circulation model and flow model of virtual currency. Regulatory options by government to virtual currency’s regulation of the present stage in terms of the virtual currency issuer’s admittance, cash reserves and rating institution is proposed.

Key words:Virtual Currency; Circulation Analysis; Government Regulatory

上一篇:关于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蓝色巨人”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