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痹学说与心脑血管疾病探讨

时间:2022-07-05 07:05:37

摘要:从历代医家对血痹病因、病机、脉证、变证、治则、方药的相关论述,结合临床观察发现,血痹学说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着许多交汇之处。表明血痹既是中医血脉系的疾病之一,又是血脉系各种疾病(血痹变证)的病因。通过对血痹学说进行广泛的探讨,有助于系统地研究中医血脉系病变与防治,有利于现代中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血痹;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

中图分类号:R541 R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7-0612-02

血痹是中医早期认识血脉系的疾病,经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形成较为完整的论述。结合临床观察发现,血痹学说与现代医学论述的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存在着许多交汇点。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现代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所以,探讨血痹学说有助于现代中医学在血脉系疾病诊治方面趋向规范、系统和量化,对开展基础与临床的多学科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历代医家对血痹的论述

血痹病名始见于《灵枢・九针论》“邪人于阴,则为血痹”。详述其病因、脉象是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的“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其证治与鉴别为“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东汉・华佗《中藏经・论血痹》对病因补充论述为“血痹者,饮酒过多,怀热太盛,或寒折于经络,或湿犯于荣卫,因而血搏,遂成其咎”。情・巢源方《诸病源候论・血痹候》归纳综述为“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人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宜可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2 血痹学说与心脑血管疾病

2.1 血脉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痹论》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人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灵枢-经脉篇》曰:“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与心脏、血管、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机构组成的循环系统相一致。

2.2 血痹的病因 ①气血不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②先天遗传,“骨弱肌肤盛”“胖人多痰湿”;③饮食失调,《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或“饮酒过多,怀热太盛”;④情志失调,《灵枢・九针论》曰:“形乐志苦,病生于脉”;⑤劳逸过度,“忧乐之人……因疲劳汗出”;⑥外感六淫,《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这些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主要有中老年人、男性、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其次为职业、饮食、A型性格、微量元素摄人、遗传等)非常接近。

2.3 血痹的病机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邪入于阴则痹”。《素问・痹论》曰:“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素问・调经论》曰:“凝则脉不通”。又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阐明血痹的病理特点为脉内血凝(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气血不畅而致病。如《素问・痹论》曰:“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荣,故为不仁”。《素问・调经论》曰:“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灵枢・大惑论》曰:“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血痹是气血不足,邪与血搏,形成寒凝、湿阻、气滞、痰结、血瘀等痹阻脉道而致血失濡养(供血不足)的血脉疾病。病性属本虚标实,病位以血脉为主,涉及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脑(脉舍神)等脏腑。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多见。临床表现为四肢麻痹、眩晕头痛、神倦乏力、记忆衰退、心烦易怒、怔忡失眠等症状。

2.4 血痹的变证 《素问・痹论》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产生血痹的变证。如《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的脉内血随气逆,令清窍暂闭而发的厥证’;《素问・痹论》曰:“肺痹者,烦满喘而呕”的痰瘀痹阻肺脉而发的喘证(肺心病、肺栓塞等);又曰:“心痹者,脉不通”的血凝痹阻心脉而发的心痛(以冠心病为主的各种心脏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而发的中风(脑血管疾病);脑脉痹阻,髓海失养而发的痴呆(血管性痴呆)。此外,《素问・调经论》曰:“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的血瘀痹阻,导致离经之血溢于脉外而发瘀血内积或各种出血病变等的血证。反映出血痹既是血脉系的疾病,又是血脉系各种疾病(血痹变证)的病因。

2.5 血痹的鉴别 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杂至,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以关节与筋骨痛、肿、热为主的疾病(结缔组织、骨关节病变)。脉痹是正气不足,六淫侵袭血脉,致血凝闭阻脉管,引发肢痛、不仁、皮色黯黑或苍白、弱脉或无脉的疾病(动、静脉炎或曲张,闭塞性血管病变)。麻木是感受外邪或正气不足,致气血运行不畅,闭阻经脉而引起局部或全身肌肤不仁的疾病(中枢和周围性神经病变)。眩晕是外感、内伤所致目眩与头晕的疾病(内耳、中枢性眩晕,颅内占位性病变,以及眼疾、头部外伤、贫血、低血压等病变)。头痛是外感、内伤以及外伤而致反复发作性头部疼痛的疾病(各种急、慢性头痛)。

3 血痹学说的防治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五官,伤在五味”,揭示饮食失调会使脏腑致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不治已病治未病”,提示无症状血痹(主要表现在生化及物理检查的异常)的防治和血痹的变证预防。《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清而去之”指出调理经脉血气用温经通脉。《索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气血,令其调达”强调疏通气血的重要性。《灵枢・阴阳二十五入》曰:“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提出瘀结血脉宜放血通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代表方为黄芪桂枝五物汤,后世医家扩展了以痰、瘀论治等。

4 血痹学说的临床意义

目前,血痹已成为血脉系的多发病。由于现代中医学没有血痹病名,以至临证时常按病人主诉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或根据西医诊断来辨病论治。这些在中医病历书写方面容易造成病名混乱,在诊疗方面不能体现疾病变化的完整性。因此,血痹在规范临床诊疗方面具有指导意义。而且血痹学说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许多交汇之处,对加快中医与国际交流的步伐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血痹学说的探讨,阐明了血痹既是中医血脉系的疾病,

又是血脉系各种疾病(血痹变证)的病因这种因果关系。把血痹、心痛、中风、脉痹等血脉疾病,透过其内在相连的病理变化,较完整地阐述了以血脉为主线,血痹为基础病变,病及脏腑为变证的中医血脉系病变全过程。据此展开广泛的基础理论、实验室与临床的深入研究,有助进一步完善现代中医学的血脉系病变与防治体系。

血痹学说与现代医学循环系统在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有着许多交汇点,这种殊途同归见解有利于相互间取长补短,如根据血痹病理在于脉内血凝、气血不畅特点,通过血脂、血液流变学、多普勒、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帮助早期无症状血痹的诊断;对血痹辨证论治、疗效评定除临床症状、舌象、脉象外,可提供各种客观指标作为参考依据;结合、心电图、x线断层扫描、磁共振、血管超声、血管镜等检查,帮助及时诊断血痹的变证,指导临床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促进血痹诊疗标准逐渐趋向量化。

5 研究血痹学说的设想

研究引发血痹的各种因素,如四时气候、生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机体血脉的影响;现代生活方式和行为弓l致机体的七情变化与血脉、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的关系;饮食习惯和不节等影响脏腑运化与气血在血脉中运行的相关因素;先天禀赋不足(遗传或缺陷)与天癸衰老等作用于血脉的内在基因物质;易感体质;以及相关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研究包括与血脉相关的脏腑、经络;血的有形物质与作用于血的无形之气;脉管的调控因素等血痹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例如营气,心气(主脉),肺气(朝百脉)等气行血与血载气的实质(血流动力、气体交换、血管因素等);经络与血脉相互作用对气血的影响(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机构);脉中血气的“子午流注”规律;血瘀(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如凝血与抗凝纤溶等);无形之痰(高脂血症)与脾的运化关系;痰与血结成瘀的内涵(高脂血症与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运用五行学说探讨脏腑间失衡与血痹的关系;血痹变证的先兆、途径、致病的亲和因素;血痹的临床证候分类与疗效评定标准等。此外,在血痹的动物模型及药理实验研究等方面,现代医学将提供广泛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研究针对病因的有效防治措施,提高中医对血痹的防治水平。例如可着重于补肾(防衰老)、疏肝(调节血管)、健脾化湿与宣通肺气(无形之痰)、补益心肺(促进血流)、活血化瘀(改善血黏度和微血栓)、温通经脉(改善血管弹性)、以形补形(基因疗法)等药理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单方或组方的有效成分,以理想的剂型应用于临床治疗。此外,还包括情志调节、运动形式、饮食、气功、针灸疗法、敷贴的皮透疗法、按“子午流注”规律调控治疗时间等。

按中医理论对血痹学说进行多学科、全方位深入研究,有利于突破生物医学研究循环系统的局限。引入新理念和新技术,形成中医研究血脉系病变与防治的完整体系,有助于现代中医学的发展。

上一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及其受体在糖尿病大鼠心肌... 下一篇: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