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7-05 07:26:35

电气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科技创新层出不穷,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后,使得工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运营成本也大大降低,更好地实现了电气的自动化。本文首先阐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进而探索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 电气自动化控制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114-02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运营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了,而且还有效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改革,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重点探索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1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简述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类智能而言的。它是指用机械和电子装置模拟或者代替人类的某项智能。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代替人工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系统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更好地实现了自动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实现了计算机智能化,减少了以往人为活动中经常出现的误差,使得机械设备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准确的进行操作控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2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

电气自动化实践证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弥补了以往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缺陷,更好地实现了真正的自动化。与以往的人工控制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2.1 极大的节省了人力资源

与传统的人工控制技术相比较,人工智能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代替人类手工劳动,进而极大的解放劳动力。电气操作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电气设备多,线路复杂,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控制。但通过引进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机程序准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将人类从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样,人工智能技术极大的节省了人力资源,降低了人力成本。

2.2 提高了准确性,降低误差率

与之前的操作相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操作,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主运行,工作人员参与的不多,电气系统不会随意发生变动,而且程序都有数据跟踪监测,因此就避免了以往人为操作过程中因为失误容易出现的事故和故障,减少了人为误差。一般情况下,只要硬件不出现问题,操作过程就不会有太大的误差,准确率就比较高。

2.3 不需要对对象的模型进行控制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器设计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控制对象模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人工智能技术避免了那些不确定因素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精确系数。

2.4 保证了产品的规范化和性能的一致性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操作,运行模式更加规范统一。在操作过程中,机器设定的程序及其标准都是统一的,运行模式也不会受到干扰和影响,生产都是重复进行的,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规范性和性能的一致性,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稳定的质量保障。

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时间和应用语言来进行设计,具有更加容易调整、修改,更好地适应数据和信息,更好的抗干扰能力等优势。

3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研究人员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而且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积极采用这些成果可以促进电气自动化的智能发展。

3.1 在电气设备设计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电气工程实践证明,只有具备专业领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电气化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这也就需要大量经验丰富并且高度负责的工作人员,所以,如何实现电气自动化操作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一直被认为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电气化系统中一部分复杂的工作通过电气设备自动完成,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同时提高了准确性和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更新了原有的计算机系统,整个产品无论是从研发到设计还是生产都有了全面的提高。在人工智能方法中,遗传算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优化算法,优化设计的产品很合适,所以电气设计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3.2 人工智能技术在事故及其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所谓电气故障诊断,就是通过对电气设备的相关信息,以确定其技术状况是否正常,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查找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在电气领域中,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各种故障和事故频繁发生,如果这些故障或者意外不能妥善处理或及时判决,都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在传统的电气控制中,也可以采用一些诊断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用来确定结果的精确度不高,而且诊断过程和方法是非常繁琐、复杂的。例如,诊断变压器故障的传统方法,我们通常先收集所产生的气体,并通过对气体的诊断来判断是不是存在故障。这种诊断方法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诊断分析的结果不正确,损失很严重。自从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后,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就变得方便和准确。除了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外,也可对发动机发电机等电气设备进行事故诊断,可极大的提高判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企业的效益。

3.3 在电气控制过程中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电气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现电气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在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操作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人为错误,而且有的操作过程非常的复杂繁琐,造成错误率上升。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中最主要的表现是神经系统的控制、模糊控制与专家系统的有效控制。现在,通过采用模糊控制,借用直流与交流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传动就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传动控制。一般来说,模糊控制主要分为Sugeno和Mamdan两种情况,Mamdan是用来进行调速控制的,Sugeno是Mamdan的一种特殊例子。自从模糊神经元控制器应用于高性能传动产品中,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领域日益占据更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改进家庭电脑,实现对电气系统的远程控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事先设定既定的程序来控制操作过程,实现机器智能化,及时掌握各个环节。人工智能技术除了应用于电气设计设备中、事故及其故障诊断中、电气控制过程中之外,还应用于其他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集理论和启发式搜索等方面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应用于日常操作过程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使得工作效率极大的提高、运行成本也更为降低了,从而使得电气自动化智能化更好地实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着很多挑战,因此,我们要努力研究并不断完善,让人工智能技术日后能更好的应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

参考文献

[1] 耿英会.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

[2] 梁宁波.浅析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3] 杨状元,林建中.人工智能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展望[J].科技信息,2009.

[4] 王文志.电气自动化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探讨与研究问题[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5] 张培铭,缪希仁.展望21世纪电器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电器[J].电工技术杂志,2006(4).

上一篇:浅谈工程预结算的审核 下一篇: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