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农业现代化护航粮食安全

时间:2022-07-05 08:11:50

用农业现代化护航粮食安全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三农”快速发展、持续向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农民增收有望实现“十连快”,农业农村发展全线飘红。但是,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粮食进口总量呈增长趋势,粮食自给率下降,让我国从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大国逐渐转变为粮食进口国,这对国内粮食安全造成了威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份在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这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快实现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同时又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有关专家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涵义很广,基本上涵盖了三农问题中的所有方面,其中包括农田水利建设、科技兴农、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主体的建立、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等等。

两者之间关系

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始终是我国农业工作的重点和难题。前者事关我国人口吃饭问题,后者则是着力解决我国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两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保证粮食生产总量,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农业现代化作为下一步农业工作的主要目标。提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和路径: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考虑,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吃饭问题都必须主要依靠自己解决,我们的饭碗里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针对我国粮食进口总量持续增长,粮食自给率下降的问题。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地大物博,粮食生产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由于目前生产技术限制,粮食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粮食生产总量提不上去,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转变粮食安全战略,适当进口粮食弥补国内生产不足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而最重要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效率,逐渐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因此,粮食安全首先要完整策略,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改善,必须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科研创新是关键,政策方面应该放松管制,扩大市场准入,鼓励非农资金进入农村进行农业相关的投资;技术方面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研发高产粮食新品种并推广种植,逐步实现自给自足。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吴文良在接受《财经界》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无论是从资源环境到粮食问题都到了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里必须要注重安全。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首先指出的是粮食安全,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想要取得发展就必须先要保证13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口粮必须要绝对自给,我们的饭碗中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想保持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就必须保障资源、耕地的安全,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要坚守,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只有充足的耕地面积才能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增长。通过政策普惠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同时还要搞好粮食储备和调节,切实保障国家粮食的绝对安全。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以及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告诉记者,农业现代化有两种模式,一是A模式,依靠石油化学机械良种等要素投入驱动的农业现代化;二是B模式,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依靠生态农业驱动的农业现代化。现在是A模式盛行,B模式发展不足。但A模式带来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乡村文明侵蚀等多重负外部性,需要调和使用B模式,发展生态农业。B模式明显具有发挥农业多功能性,AB模式并行的农业现代化,才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做保障。

周立说,农业现代化不是单一模式,需要两条腿走路,AB双轨运行。必要的时候,更多地向B模式转型,重视对生态农业的投入,使得中国碗端得更持久,中国粮吃下去更安全。

发展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重而道远,利用农业现代化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粮食增产,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最有效的方式。

会议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遵循现代化规律,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央当前在会议上提出的方针可以理解为两手抓:一手抓粮食安全,一手抓农业现代化。”中国社科院专家认为,我国一直强调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政策,实质就是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我国农业效率。甚至包括土地流转,终极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农业效率。

当前,我国正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问题。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部分,也是重要的途径。

上一篇:新农人富军和他的栗米 下一篇:高新技术企业票据融资模式及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