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时间:2022-07-05 04:41:38

农电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我国的电力企业不断的进步发展为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的农村用电一直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难点,农电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农村用电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但是,经过农电体制的改革后我国的农电管理还是存在问题与缺陷,农村电网基础薄弱,设施落后都成为农电管理的难点。加强农电管理,完善农村电网是我国电力企业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我国电力事业的更好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农电管理,解决农电管理的难点问题,为我国的电力发展解决难题。

【关键词】 农电管理 难点 对策

一、农电管理的现状

1农电管理观念陈旧

我国的农村地区在近几年经济迅速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家电下乡政策的提出,增加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用电量,广大农民对于电力消费的需求逐步增加。农电企业对于农村电力市场极度的不重视,认为农村电力市场没有开拓的潜力,不能带来丰厚的利益,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电力管理体制对农村电网进行管理。这一落后的观念导致我国的农村电网建设落后,居高不下的电价,打击农村用电消费者的热情,是农村的用电得不到保障。

2农电环境复杂

农村地区电力基础设施薄弱,多数地区还没有完善的电力基础设施,农电改革前农村居民的用电都有电力所进行供电管理,资金的投入量较少,致使农村电网布局不合理,设备十分的简陋,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改革后由于得不到供电公司的重视,所以大部分的农村地区还是沿用着改革前的农村电网设施,供电条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农村地区居民由于素质文化相对较低,居民收入普遍不高,没有安全的用电意识,经常性的存在自己改装电路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用电安全隐患。农村居民素质相对地下,农电管理工作很难进行,经常性的存在一些违规用电或是偷电行为,对农电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3农村电力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电力设施不完善,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居民收入较低,电网建设不完善,农村的电价一降再降,使电力企业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电网建设中去。电网布局不合理,部分电路老化,线路简陋,落后的供电设备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量。农村地区家用电器的普及,是农村用电量增加,大部分的电力设备都是超负荷运行的,在农村的建设中,地方政府没有统筹规划电力设施,电力基础建设缺少专项工程的支持,农村的供电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农电管理的难点

1农电管理缺少资金支持

农村电网的改革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才能真正落实农电改革政策,惠及广大农村居民。但是,农电管理环境的复杂性,为农村电网的建设带来很大的阻碍。农村人口众多,面积较广,农电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从电源增设到配网布局以及设备更新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农村电价一再下降,政府的资金投入有限,农电投资建设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入不敷出的经营模式,使农电管理陷入两难的局面。

2农电体制落后

农电管理还带有严重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不断的为了落实政府的各项政策而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革,农电一直是供电企业的包袱,改革难度大,资金投入少,使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农电经过改革后,部分地区的资产没有按照要求办理移交手续,在对资产的折旧和维修是这部分资产界限不明,供电部门不提供维修服务,导致农村台区的供电质量下降,也为农村居民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农村电网的建设资金的投入没有计划好,导致后期资金不到位,许多地方的电网改造不能落实,沿用前期落后老化的电路系统。农村电网建设融资渠道较窄,由于农村落后的经济,收到政策上的歧视,融资困难,农电建设后期资金不足难以进行改造,建设农村电网成为集体集资行为,农电管理没有明确的部门划分,管理体制落后,制约着农村电网的建设。

3农电电网维护难度大

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多项政策的支持,农村地区家电普及快速,农村居民用电量直线上升,前期的电网线路负荷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用电所需,急切的需要得到电网的改造。但是,农电管理资金不足,电价下降为供电企业维护电网带来了难度,大量的电网改造需要资金的支持,更换老化的设备需要资金的支持。现阶段农电收入只够用来支付农电工人的工资,无力再支付购买材料的费用以及维修费用。每年供电的高峰期,农电故障增加,维护频繁伟广大的农村居民带来不便,供电企业也要支付大量的维护费用无疑是雪上加霜。

4农电工管理难度大

农电的建设都要依靠农电工来进行,农电工是农村电网建设的生力军,但是农电改造后农电工的收入再次降低,待遇差是许多的农电工都有不满的情绪。农电工的工资由供电所从公司领回进行二次分配,真正到农电工手里的就少之又少,没有完善的制度保护农电工的权益,农电工在许多方面都受到歧视,导致农电工人员流失严重。农电工作本来就是一项危险性高、任务中的工作,农电工的工资待遇应该提高,保障农电工的基本权益。

农电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学历较低,没有受过良好的专业知识教育,大部分电工的实际技能都是在日常的维护中不断积累经验,年龄偏大的农电工虽然实际的工作技能牢固,但是服务意识较差,而年龄偏小的农电工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能满足农电岗位对人员的要求,所以亟待建立一支专业技能牢固的农电工队伍。

三、解决农电管理难点的对策

1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开拓融资渠道

资金是农电管理的关键因素,为了完善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落实政府对农村地区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需要国家以及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在农村电网后期的建设中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各项电力设施的建设,加强农村电网的改造。同时,还可以开拓多元的融资渠道,社会集资、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缓解供电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减轻供电企业的资金困难问题,更好的为农村电网服务。

2完善农电管理体制

改变现今供售合一的供电管理体质,实行多元化的营销管理模式,充分的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准入原则,完善农电管理制度。从政策上支持低压配电管理营销模式,建立公平、透明、公正的竞争机制,鼓励供电管理的多元化发展。利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人本管理思想,增加农电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先进的管理模式,加速农电管理的商业化运转,为农村电力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后备支持。

3加大农电电网的建设与维护

农电管理难点就在于农电基础设施薄弱、设备落后、线路老化,严重的制约着农电管理的发展,农电管理发展必须从完善电网的建设为出发点。供电企业要加强对农电电网的建设与维护,更新落后的设备,修复老化的线路,为农村每家每户配备安全的供电系统,规划建设电力基础建设专项工程,防止居民建造房屋过程中的乱拉电线问题,减少农村用电的安全隐患,保证居民生活的日常用电。

4稳定农电工队伍,提高农电工待遇

增加农电工的工资待遇,重视农电工对于农电管理有重要意义。首先,发放多项补贴提高农电工收入,完善农电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电工办理全面的社会保险,解决农电工的养老、医疗问题。其次,将强农电工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弄点建设中实际操作能力。最后,通过绩效考核等激励措施,提高农电工的工作热情,定期考核选拔优秀的人才,增加奖金作为鼓励,提高农电工工作的积极性。完善农电工的管理工作,为供电企业的农电管理提供了保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电工队伍,为弄点的管理工作解决后顾之忧,更加有利于农电管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红.农电管理现状及对策.农村供用电,2011(8).

[2]孙益、楼晓波.农电体制改革后的农电管理现状及其应对措施,2010―6.

[3]吕康.当前农电管理的问题及措施.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4]高原.深化农电体制改革的难点及对策.农村电工,2005(3).

上一篇:探究电力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下一篇:110KV输电线路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