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法初探

时间:2022-07-05 03:49:13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法初探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加强儿童的品德教育,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同时克服现有课程内容的交叉与重复,让课程更适应儿童的需要和特点,而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大胆尝试。那么该怎样上好《品德与生活》课?怎样使这门课程让学生更喜欢?怎样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便成了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探索并实践了以下几种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参观感悟法

参观感悟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的需要,组织学生到校外的某些场所,直接观察实际事物,从而获得新的知识、领悟某种道理或蕴义的一种方法。感悟,原义为受到感动而醒悟。引申到教学中为由看到、听到或接触到所关注的事物或问题,而使心灵和情感得到体验,领悟到某种道理或含义。感悟是与训练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传统教学比较重视“有形的、线性的形式训练”,感悟由于它的潜隐性和长期性,常常被忽略。其实,感悟才是学习的核心部分。人的感悟可以驾驭众多的事物,在不同的学科都可以附着、迁移。它作为过程和结果的“合金”,将在教学中日益浮现出来。

参观感悟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得以巩固验证,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其求知欲,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校园”一课时,讲到“学校的环境”部分,则可在根据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图片,认识学校各室(音乐教室、卫生室、阅览室、舞蹈室、电脑室)和各活动设施(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单双杠)的基础上,由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或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几个“小探秘队”,每队推选一名领队(请高年级的同学担任),开展探索校园景点、发现学校的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学生不仅在校园里找到了课堂上认识的各室、各活动场地,而且发现了许多事先没有提到的场地,他们为自己的发现感到欣喜,他们觉得自己是真正认识了自己所在的学校,并融入到学校中。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既认识了学校的环境,又对学校产生了新鲜感和自豪感,达到活动的真正目的:认识所在的学校的环境,用感官直接感受新学校的美好,激起其爱校的情感。

二、歌谣诵唱法

歌谣诵唱法就是指学生根据活动内容的具体要求,在课前收集相关歌谣,在课堂上诵唱、相互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就在于借助歌谣,让学生在朗朗歌声中理解、感悟歌谣的含义,从而达成活动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教学“我的家庭”这一课中,我设计了“可爱的属相”的活动,学生根据家庭成员的属相情况,把搜集到的有关属相的歌谣唱了一遍又一遍。如有的小朋友属老鼠,就搜集了有关小老鼠的歌谣:“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儿吱儿叫奶奶,叽哩咕噜滚下来”、“一二三四五,来了五只鼠。大老鼠敲锣,二老鼠打鼓,三老鼠唱歌,四老鼠跳舞,五老鼠吹号,嘴巴吹溜鼓,吹来一只猫,吓跑五老鼠”;有的小朋友属牛,就搜集到了有关牛的歌谣:“秋秋放牛,大牛小牛,一头灰牛,两头黑牛,三头黄牛,四头花牛,灰牛黄牛黑牛花牛,数数算算有几头牛”;有的小朋友根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属相,搜集了有关狗的歌谣:“一只小花狗,蹲在大门口,两眼黑黝黝,想吃肉骨头”;“小狗跑,小狗跳,跑跑跳跳真热闹,小狗藏在青草里,露出尾巴摇呀摇”。有关猪的歌谣:“小肥猪,圆又胖,呼噜噜,睡得香,耳朵盖在脑门儿上”;有关猴的歌谣:“两只小猴, 一对朋友,树上爬爬,地上溜溜,两只小猴,手挽着手,吃了桃子,翻个跟斗”等等。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诵属相歌“一鼠第一名,二牛驶犁兄,三虎爬山坪,四兔游府城,五龙皇帝命,六蛇予人惊,七马走兵营,八羊食草岭,九猴爬树头,十鸡啼三声,十一狗顾门埕,十二猪富贵命”。在朗朗的歌声中,同学们既加强了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又记住了属相的排列顺序,画出了家庭成员的属相图,课堂气氛格外热烈与和谐。

三、竞赛激励法

竞赛激励法就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适当的比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掌握相关技能,鼓励他们为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奋斗的一种教学方法。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宁说:“竞赛被采用为教育方法,是从这样一个无可怀疑的社会心理事实出发的。这就是:企望参加健康的竞争,取得优胜的地位,渴求自我肯定,是儿童、少年和青年所固有的最大特点。在吸引学生为取得劳动和社会活动的最好成绩而奋斗时,竞赛可以把落后的学生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上,促进积极性。”为此,教师可结合活动内容和学生实际安排一些竞赛活动。

例如,在教学“让我自己来吧”一课中,我设计“有趣的接力赛”这一活动,将参加比赛的同学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3~5人左右,完成事先准备的3~5项任务(包括:叠衣服、穿鞋系鞋带、戴红领巾、穿衣扣扣子等),比一比哪组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比赛结束后,由胜出的同学介绍自己取胜的原因。通过比赛,许多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找到了比赛失败的原因。有的学生说以前自己在家,从不叠衣服,认为这是父母的事,通过这次活动,才感到一个人连自己的事都不会做,是一件多难为情的事呀,今后一定要多多练习;有的说自己以前不爱穿扣扣子的衣服,就是怕扣扣子太麻烦,今天看到有那么多小朋友都能熟练地扣扣子,很羡慕,以后自己也要多多练习,下一次再和其他同学比个高下,等等。教师由此可顺水推舟,鼓励落后者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动手,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同时也表扬那些做得好的同学,鼓励他们继续坚持,力争不败。

四、角色扮演法

《品德与生活》课中的角色扮演法就是教育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项包含不同角色的活动,让不同的受教育者扮演不同的角色,激发其情感,体验相应角色的种种内心感受,然后对其角色扮演的情况进行评析,分析角色差距,帮助受教育者学习角色规范,调适角色冲突,以达到社会角色期望的一种教育方法和方式。

《品德与生活》课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法呢?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总结出角色扮演法教学的基本步骤与要点:

1.导 言

在角色扮演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作简单的说明与动员。动员就是调动起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的积极性,说明就是向学生说明活动的名称、内容、要求;需要哪些角色等。

2.准 备

教师做完引导工作后,即进入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教师要进行简单的指导,看看学生分工如何,尽可能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并提醒学生注意角色规范,注意角色间的配合,但不对学生具体的表演给予指导,以保证真实性。

3.表 演

表演是实施角色扮演法教育的中心环节,表演是演员按照活动要求扮演各种角色,完成一定的角色行为。角色扮演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扮演者的行为是否符合角色规范的要求。

4.评 析

评析这一环节是角色扮演法教育方式的关键。评析方式包括表演者自我评析与他人评析两种方式。角色分析可以对表演者的表演艺术作适当的评价,但主要是对表演者的角色认知与角色实践作出评价。评析中,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也可适当挑选一些学生发言,还可让演员们自己发言。教师可以维持课堂讨论的秩序,但暂时不发表个人意见。

5.总 结

教师要认真地总结、正确地指导,以便让学生对某些角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特别是知道在今后社会实践中如何正确地行动,担当起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角色。

例如:在教学“爸爸妈妈,我爱您”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题为“当妈妈下班回来后”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为“当妈妈下班回到家,你是怎么做的”,由于这是学生每天都要遇到的事,所以他们的表演欲很强。明确任务后,先由小组内讨论试演,教师给以简单的指导(包括道具准备、角色分配等)。接下来便是请学生上台表演,演一演当妈妈下班回来后,“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体会妈妈当时的感受和心情。表演结束后,由观众(即其他学生)评价演员演得如何,同时让当事人(即演员)说说自己当时内心的想法,作自我评价,教师总结,从而帮助学生领悟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的重要性。又如:在教学“让我自己来吧”一课时,谈到“一个人在家怎么办”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来演一演:一个人在家遇到以下问题(吃饭时间到了,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突然肚子疼了;想拿玩具但是太高,够不着;风一吹,把门带上了,钥匙又在家里,自己被锁在了外面等)时该怎么解决。之后由学生(观众)作评价,演员作自我评价,教师总结、分析,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困难。

五、展示介绍法

展示介绍法是指根据课堂活动的需要,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活动内容的各类照片、图片、实物等资料,在活动场地进行一一展示的一种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使学生通过“搜集―展示―介绍(聆听)等活动,得到切身感受与体验。

例如:在教学“我们一起迎新年”一课时,我设计了“春联喜迎新年到”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请教、向邻居请教、查书籍资料、上网查寻等),收集各式春联,或自己动手写春联。活动中,学生搜集的春联五花八门,如有四个字的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光普照,福气长临”、“春降大地,福满人间”、“春燕剪梅,喜鹊登春”;五个字的春联:“安定千家乐,辛勤五谷香”、“伯乐荐骏马,良师育良才”、“春促山河变,人描天地新”、“春风催万物,新雨润百花”;六个字的春联“爆竹声声除旧,桃符代代更新”、“爆竹声声祝福,灯花闪闪迎春”、“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七个字的春联:“八方安定人同乐,四化繁荣岁自丰”、“八路财神添富贵,四方福星保平安”;八个字的春联:“春风春雨春花灿灿,喜酒喜歌喜气洋洋”、“爆竹声中百花竞艳,红旗飘处万象更新”等等,在父母的帮助、指导下,学生理解了春联的含义。通过春联的展示与介绍,进一步感受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新型的活动课,要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深深地喜欢这门课,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场景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真正地动起来,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感,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与亮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精彩。

上一篇: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素质教育下语文作业如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