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低成本低功耗GPS手持机开发

时间:2022-07-05 08:04:04

商用低成本低功耗GPS手持机开发

[摘要] 目前GPS手持机、车载导航仪功能齐全,定位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但GPS手持机普遍存在功耗大、待机时间短、成本高的问题。本研究利用AT89S52作为控制芯片,采用天宝新型Lassen SQGPS模块设计GPS手持机,较好地实现了商用低成本低功耗GPS手持机开发工作。

[关键词] 商用GPS手持机低成本低功耗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导航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导航精度、快速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导航定位领

域,有几种典型的系统,如早期的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我国的北斗双星导航系统等。北斗双星导航系统应用时还需要提供其他数据,比较烦琐,因此目前多数导航定位机采用了美国的GPS系统。

GPS是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它由主控站、空间部分和用户装置三部分组成。其中主控站负责管理、协调整个控制系统的工作;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用户装置部分主要由GPS接收机和天线组成。

GPS基本工作原理是在离地面1万2千公里的高空上有24颗GPS卫星,以12小时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地面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在GPS观测中,就可以得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用三颗卫星就可以组成三个方程,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时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四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度、纬度和高度。这就是GPS卫星系统实现定位的基本原理。目前GPS手持机、车载导航仪等功能齐全,定位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但市场上出售的GPS手持机存在价格高、功耗大、待机时间短的问题,因此进行商用低成本、低功耗、便携式GPS手持机的研究开发非常有意义。

二、硬件设计

将GPS手持机分为五大部分:GPS接收部分(GPS模块和天线)、控制器、显示器、键盘部分、电源。

GPS模块采用体积小、低功耗的天宝新型Lassen SQ GPS模块(体积为26 mmx26mmx6mm)。天宝新型Lassen IQ GPS模块是惟一采用三个普通的标准协议而体积仅相当于邮票大小的GPS产品,所用协议为TSIP、TAIP(天宝标准界面协议)和NMEA0183协议。模块置于一个金属外壳内以便于携带,该外壳起了保护和屏蔽的作用。设置GPS模块采用NMEA0183V3.0协议,波特率为4800bps。并采用天宝紧凑型无封装天线(略大于GPS模块),标准电压3.3V,两者总功耗不大于133mw。

系统采用低功耗的贴片式单片机AT89S52 24-JI作为控制芯片,协调控制整个GPS系统的工作。单片机AT89S52与MCS8051引脚、指令完全兼容,具有低功耗、可直接驱动LED的特点。

采用美视MS0802B双排16位液晶显示器显示输出GPS手持机提供的定位信息、运动状态,可用双排8位点阵字符型液晶显示器显示,既节省空间又节省电能。美视MS0802B液晶显示器内藏控制器为KS0066U,在进行双排显示时,内有80字节的RAM(DDRAM)存放将要显示的数据。

为了进一步简化设计,对于键盘采用四个按键设计,分别为RE(读显示)、Right(右移)、Left(左移)、STO(存储),并按优先级高低设置。在四个按键中,RE键优先级最高,按RE键后,从GPS模块串行口读取最新定位信息,并控制显示器显示;其他情况均不读取最新定位信息;显示器一次只能显示16个数据,按Right键后可显示随后的16个数据;按Left键后将显示上一次按STO键后存储的数据; 按STO键单片机将存储最新定位信息的48字节数据,同时删除旧数据,单片机内最多可存5组数据。

采用3.3V纽扣电池作为单片机的备用电池,用滑动开关作为电源开关,设置两个开关:总开关a和控制GPS模块的开关b。系统采用易于购买的7号干电池供电。

三、软件设计

针对所需完成的GPS定位、显示功能,设计的单片机程序约有二百条指令。程序主要包括单片机内部的初始化;对液晶显示器的初始化;按键扫描;四按键对应的功能;从GPS模块串行口接受并存储48字节的最新定位信息;向液晶显示器发出8次移位指令以显示完整数据;显示旧数据;存储新数据。

四、总结

该GPS手持机按键少,将单片机的几个引脚接上拉电阻后直接作为键盘输入,舍去了一部分软硬件的开销。选用低功耗、体积小的GPS模块、天线、单片机、液晶显示器,简化电路,很好地实现低功耗、低成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育才王荣兴孙华芳:《ATMEL新型AT89S52系列单片机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版

[2]李明峰冯宝红刘三枝:《GPS定位技术及其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多信息和通信方式虚拟通信系统研究 下一篇:一种多路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