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人员执法违法违纪易发环节及防范对策

时间:2022-07-05 10:58:17

检察人员执法违法违纪易发环节及防范对策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的权主要是由反贪、反渎、侦监、公诉、控申、监所等业务部门在执法办案活动中体现。这些一线办案部门及办案人员直接面对当事人,直接与案件的钱财物接触,是违纪违法问题的易发生部位、环节和人员,如果这些部门、人员权力缺乏监督,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进而影响执法的公正,影响检察机关的形象,恶化党和人民的联系。

为加强监督,减少和预防检察人员违纪违法的发生。有必要加强检察机关的执法监督,研究探索防止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在执法办案活动中的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一、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违法违纪容易环节

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重视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为提高素质,公正执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不可否认,检察队伍中的个别检察干警,在执法办案中,经不起各种利益诱或和考验,在执法办案中违法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通过分析,发生在侦查贪污贿赂案件、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提起公诉等部门、环节和办案人员概率较大,具体体现是。

(一)侦查工作中,收集证据环节不严格执法

收集获取证据是检察机关办案的重要手段,在这一阶段中,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一般都是秘密进行的,没有外界参与,出现监督空间,也容易出现违法违纪。主要是一是个别干警收集证据环节中,有的办案人员为及早破案,在某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容易出现诱供、指供、逼供等违法违纪现象,只注重搜集犯罪嫌疑人有罪、罪重的证据,而不注意搜集无罪、罪轻的证据,这种情况势必造成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二是在采取强制措施环节,有的办案人员利用职权,违反采取强制措施的有关规定,如对一些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却办理取保候审手续,或者符合取保候审条件而不予取保,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串供、隐匿罪证、逃跑、自杀,从而导致侦查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再如有的办案人员往往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办案中工作拖拉,致使案件久拖不决,有的对案件有分歧,导致久押不决,从而造成违法违纪。

三是在初查环节中,检察机关自侦案件涉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社会关系广,背景复杂,往往案件一开始初查,说情的、送礼的、干扰的就纷至沓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办案人员由于意志不坚定,容易出现违法违纪行为。

四是在搜查、扣押物品环节中,一些办案人员往往发生如下违法行为:如忽略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扣押一些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非法使用、丢失和损坏扣押物品等。

(二)审查起环节主观臆断,容易产生违法违纪

侦查监督部门承担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提请逮捕的案件审查决定是否逮捕的职责,并具有依法对侦查机关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的职权。所以侦查监督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是检察机关容易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部位,而不批准逮捕案件又是侦查监督程序中最容易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的环节。实践中由于案件情况的复杂性等问题存在,一些办案人除了根据整个案件分析外,主观意识往往因客观影响起到一定的副作用,比如遇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亲朋好友拉拢腐蚀,或者上级领导说情时,容易使他们规避法律规定,从而做出违法决定。所以,侦查监督阶段行使不批准逮捕权是容易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环节之一。

公诉部门是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移送的案件提起公诉或不的审查决定部门。公诉部门的性质及权限决定了它是容易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部门。随着各项检察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建立,赋予主诉检察官相当大的职权,除特别规定外,主诉检察官受检察长的委托,可以直接行使、追诉漏犯、漏罪等权力,而权力的相对集中,更易导致一些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另外,不案件也是容易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环节。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案件有三种:法定不、相对不和证据不足不。 其中相对不案件,由于人民检察院有权自由裁量,所以这个环节容易发生违法违纪行为。

二、执法办案中发生违法违纪的原因分析

检察机关机在执法活动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客观两面方面的因素都有作用:

(一)部分检察干警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忽视世界观的改造。少数干警不注重政治学习,受资产阶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放松世界观的改造,经受不住金钱、名利、人情的诱惑,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执法观念、原则不强,手中有了权力,思想上稍有疏忽,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对干警重使用轻管理,忽视对干警的教育。少数领导干部对检察干警重使用,疏忽教育管理,对违法违纪行为查处不力。有的怕影响本单位本部门争先创优,瞒案不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客观上助长了违法违纪现象的滋生蔓延。

(三)机关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机制保障。

虽然自上而下制定了一系列监督制约措施,但缺乏有效的监

督机制保障,造成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且办案人员都是分

散办案,使一些办案纪律、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对干警的活动

和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久而久之形成了特权思想和霸道的

作风。

另外,对干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缺乏有效措施。从近几

年检察队伍出现的问题来看,违法违纪案事件多发生在“八小

时以外”,对干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使

干警在“八小时以外”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不能严格遵守上级

颁布的各项“禁令”,经不起社会上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丧失

了检察人员的尊严和职业道德,走上违法违纪的歧途。

三、加强队伍管理,提高检察干警素质,防止违纪违法行

为发生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队伍素质。加强结检察干

警思想教育是队伍建设的根本。要立足教育,正确引导广大

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干警抵御

风险的自控能力,是减少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的前提。在教育

的方式上要突出时代特色,紧跟检察机关的教育形势,大力开

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理想信念、公正执

法、艰若奋斗教育,使广大干警政治思想过硬,牢固树立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教

育的范围上,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人员,即把领导

干部、主办检察官、主诉检察官等权力相对集中,有条件利用

职权进行违法违纪的人员作为教育和监督的重点;二是突出

重点部位,即把自侦部门、刑检部门等处于执法一线,直接面

对当事人,容易受拉拢腐蚀的办案科室和人员作为教育和监

督的重点;三是突出重点时段,即把自侦部门实施搜查、扣押

物品、讯问等容易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环节作为监督的重点;

四是突出重点人员,加强对办案人员的纪律和职业教育。要

以引导、教育、鼓励并重,不断地向他们在执法过程中遵守职

业道德、检察纪律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提高政

治素质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要进一步加强相应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加强队伍

建设,制度建设非常重要,要通过制度来管人管事。针对办案

实际,研究工作规律,从案件初查、立案、逮捕、的各个办

案阶段,从讯问、凋查、搜查、扣押物证等办案环节制定科学

的、完备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使事事都在规定之内,人人

都在约束之中,这样既可作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也易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公正执法,文明办案,维护检察机

关整体形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目的。

(三)要执行办案工作的责任制。建立工作监督检查制

度。狠抓制度落实。有了好的规章制度不严格落实,等于形

同虚设。所以除办案人员严格执行外,必须加强检查监督部

门人员的责任心,认真地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狠抓落实,确保

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严格贯彻。

上一篇: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形式研究 下一篇:关于拘役适用改革创新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