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7-06 02:11:55

几种常见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任何一项好的建筑项目的施工,不但需有一个好的设计,更需有有优良的施工技术作为保证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建筑产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规模、产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建筑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单项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建筑技术的水平还比较低,本文就目前我国几种常见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技术;建筑产品;质量控制

经济的增长带动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的质量不仅是工程管理人员关心的问题,也是保证社会安全,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所以建筑的工程质量是一个工程项目好坏的主要标准。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在大量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各种建筑施工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虽然现在各种新材料,新的施工艺不断出现,但一些建筑常见通病,如积水、渗水、漏水、裂缝等仍存在于各项大小工程当中,所以一些常用的施工技术还要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对施工相关人员进行详细明确的技术测试和交底,保证工程的按质按量的完成。

一、钻孔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桩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因其承载力大、相邻干扰小、占地面积小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中。它的施工工艺流程复杂,包括数据测量、机械操作、混凝土灌注和钢筋加工等多项作业,因而所受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在施工中,容易出现钢筋笼上浮、桩位偏差过大、夹泥、断桩、桩体混凝土离析等质量问题,造成钻孔灌注桩的成桩不能达到工程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并且不能完全地通过事后检测来进行问题的判断。因此,必须加强其施工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确保一次成桩。

1、前期准备

钻孔灌注桩的前期施工准备主要是对施工场地、人员、材料等方面的准备。

1)施工单位要事先平整场地,对场地中的软土进行更换或者压实夯紧,根据场地的实际地形搭设坡地工作平台、筑岛或者架设临时的导向架。对施工现场的水、电、设备等进行接通、安装和调试,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和工程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解和熟悉,确定桩位的相关地质情况,掌握施工各环节的技术规范和验收要求,并对施工相关人员进行详细明确的技术测试和交底。

3)施工单位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库存材料的数量充足、质量合格。提前对砂石、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进行现场的取样送检,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实际计算和设计。

2、成孔

施工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勘探报告中记录的持力层的孔深与等高线的比较,结合吊挂松紧程度、钻具自重大小等情况加强对岩土层的巡检和记录,加强取样,并观察钻机在进入持力层以及界面钻进过程中的反应情况,同时对照试成桩时的岩样确定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是否入岩的最终判定,以确保桩基在进入持力层时的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要按照试成孔时的技术参数进行孔洞钻进施工,并依据钻进过程中不同土层的实际情况,对其泥浆比重进行对比检测。此外,还要检查机架的枕木基础的稳定性,并在钻孔过程中实时对磨盘平整度和垂直度进行监测和控制,及时调整偏差的数值。同时,根据轴线控制点实施桩位的监测,检查和控制桩位对中和磨盘的平整度等情况。

3、钢筋笼

钢筋笼的制作一般是分段进行的,并保证一半以上的钢筋接头在连接时错开焊接,监理人员要着重注意对钢筋笼立焊质量的控制和检查。要保证钢筋笼垂直于孔洞入孔,下放时应徐徐轻放,坚决禁止强制钢筋笼入孔下放,避免造成钢筋笼的变形以及孔壁的坍塌。钢筋笼在就位后应将其上端与护筒焊接固牢,以减缓混凝土在上升时对顶部的托力,防止钢筋笼的上升。灌筑混凝土前必须严格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一般在180mm~220mm之间。检查孔内导管的离孔底距离和长度,根据压力平衡法计算出混凝土的灌注量,并保证导管在首次灌筑混凝土后埋入混凝土的部分达到1m以上,并剪断铁丝后将隔水栓埋入底部的混凝土中。同时,后续灌筑的混凝土必须及时补充上来,以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施工。导管在浇捣过程中埋设进混凝土的深度一般在2m~6m之间,其具体数值必须通过精确的测量以避免拔空。

二、防渗漏技术

高层建筑中的防渗漏技术主要包括下面的几个方面。

1、屋面

施工单位要对找平层表面进行压光提浆,其厚度最小达到25毫米,坡度倾斜2%。柔性的防水层要根据设计和规范的高度、厚度进行连续的铺设。同时,混凝土结构的楼板在施工时,要确保钢筋的间距、混凝土的强度以及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其在整体浇筑时没有施工缝,并在完工后加强养护。

2、卫生间、厨房

卫生间和厨房的穿楼板的管道和烟道要用细石混凝土混合微膨胀剂从管道壁200毫米内由内向外的进行填实和找坡。其墙体在1.80米往下要进行内抹灰并混合适量的防水粉剂。地面要比卧室、客厅的地面的高度低不少于20毫米,地漏口较周围的地面高度要低,坡度倾斜1%。并在墙根向上300毫米内设置防水层。

3、外墙面

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设计和相关规范进行外墙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施工中对捣振密实度、坍落度、厚度等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外墙面的预留外孔洞和内孔洞之间的高差最小为10毫米并向外倾斜,控制砖块含水率在10%―15%之间,且每日的砌筑高度在1.40米之下。外墙面的砖接缝的宽度要大于5毫米,深度小于3毫米;墙上最顶砖斜状砌筑,并待以下砖墙砌筑5天后进行施工,砌筑要密实。对孔洞、空隙等要用配比为1:2的水泥砂浆填实。 三、铝合金门窗安装技术

1、准备工作。

1)铝合金门窗的型材成箱运至工地后,在现场安排加工场制作组装。一个单位工程铝合金门窗大小零件较多,因此要对号开箱、堆放、组装。组装场地应该平整、干净,加工台下地面放置保护软垫,以避免制作过程中将半成品、成品碰坏、括花等。

2)对组装好的门窗在检查其规格尺寸、开启方向及组合杆、附件后,由专门人员运至每个门窗洞现场,而专职安装人在对外形及平整度进行检查校正,合格后方可安装。

3)在外墙主体批荡完成后,要根据外墙贴砖模数放线确定门窗边位置,安装前检查门窗洞口尺寸与窗框四周的空隙,空隙不够时,要先将洞口修整好,空隙太大,需经抹灰处理后再安装。一般粉刷、贴外墙砖时的空隙为15―25MM;贴大理石时空隙为35―45MM。安装前还要用水泥砂将门窗框与墙相接的凹处填满、以保证在安装好门窗框后对空隙进行填塞抹灰时足够密实。

2、安装方法。

1)在装上并调整好门窗框的水平度、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后,通过锚固铁脚使门窗框固定,锚固固定的方法有:用射钉枪将Φ4-5MM钢钉射入墙体;用冲击钻钻Φ8-10MM孔,埋入膨胀螺钉;施工时预留孔洞,埋设燕尾铁脚;在混凝土中预埋铁板。但砖墙不用射钉固定。

2)待门窗框安装完毕,检查校正后,对门窗框边四周的空隙进行抹灰,抹灰至门窗框边,施工时要留滴水线和坡度。

3)待内外粉刷、铺贴完成,清扫干净后才进行门窗扇安装。先将玻璃安入门窗扇(或后装),撕掉框上的保护纸,再安装门窗扇,然后检查缝隙是否严密均匀,启闭是否平稳、自如,扣合紧密,直至符合质量要求为止。

4)铝合金门窗材料施工时要做好半成品、成品的保护。装饰粉刷全部完成后,将保护胶纸撕去,污染部位用香蕉水擦净。

三、结语

目前,各项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今后的发展中,施工单位要积极地在实践中创新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好的优质的工作生活环境。

上一篇:对高层建筑消防用水量的分析 下一篇:浅析我国住宅设计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