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杂粮产业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06 01:16:26

山东省杂粮产业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山东省是传统杂粮大省,种植历史悠久,种类多,品质优良。但是山东省杂粮加工目前仍然存在着加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低、加工层次低、产品结构单一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分析杂粮产业在加工环节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山东省整个杂粮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杂粮加工;问题;对策;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88-02

杂粮是指除了小麦、玉米、水稻和薯类大宗粮食作物以外的其他粮豆作物,主要包括大豆、高粱、谷子、荞麦、燕麦、大麦以及绿豆、黑豆、红小豆、芸豆、豇豆、豌豆等作物。该类作物的共同特点是生育期较短、种植面积小、地区性强、抗旱耐瘠,其产品口感大多较独特、营养价值较高,还具有一定的食疗保健功能[1]。山东省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品质优良,随着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杂粮品牌和一批杂粮加工企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和膳食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杂粮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对杂粮的加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山东省杂粮加工情况

杂粮加工目前可分为四大类型:一是原粮或经过初级分选、包装的简单加工品;二是传统风味小吃;三是方便食品;四是以高粱、大麦等杂粮为原料料的酿造食品。由于我国整体杂粮加工技术开发起步较晚,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相对有限,因此山东省杂粮加工目前大部分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加工产品主要分原粮(大豆、绿豆、红小豆等)、粥料(小米、高粱米、大黄米等)、粉料(大豆面、小米面、高粱面等)[2]。

山东省根据自己的杂粮生产特性,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杂粮品牌,如山东省主栽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高,是豆制品加工的优质原料,创建了德州禹王蛋白粉、泰安豆腐、垦利兴果豆腐等名优产品。山东省有悠久的谷子种植历史,形成了“龙山小米”和金乡“金谷”等多个知名品牌。高粱不仅可以做粥料和粉料,还可以用于酿酒及作饲料等,如安丘的景芝酒业、德州的古贝春集团等白酒生产商都有属于自己的酿酒高粱基地。黍子除了可以作为大黄米的原料外,也可以用于酿酒,如即墨老酒、兰陵白酒。红小豆可以做成豆沙。绿豆和豌豆是粉丝的主要原料,如龙口的粉丝。根据统计,自2013年来山东省各地杂粮品牌无公害产品的认证62个,绿色产品认证17个,有机产品认证1个。

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杂粮及杂粮加工产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有些杂粮及杂粮加工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就总体情况来看,市场需求的发展远远快于杂粮加工业的发展,杂粮加工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存在的问题

2.1 杂粮加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低,产品附加值、档次低,深精加工不足

由于杂粮加工起步晚,大多数杂粮加工企业的加工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高质量、高水平的加工设备,主要体现在杂粮加工装备缺乏专用性、配套性,自动化程度较低,缺乏大型设备,而自主研发能力又很弱;加工技术和工艺程度低,大多数杂粮加工企业仍然只是经过简单加工就把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加工简单、粗放,技术和工艺水平低,产品形式单一,主要体现在以杂粮面粉、杂粮米或者以杂粮米面为主要材料简单加工制作传统主食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数量少,多层次开发的产品为数更少,缺乏高附加值产品。只以初级或简单加工品投放市场,是满足不了消费者对杂粮产品的营养、健康、美味、方便和药用保健的消费需求的。

2.2 杂粮加工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缺乏市场竞争力

虽然近几年杂粮加工产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增加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小规模和分散经营,有一部分企业还是家庭式作坊,企业品牌多而杂,加工设备落后,对杂粮产品缺乏高水平、高质量的监测手段,这就造成了产品输出困难,难以进入国内、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也很难满足出口要求[3];创新技术能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由于杂粮加工企业规模小和对技术研究工作的不重视,企业很少把焦点放在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上,普遍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优化升级能力的提高,并且大部分企业缺乏有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技支撑;这些就导致知名品牌创立困难,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难以确立。

2.3 缺乏政策支持,行业标准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管理混乱,产业链条不完整

长期以来,由于受国家方针政策的影响,我国比较重视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的发展,而忽略了对小杂粮发展的支持,相比于主粮,杂粮长期以来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4]。杂粮加工行业发展晚,行业组织也没有发挥其在行业中的作用,再加上政府对杂粮加工行业的管控也相对较松,因此杂粮加工行业缺乏相应的标准体系。产品的标准主要是以企业自身标准为主,有的企业干脆借用主粮的行业标准。而且,各类产品的质量和检测方法都缺乏统一的严格规范,有些小作坊生产的产品,只靠一个卫生许可证来进行监督,质量管理无从谈起,加工产品的质量也就更无法保证。在整个产业链中,杂粮加工环节缺乏同上游和下游环节的联系,杂粮的种植、流通、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相互脱节,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发挥真正发挥整个产业的带动力。

3 对策

3.1 以市场为导向,重视科学技术投入,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加工工艺,开发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

杂粮加工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生产多品种、高档次的深加工产品,以此来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杂粮的发展,还要以科技为支撑,加强企业与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产学研相结合,加大有关学科的资金投入,加强杂粮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发出独具口感和风味特色并同时兼有功能性、营养性的杂粮食品。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相结合,建立完善成熟的加工生产线,提高加工工艺,努力解决杂粮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宜直接食用等问题,开发出更多的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杂粮产品。

3.2 发展杂粮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杂粮产业化进程中,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杂粮产业发展的好坏,关键看龙头企业[5]。龙头企业规模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带动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应大力发展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杂粮加工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的自身建设和生产基地的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区域带动能力和在产业中的整合能力,由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内其他小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区域内各杂粮加工企业的发展。各企业应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积极寻求同相关科研、专业院校和龙头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发品牌产品,增强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力。

3.3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行业标准规范,推动整个行业体系建设

我国虽然是杂粮大国,但是在杂粮生产、加工等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人力、物力、资金等投入不足,杂粮相关科学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较低层次[6]。因此,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相应的政策扶持体系,对杂粮加工企业进行资金补贴和科技支持的同时,给予各种优惠条件,如减税、免税等,充分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政府主管部门,还应根据杂粮本身的特点,主导建立和完善科学、系统、规范、可行的行业标准规范,对产品质量和检测方法进行严格规范,用严格手段保证产品质量;没有一个产业是可以孤立存在的,它受整个产业链条发展的限制。发展杂粮加工业,应注重其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加强种植、收购、流通、销售等其他环节的联系,加速优秀品种杂粮开发,提升杂粮作为加工原料的质量,销售企业拓宽销售渠道,自觉遵守市场秩序,建立顺畅的流通体系。推动杂粮整个行业的发展,促进整个产业体系的建设,形成一种生产促进加工,加工带动销售,销售又反过来提升加工,加工又促进生产这种良性的循环态势,最终促进整个杂粮产业化水平的飞跃。

4 参考文献

[1] 李玉勤.对杂粮产业发展研究的再认识[J].农业经济问题,2009(增刊1):5.

[2] 2012年杂粮主食加工业发展情况[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3(12):8-9.

[3] 凡兰兴.发展我国杂粮生产的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2(10):1121-1124.

[4] 辛德树,李敬锁,牟少岩.山东省杂粮产业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172-173.

[5] 吴峰,胡志超,张会娟,等.我国杂粮加工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4-7.

[6] 李栋,蔡克亮,吴德相,等.山东省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探讨[C]//首届全国杂粮大会论文集.沈阳:首届全国杂粮大会,2008.

上一篇:对基层农机培训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小学教师师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