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大步走有氧运动法对初治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时间:2022-07-06 12:57:30

餐后大步走有氧运动法对初治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餐后大步走有氧运动与初治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2012年7月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77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餐后大步走有氧运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有氧运动;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于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运动疗法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已得到临床的公认,但剧烈运动又可引发低血糖事件,因此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对糖尿病的治疗十分重要[1]。笔者分析了餐后大步走有氧运动对初治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旨在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09年9月――2012年7月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77例为临床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BG)≥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h血糖(2hPG)≥11.1mmol/L;体质指数(BMI)≥25.0kg/m2,并剔除1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急性感染、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脑卒中后遗症、其他原因引起的运动障碍等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6.72±4.58)岁;BMI指数25.8-34.9kg/m2,平均BMI指数(29.74±3.06)kg/m2;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2例。

实验组39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6.85±4.62)岁;BMI指数25.8-34.9kg/m2,平均BMI指数(29.74±3.06)kg/m2;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2例。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餐后大步走有氧运动治疗,分别于三餐后1h开始,运动时间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如出现心慌、大汗、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诊[2]。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效果。

3讨论

肥胖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有利于纠正糖脂代谢紊乱。适度运动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措施之一,其中有氧运动是常用的降低体重的方式。

适度运动可提高胰岛素和细胞受体的结合力,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这可能与有氧运动增加最大氧耗量,增强胰岛素兴奋下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有关。适度运动可促进胆固醇转变为胆固醇酯,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并能加速脂肪分解,增加肌肉,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3]。

餐后大步走的运动时间为进餐后1h,此时血糖水平处于较高的状态,可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在运动时应注意控制运动强度,以运动中自觉周身发热、微汗、有乏力感为宜,经休息后体力即可恢复。保持运动中的心率控制在(220-年龄)的60-70%范围之内,以防发生低血糖反应和心脑血管不良事件[4]。

本研究中有氧运动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纯胰岛素治疗者,提示运动疗法对于辅助药物控制血糖有一定的效果。有氧运动患者血脂指标也明显优于单纯胰岛素治疗者,提示运动疗法对于调节血脂效果较好。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初治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餐后大步走有氧运动的效果更好,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宏斌,王玉华,吴敏.社区2型糖尿病个性化步行运动干预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91-2493.

[2]吴韩,薛建华,丁陆明.有氧运动联合降糖药治疗中老年肥胖型2型糖尿病18例[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29(6):490-492.

[3]宋爱华,韩玉琴.中等强度运动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373-7374.

[4]杨永红,尚可,孙亚威.运动疗法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77-78.

上一篇:结合高压氧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下一篇:135例前牙根尖周囊肿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