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立体城市落地陕西

时间:2022-07-05 02:15:58

万通立体城市落地陕西

一个建筑平均高度在300-400米,容纳15万人口、3万个家庭的“立体城市”,听起来这是个乌托邦式的构想,但冯仑却笃定“梦想终能照进现实”,最近成功获得陕西西咸一方土地。

从2009年12月8日,人们在丹麦哥本哈根“中国商界气候变化国际论坛”上第一次听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谈到“立体城市”,到今年4月15日,北京万通旗下公司以1660万获得陕西西安西咸新区秦汉新城1.17万平米商用地,三年多时间过去了,万通“立体城市”终于迈出了落地的第一步。

三年多来,“立体城市”的面世过程可谓波折重重,而此次落地,万通将把“立体城市”打造成什么样?“立体城市”之路在中国还有多远?

西咸试验田

按照冯仑的构想,“立体城市”将在一平方公里(100万平米)的土地上设计六百万平米的建筑面积,建筑平均高度在300-400米,容纳15万人口、3万个家庭。而立体城市中包含农场、医院、超市、教堂甚至火葬场等所有城市配套措施。

此次获得的土地位于咸阳市兰池大道以北,秦汉新城规划展览中心以东,使用年限40年,容积率不得高于5.0,绿地率要求不低于200%,被内人士称作为万通立体城市量身打造。项目投资总额约300亿元。

事实上,早在2012年2月10日,西成就与万通立体城市举行了“西成立体城市(FC2)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时隔一年,万通才获得第一块土地。对此,冯仑自己也戏称,建设立体城市就犹如“大象怀孕”。

资料显示,西成立体城市将在7年时间内,打造一个容纳7万-12万常住人口的微型城市。其近2/3的区域为生态景观与农缓冲带,由万通立体之城代政府进行规划。

冯仑表示,西成立体城市的项目用地,后面还会陆续拿地。“建成后的西成立体城市将是产城一体、城乡统筹的‘现代田园城市’的实践和样板。”冯仑强调,立体城市将秉承三个标准:高就系数、高需求弹性和高持续向好性。将积极筹划以医疗健康产为主,兼具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特色商等产。“到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来这里体验未来的立体城市是什么样子。”

目前,远大可建科技公司、中建七局和新加坡天鲜公司已分别与西成立体城市和西咸新区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在立体农、基础设施和楼宇快速建造技术上与立体城市展开合作。未来还将有华西医学院、梅奥诊所、三星物产等,成为立体城市产策略联盟的潜在伙伴。

为了在资金方面保障该项目的顺利运作,“我们也在继续考虑用基金模式,很快会有定论。”冯仑表示。

从狂想到现实

关于立体城市的建设,质疑之声从未停止过。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这都是一个非常超前的概念。西安,并不是万通立体城市创城梦想的首块试验田。

2009年4月,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独立于万通房产。“致力于打造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综合操作系统”――在公司网站主页中如此定位。其大股东有冯仑、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鼎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兵。

2009年,原计划第一个建在廊坊的项目,在初步确定选址后最终夭折。此外,成都双流、浙江温州等地,万通也在积极推动“立体城市”建设,但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获得土地。毫无疑问的是,西咸新区立体城市的建设与后期运营,将是万通立体城市翻身的关键。

有内人士分析,西咸是“立体城市”项目的落地良选。2011年6月,《西咸新区总体规划》高调,西咸新区被称为中国第四个副省级新区,“中国第四区”的称号也随之被叫起。但仅隔一月,浙江舟山群岛将“中国第四区”的桂冠取而代之,西咸新区与这一机遇失之交臂。

在这一背景下,引入“立体城市”概念并付诸实践,成为了西咸新区争取自己新名片的又一个绝佳机会。

“刘永好是做农的,卖猪肉比谁都精明,国企把猪砍成十几块卖,他能砍成六十多块卖出更多钱。”这是冯仑说服地方政府的一条理由。“立体城市将是开发商与政府双赢的模式,因为其不仅省地,而且还打造了产与城市。”冯仑算了一笔账,立体城市建成后会带来1600亿的GDP和50亿-80亿的税收。

生根待检验

然而,三年多的酝酿并不意味着这条路会走得十分顺畅。其中资金链问题仍在不断引人猜测。

2011年底,针对成都的立体城市项目,万通曾经联手多家机构发行规模为18亿元的立体之城发展基金,这笔钱已空转了一年多。按照约定,2014年第二季度,万通将连本带息兑付第一笔12.7亿元。

万通现在正面临这样的尴尬,地没拿到手,万通要不断支付高额的前期费用和融资成本;地拿到手之后,已经融到的资金与预计千亿的投资却相去甚远。

对于万通立体之城公司而言,钱从何来?该公司总经理郝杰斌仅称,钱怎么投进来,包括哪些人投,外延边界有多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算不清楚的账也很多。而在这三四年间,仅用于推进立体城市概念规划方面就花了两亿元,这在传统开发商是不可想象的。于是,有地产开发商表示,如此高调行事,是在通过概念低价圈地。

“如果不是得益于‘立体城市’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概念,像这样大面积低价拿地几乎是天方夜谭。”内人士分析称。据了解,四大立体城市预计总面积达1459万平米。

立体城市能否解决城镇化问题,答案也是见仁见智。

在上海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俞挺看来,冯仑的立体城市理念与学术界对立体城市的诠释有些不同,“他的项目与陆家嘴高层楼群并无二致,他盗用了上世纪30年代垂直城市理论和上世纪80年代的立体城市理论,并用非常不专的方式整合出来,只是借用民众敬畏的名词操作一个超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而已。”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段进宇教授也表示,虽然在国际上曾经一度鼓励对城市立体化发展的研究,但立体建造并不适合人类的居住习惯和生活方式,所以只适合点状落实。

上一篇:京甲级写字楼租金三年首降 下一篇: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随便拼搭的白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