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坏的日子总会过去

时间:2022-07-05 12:48:48

在投资中你总难免被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蒙蔽双眼――尤其是下跌时的绝望。无论如何,最坏的日子总会过去。

股神巴菲特在最近一次的伯克希尔股东年会上表示“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

《华尔街日报》于五月七日引述保尔森的话称,美国金融市场已经从信贷危机中摆脱出来,“黑暗时期很可能已经过去”。黑暗的日子总是意味着焦虑,忧愁和悲恸――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灾害中,我们不止一次地体会到这些情绪。而笔者最近听闻的最绝望的事情莫过于一位投资者轻率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借钱满仓的股票 跌再跌,而具有讽刺意味纳是,当他选择跳楼的第二个交易日,持有的股票涨停,本次的专栏将围绕“情绪”下笔,在投资中你总难免被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蒙蔽双眼――尤其是下跌时的绝望。无论如何,最坏的日子总会过去。

在这场震撼人心的灾难中,我们看到慷慨解囊的捐款人,排队献血的志愿者,截至记者发稿时,汇添富员工向灾区捐助已达206,950元,汇同汇添富旗下汇慈专项慈善基金捐出的70万元,90万余元救灾捐助即刻汇往受灾地区,正是因为这份坚信,最坏的日子总会过去。

当你遭遇慌乱时

汶川县地震发生后的5月13日,沪深股指大幅低开,银行类个股全线下跌,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分别下跌5.41%,4.73%,股指重心受到压抑。除了地震,A股的投资者也大多领教了年初我国南方地区经历的罕见雪灾天气以及2003年的SARS和1998年的洪水,当然,对于投资了股票 基金的朋友,现实生活中的灾难恐怕还不仅于此,除了自然灾害,国内股市会因为若干原因经历猛烈的暴跌,在前言中提到的那位极端反应的投资者虽然并不多见,但大多数参与市场的投资者却不由自主的经历慌乱、惶恐――这本来就是投资的大忌,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判断。

而股神巴菲特在面对股市大跌时的做法,可能会对我们有所启发,首先,需要保持足够冷静,因为惊慌过度而胡乱抛售,就好比在火灾发生时本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从安全通道逃生,却有一些人盲目跳楼,结果可想而知,

巴菲特的处变不惊

在著名的1987年美国股市“黑色星期一”暴跌中,眼看自己持有的重仓股大幅暴跌,明知自己的财富大幅缩水,巴菲特却平静异常。面对无数双充满恐慌的眼睛,他的回答只有一句:也许股市过去涨得太高了。

为什么他能够如此从容不迫?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坚信他持有的这些上市公司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股灾和天灾一样,迟早会过去。他持有的公司股价 定会反映出其内在的投资价值。

其次,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巴菲特持有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一持有就是34年,总共上涨了128倍。这中间不知经历过多少次的股海风波,“股神”的惊人耐心由此可见一斑。

别指望一夜暴富

前些日子,许多基金投资者因所持有基金随着市场的大幅下挫而导致净值不断缩水,而仿若依旧身处寒冬,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安,这再次说明了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基金理财,实在是件不容轻视的事,其实,从买入基金那一刻起,就要摆正投资基金的基本心态,基金是长期理财工具,而绝非短期暴利工具,这一点在买入基金前一定要搞清楚,可以说,投资基金是选择一种理财方式,而绝不是许多基民误以为可以一夜暴富的发财捷径。

投资有风险,基金也不例外,投资基金并非是包赚不赔的买卖,基金提供给大众的是专业理财服务而不是发财投机。只因为听说别人买基金赚了大钱,就连基金究竟为何物都不问只管抢着购买,完全不知道基金投资同样是有风险的,这样的心态势必难以适应市场的下跌调整,而极容易导致投资失败。

在实际的基金投资中,投资者还应具备良好的投资心态,切忌追涨杀跌,高吸低抛,否则到头来白白损失了不少手续费不说,自己还一无所获甚至损失本金。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投资基金既要能在基金净值的上涨中享受欢愉,更要能坦然面对基金净值下跌的煎熬。投资暂时失利没必要气馁乃至沮丧不已,投资赢利了也用下着欣喜若狂大肆庆贺,投资基金关键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调节心态,努力进入不以涨喜 不以跌悲的投资境界。

恐惧的另一面是贪婪

“贪者,恶之大也”,“祸莫大干不知足”,贪婪是人性的一大弱点,同样是投资理财的大忌,克服贪婪是身为投资者必须学会的基本技能。

非智之不足,非技之不胜,利令智昏,贪婪之心,才是天下祸机之所伏,对于投资者而言,更是应牢记自觉远离贪婪,时刻给自己留下一分清醒的余地,这才是投资的常胜之道。

贪婪是投资者的大敌,它会让投资者失去理智,情绪狂热而难以自控,贪婪的欲望没有止境,正如去年一度流行的那首网络歌曲《死了也下卖》中唱到的:死了也不卖,不拿到翻倍不痛快,贪婪常深深地盘踞于我们的灵魂和心灵深处,要克服它也绝非易事。

如何克服贪婪

到底如何克服贪婪?还是让我们从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智慧中来寻找灵感吧,巴菲特投资股票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始终能坚持反“贪”。

先看一个远一点的例子,1984年到1986年,美国股市出现了一波大牛市,指数狂涨了2.46倍。那个时候,“人人都在谈股票,大家都围着基金经理转,连牙医也不例外。” “人人都围着基金经理并向他推荐股票。”巨大的诱惑激发了几乎所有人的贪婪欲望,然而从1986年起,巴菲特却开始抛售股票,到了1987年,他已经抛掉了除了华盛顿邮报等三只股票之外手上所有的股票,1987年10月股市暴跌,而巴菲特当年由于仅持有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等三只重仓股,最后反而在当年的反弹中赚了20%。

再看最近的例子,巴菲特前段时间在股市上涨过程中减持中石油,很多人说他“股神老矣”,诚然,假如巴菲特能再晚一段时间减持,他就可以多赚取上百亿,可是后来的事实却让大家不得不信服:巴菲特的拒绝贪婪依然是正确的,遥想当年美国互联网泡沫全盛之时,巴菲特也是远离贪婪按兵不动,却屡遭众人非议,而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灰飞烟灭,巴菲特重新获得了人们的尊敬,

平心而论,克服贪婪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要想一想就连世界公认的“股神”,也常常因为不愿过分贪婪,而受到投资者的怀疑,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但无数的事实都证明了,要想在投资上能让自己处于常胜不败之地,我们就必须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与自己的贪欲作毫不妥协的斗争,不管克服贪婪的路有多遥远多艰难,我们都一定要有勇气和毅力,将克服贪婪进行到底。

站在趋势上看世界

说了这么多情绪克制的案例,最根源的莫过于信心,当你站在整个经济走势曲线上看事情的时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最坏的日子总是会过去。

最近市场的表现可以看出一些迹象,市场出现了普涨,包括房地产,券商和黑色金属等行业重新出现了让投资者惊喜的势头,2008年一季度全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6.8% (沪深300指数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21.5%)。与2007年相比呈逐季回落态势,但除去金融、电力和石化板块之外的其他行业,整体业绩仍在高速增长,其中电力和石化行业的业绩下降是源于政策性亏损,而在“五一”期间,美联储如市场预期,降息25个基点,全球股市普涨,其中美国道指创出2006年最高收盘点位,由于美联储在声明中暗示可能结束降息,美元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位盘整。

看看,最坏的日子总会过去。

上一篇:定投、单笔投资基金两相宜 下一篇:当代艺术收藏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