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产品设计与工艺课程的实践

时间:2022-07-05 05:57:30

绣花产品设计与工艺课程的实践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设备的完善,微信公众平台成为高职课程教学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的有效方式之一。以《绣花产品设计与工艺》课程为例,探索与实践该课程微信平台的创建、资源平善、用户管理和素材管理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渠道。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绣花产品设计与工艺;课程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加速发展,借助移动终端开展微型学习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是面向名人、政府、媒体和企业等机构推出的合作推广业务,微信公众号分为服务号、订阅号和企业号,其中订阅号可以帮助个人创建课程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编辑、等管理。如下以《绣花产品设计与工艺》课程为例,建设课程数字化资源学习平台。

1课程微信平台的创建

首先通过任何一种浏览器,如在百度里找到微信公众平台(如图1所示),输入邮箱、密码等信息,接着使用邮箱激活,公众号类型选择订阅号后进行具体信息登录。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填写时需要和银行卡绑定,一般个人订阅号是免费使用的,按照基本的操作步骤就可以完成课程公众号的申请。

2课程微信平台资源建设

微信公众平台主要需要设置与管理的内容包括:公众号设置、用户管理和素材管理等信息。接下来进行一一介绍。

2.1课程微信平台基本信息设置

根据申请的邮箱与密码进入个人申请的课程订阅号,如图2所示。进行“公众号设置”,上传头像,设置名称,补充公众平台的基本介绍。微信平台的介绍主要用于初次关注该微信的学生了解本平台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2.2课程微信平台的用户管理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性,任何人通过扫描课程微信二维码,都可以加入到微信公众号。因此,教师需要对关注的人员进行分类,如图3所示。在页面的右上角部分,点击“新建标签”,新建班级名称,如图3(a),打开微信公众二维码,学生扫描加入,点击头像下方的箭头选择群组,选中所在班级,完成用户管理,今后发送消息可以进行选择。2.3课程微信平台的素材管理点击页面左侧的“素材管理”,进入编辑页面,选择单图文消息和多图文消息,如图4所示。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单图文一次只能一次消息,多图文一次可以撰写8条消息,可以根据信息量,来决定选择类型,需要注意的是,个人订阅号一般一天只能发送一次图文信息,24点之前发送完成即可。除了通过素材管理相关资讯外,还可以通过“自定义菜单”进行图文信息编辑或跳转到其他网页,查看相关信息。

3课程微信平台的作用

3.1因材施教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我院纺织品设计(家纺)学生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分为注册生与统招生,在同样班级,学生在入学水平、个人兴趣爱好、专业基础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传统式的“一刀切”的课堂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通过课程微信平台提前上传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一些领悟力稍慢的同学,可以在课前反复练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同学讨论学习,课后进行巩固复习,缩短他们在传统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不足、自信心等消极情绪。

3.2方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绣花产品设计与工艺》课程微信平台的创建,主要是辅助课程教学任务的实施,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整个课程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中途出现问题,教师进行答疑、解惑,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更加牢固,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另外,微信平台还可以一些最新会展、行业资讯、最新产品和创新设计等方面的信息,帮助更多了解与课程相关的社会资讯,此举可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识,激发他们有目的地学习。

4课程微信平台存在的问题

《绣花产品设计与工艺》课程微信平台在2015年5月创建以前,已经一套课程完整的学习目标、基本知识点和任务实施过程等内容,但在自主学习这一资源方面需要进一步丰富,加入一些视频链接网页、产品图片及企业案例,声音、图像等信息比文字传达的效果更好。此外,课程微信平台信息后,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登录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根据事前的信息内容,设置好对应的任务,对任务实施过程中进行学习效果的考核;对学生留言及时回复、答疑等等,真正将课程微信平台变为有效、方便的学习方式。

5结语

课程微信平台在课程教学中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为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供资源与平台保障。同时微信平台自身一天只能发送一次素材,也为其推广带来的阻碍。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其他信息平台一起使用,如QQ群、微信群和课程网站等,随时发送信息,实时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1]山峰,檀晓红,薛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微型学习实证研究———以“数据结构公众平台”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1):97-103.

[2]袁磊,陈晓慧,张艳丽.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7):128-132.

作者:刘艳 高小亮 赵菊梅 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冲压模具设计一体化教学实践 下一篇:3D打印技术对产品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