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窠臼,拓宽作文评改天地

时间:2022-07-05 02:56:30

跳出窠臼,拓宽作文评改天地

作文难,是学生的共同心声,改作文难,也成了语文教师的共识。作文,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成了一件痛苦的事。特别是作文的评改,教师昼批夜改,圈圈点点,修修改改,绞尽脑汁,打出分数,评出等级,写出评语,优点缺点,一一地写来,唯恐落下一点。教师占据了评改这一舞台,独唱独演,劳神费力,但学生对教师的劳动并不领情。发下作文本后,能真正体会教师的评语,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作文的学生却没有几个。教师常常慨叹:辛辛苦苦地评改完了,学生连看都懒得看,真是费力不讨好。这种高耗低效的评改方法该淘汰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作文评改必须改革了。

新课改关于作文教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担当改革的重任。大胆地推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集体评、教师点评等方式,把教师从评改作文的苦海中解放出来,把学生推进作文评改的大浪中锻炼。让学生品评自己的劳动成果,鉴定别人的作品,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参与作文评改,锻炼了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具体做法如下:

一、互批互改

根据全班学生在平时写作中能力的强弱,分为评改小组,每组人数均等,六人一组,并选举写作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教师将作文发给每位学生,批改时,必须做到从字到句,从段到篇,认真阅读,深刻理解,仔细分析,发现优点,找出缺点,点、圈、改结合;然后,写出评语,给出等级或分数,标明时间,签上姓名。有这个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容易发现问题这一缺点,教师要加强指导,随时把一些修改的技巧传授给他们。

二、小组评改

学生互批互改后,小组再进行合作讨论,交换看法,统一认识;每组选出有价值的一篇,不一定要优秀作文,只要对同学们的写作有帮助的,哪怕是反面的典型也行,小组选代表进行总结陈述;最后由教师根据小组发言的情况,适当点评,及时对每组写出不同的评改意见。

三、集体评改

每个小组推荐出典型作文,大约10篇左右,再从中选出5篇典型文章,供大家鉴赏评价。将选好的5篇作文由学生代表或作者自己,拿上作文本,上讲台宣读;再让学生分析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文章的优缺点,打出分数,评出等级。看看与原来的评价有多大的差异,最后由教师再做精彩点评。

四、自批自改

作文物归原主后,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揣摩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多改,改好,同时教育学生要细心、认真、说真话,公正合理地自我评价,并养成自改自查的良好习惯,写上个人反思或体会。写得较失败的作文,教师要严格要求重写一篇,力求在原作基础上要有较大的提升。

在评改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精神都处于亢奋状态,因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他们非常关心自己作文的命运,关心他们的作文能否冲出小组,走向全班,关心自己的评判能力,考验自己的火眼金睛。这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次能力的检验,所以,学生密切关注别人的文章,挑剔别人的缺点,信服别人的长处。更关键的一点是,学生能尽早地得知自己文章的结果,能知道自己分析的正误。同时,在他们的脑海中,慢慢便形成了一套评定作文优劣的标准,更大的价值是能指导他们下次的作文。

教师要控面抓点,集体讲解与单独面谈相结合。在小组评改的时候,教师是巡视员、监察员的角色,或者直接参与到某一小组,与学生讨论、评定、修改,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积极讨论,热烈争辩。每次作文评改,教师至少面批5篇作文,每学期要达到每个学生有1-2次面批的机会。力求做到宏观把握,微观调控,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解决评改中的一些典型问题。

上一篇:强势与强大 下一篇:断电之谜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