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下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

时间:2022-07-05 12:41:41

在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下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

【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论基石,不仅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其理论精髓,还应深入学习其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就劳动价值论对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的理论指导意义进行浅析。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对外贸易竞争力 国际价值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涵

1.商品的二因素。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商品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从商品的有用性出发,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能得到实现,而商品能够在市场上流通,就必须拥有与另一种产品交换的价值。这就引出了不同种类的商品怎样确定这种比例数量关系的问题。这种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了价值,它就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因素。

2.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是指“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而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是以全社会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衡量的。

3.价值的创造。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社会属性决定商品的价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是商品的价值是如何由其社会属性所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量的大小,而劳动量的大小是用劳动时间衡量的。因此,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这里的劳动时间只是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人类无差别的社会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决定因素。

二、从劳动价值论看商品的国际价值

要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首先了解一个概念即商品的国际价值。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应用到国际经济领域,形成了“国际价值”这一概念,它揭示了价值规律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简单地理解,国际价值就是指国际生产和交换中形成的价值。国际价值的本质是生产某种商品所凝结的世界劳动。因此,在国际价值的范畴中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国际价值。但是,国际价值按照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换又与国内市场不同,其价值的决定因素转变成了“世界平均劳动时间”。这种转变对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长期存在差异的世界各国来说,就产生了不平等性。在同一时间内,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商品,生产效率低的国家却生产相对较少的商品,按国际价值出售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将获得更多的货币。可以看出,决定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因素主要是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

三、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1.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面临的问题及现状分析。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09年进出口总额突破了2.6万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位次排名上已跃居第2位。在此期间,我国实现了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在80年代上半期,尽管出口总额迅速增长,但出口结构基本上保持不变。1985年以后,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份额从1985年的49.4%上升到1990年的74.7%,2003年增加到92.1%。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比较优势一直持续到今天。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产业,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多地取决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原商务部长在一次会议上讲,我国出口8亿件衬衫换回的外汇,才能购买一架空客380的飞机。这说明我国同欧盟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正处于在以我们的三个工作日同他们的一个工作日相交换的阶段。

2.提高我国贸易竞争力的建议。在国际贸易中,我国长期处于一个国家用一个工作日交换我国的三个工作日的状态。因此,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价值成为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首先,我国应该优化产业结构,使对外贸易由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式增长。我国在保持纺织品、家用电器部分机电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还需发展新的优势出口商品,推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逐步减少初级产品和高耗能产品的出口。

其次,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贸易。为了缩短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方面的差距,我国应在政策扶植、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海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和促进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产品出口等方面做好工作。但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劳动力过剩,单纯从解决失业人口问题,我国也不能放弃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逐步实现。

最后,实施人才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改善国内用人环境,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用优秀和品德高尚的人统领时代,用才智双全的人创新发展,才是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潜在选择。因为高智力创造劳动能创造出加倍的新价值(V+M),加之科技知识研发时间长,生产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大,为我们带来可观的利润。所以我们只有走科技兴贸之路,提高我国各类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才能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认真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其国际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顺应国际贸易新发展的要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使我国真正完成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杨圣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1).

[3]卿定文,程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特点及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4).

[4]冯文峰,彭海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WTO条件下的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研究[J].华商,2008(4).

作者简介:郝小青(1986-),女,汉族,山西原平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方向:货币理论与银行管理。

上一篇:中国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及改善策... 下一篇: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