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韵,是一种什么符号

时间:2022-07-05 05:39:17

多次到过大海,也为此写过几篇文章,但总也找不到海的神韵。几年前,看过一篇散文,写的是西北某农村小学六年级三班班主任赵老师,在他带的这个毕业班参加完升学考试后,他得了肝癌。赵老师是代课教师,家境很穷,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治这个病。学校知道后,多方筹集凑了一万元。赵老师自然知道这一万元对于医治肝癌简直是杯水车薪,便私下决定用这一万元再加上自己积蓄的五千元合在一起,用作组织孩子们到北戴河去看大海的费用。他清楚地记得,他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日出》时,全班竟没有一个孩子亲眼看过大海,这其中也包括他自己。从那时起,他就有一个心愿,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带着孩子到海边去看看。经过几十个小时的长途奔波,他们终于来到了北戴河的黄金海岸。当赵老师激动地用双手指着大海冲着孩子们喊道“快看啊,这就是我们课文里的大海”时,他没有想到,孩子们一点也激动不起来,大家都表情肃穆地看着他。半晌,有个孩子终于说出:“老师,这大海是真的吗?光秃秃的,啥也没有嘛!”还有个女孩说:“就是,跟课文里描写的不一样,您是在骗我们吧?”听到这样的话,赵老师灰黑的脸变得通红,他不知道该怎样解释。最后,他极具权威地宣布:“明天早晨,咱们一起看日出,我和你们一起朗诵,看是不是真的!”

不用说,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我相信,只要读过这篇散文的人,其内心一定会对海韵有了深刻的理解。我所以引用这个故事,不是想继续探讨关于大海的神韵,完全是被一个叫海韵的高三学生,具体说是被她刚刚出版的一本名为《快乐如此简单》的诗文集把我带入了对往事的思索。海韵姓徐,是北京二中高中三年级学生,过了暑假,就是大学生了。对于北京以外的人或许不大知道,北京二中向来是出作家的地方,如刘绍棠、从维熙、韩少华、尹世霖等人都在这里就读过。我想,海韵肯定知道这些。但具体是否受他们的影响,影响有多深,那就不好说了。不过,从海韵的散文和诗歌里,我倒可以看出她父母的影响。这一点我们从她的《看京剧图兰多》一文中就可以感觉到:与大多数孩子不同,因为家庭的原因,当我还被包成粽子似的抱在我爸怀里的时候,我就已往返于京城各大剧院戏院之中。

先谈海韵的文。对于中小学生,甚至是大学生写的带有文学性的文字,我大都不愿称其散文,或者是随笔、杂文、小品文、游记什么的。我觉得文无定法,即使写散文,也大可不必按课文中的范文去模仿。学校教孩子作文,在很大程度上追求形似,而不注重思想的挖掘、意境的创造和文字的表现。那样写出的文字不是写给自己的,更不是给社会的,是写给老师的。而真正的文章,首先是要把想表达的东西说出来,然后才考虑文章的形式。就是说,读者读文章,读的是内容的新鲜,假如光有一副美丽的空架子,内容空洞,恐怕就要倒胃口。当然,如果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那肯定是好文章。但那样的东西,中学生作文是很难做得到的。所以,我历来提倡学生作文首先要考虑写什么,然后再考虑怎样写。从广义上讲,作文就是散文。形象地说,作文属未成年,散文则进入成年。自然,不排除有些早熟者,他们的成年期从十五六岁,甚至是十一二岁就开始了。海韵从十二岁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既然文章发表,它就有了社会属性。那么,你面对的就是更多的读者。我过去曾说,散文创作无外乎有三种可能:第一给读者提供多少知识含量,即知识性;第二给读者提供多少文化思考含量,即哲学性;第三给读者提供多少情感含量,即文学性。如果用此来分析海韵的文章,我觉得也无不妥。不必讳言,海韵的文章不是很套路的那种,题材、结构、文体变化非常大,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她鲜明的个性:无拘无束,自然天成。我们过去常说,散文最自由。这种自由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写散文,什么内容都可以写进散文那种自由,散文的自由是由有形到无形,再由无形到有形,最好达到出神入化的无形境界,也就是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后的升华。对于一般的初学写作者,大都从有形开始。而对那些真正搞创作的人,经过简单的有形训练后,马上就要进入无形的训练,否则你就很难从事真正的艺术创作了。海韵似乎就是这样,但她的不同之处在于她已经提前进入文学,其文章已经接近散文,如开始写的《京雨》《震撼》《二娜》等篇什。至于高中二三年级所写的《我与古筝是故交》《父亲的力道》《王府井的教堂》等篇什,在我看来已经是很成熟的散文了。即使放在成人散文写作中比较,一点也不逊色。我以为,海韵的文章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细节的发现,如在《父亲的力道》中对父亲手的描写:“他轻握着我的湿发,右手有顺序小幅度地依次由根至梢,从里到外捋顺,吹干”。又如在《北京沙尘暴》中对沙尘的描写:“一关窗,就有一股夹杂着灰尘味道的空气 进入我的嗅觉中枢,很呛人。看看外面,所有的树,无论大还是小,都疯狂地跳着‘探戈’。天空中黄沙滚滚,变成了土黄色,一会儿飞过一堆塑料袋、废纸,连太阳光都成了幽蓝色,显得有些恐怖,连一只鸟都没有。”二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如对小动物的怜悯,对父母的感恩,对自我的思考。三是对事物的哲学思考。学生写文章,最容易充当小大人,大而无当的空发议论。海韵也议论,但她是出于自己的思考,带有哲理性的思考。如在《学会感恩》中所言:“你的世界,不会因为下过雨而一直泥泞下去。感恩的阳光会蒸发一切虚无的狂妄和悲伤。当你感激别人的时候,会发现所拥有的爱的力量让人惊叹。这就是你快乐的源泉。”四是作品格调向上,体现高尚的人格精神。如在读过陆幼青的《生命的留言》后所写的《静对死亡》中所感:“读一本好书比给一座楼房来得都值。”又如在《思》中所言:“人可以没有金钱、房屋,却不可以没有思考。”五是语言活泼,简练而富有节奏。如在《王府井的教堂》中的描写:“在广场的长凳上坐着,仔细观察眼前的教堂。它的脸映上云彩斑驳的影子,像个忧愁的姑娘。敞开的古旧的木门尽头,受难的耶稣脸上痛苦的表情让我感到忧伤在弥漫。可我借着他的一眉一目,却越来越发觉,他像是快乐的。似乎真正的快乐,就是在痛苦中衍生。那一刻,我不再忧伤,也觉得那根本算不上是忧伤了。”读一些成功作家的作品,常常会感觉他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独到之处。但也并不是说,他的独到之处就可以脱离整篇文章或者游离于整个文体;相反,他们恰恰是将二者完美地结合了。

再谈海韵的诗。散文和诗与小说的不同在于,小说是我说的世界,而散文和诗是说我的世界。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散文和诗是不能虚构的。我们过去常说“诗言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我看来,中学生写诗不同于写文章(散文),后者相对较容易照虎画猫。当下有很多天才少年,他们可以写故事,但写不了诗,起码是没有靠写诗成名的。海韵也写诗。同她的“散文”总体比较起来,似乎还“未成年”。但这并不是在说她的诗不成功和没有特色,我倒觉得在海韵不多的诗行中,其成熟程度有几首还是出乎我的预料的。比如《致高三》《私语》《古屋》《迷梦》以及《背后的天堂》《冬》等。中国的现代诗,最重要的不只是形式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对白话的运用。白话的韵律比文言来得更直接,近乎于口语,像徐志摩的“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深信海韵没有专门的研究过诗,也不大清楚诗词中的韵律是怎么回事,她的诗完全是其情感的自然流露。如“呆坐着/看喧闹的室内/青春的微笑/忽而都显得/不只是微笑那么简单”(《致高三》);“树叶又黄了呢/不知不觉地/时间就如同头上淡淡的香气/纯粹地挥发在空气中了/秋的每一滴感触/轻抚着燥的脸颊/细微的毛孔都张开/释放着积累的忧伤/也许,天/就要明朗了”(《私语》)。读着这样的诗,你会觉得这是一个高中学生所写的吗?

关于海韵的诗我不能说再多的话。其实,关于她的“散文”我也不想说过多的话。我觉得,像海韵这样的少年写作,不论她写的作品对文学尝试的得与失,都不要急于做出是与不是的终审判断。她毕竟不是韩寒、郭敬明。即使是又能怎样?此刻,我不禁想到今年海韵高考的作文题《北京的符号》。那么,在写作上已经崭露头角的海韵带给我们的将是一种什么符号呢?我需要海韵回答,我又不需要她回答。

上一篇:庐山山水文化的价值 下一篇:爱,是一城相守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