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书写技能

时间:2022-07-05 02:09:31

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书写技能

2011年教育部明确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这一基本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也在各学段中把识字写字作为重要的学段目标与内容。如何让学生习得写规范字的技能,使其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鼓励开始,激发写字兴趣

传统的写字教学形式单一,练习枯燥,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给写字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不仅会影响学生对习字的热情,而且很难培养与延续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写字教学来说,兴趣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总是自动出现许多行为,凡是受到强化的行为,以后出现的可能性增加;凡未受到强化的可能性下降,以致消退。”笔者认为“鼓励”强化了写字行为,可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这些鼓励可以是老师一句小小的口头表扬,也可以是平平常常的“物质”奖励。

1.准确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旨在肯定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应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师生交流。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习字进行评价,切忌评价浮于表面。在练字过程中,教师要少用笼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更多应集中在“某某同学一横注意了写顿笔,让老师看到了一座非常优美的小桥”。另外,对于字写得不太好的同学,可以时常将该学生以前的字拿出来和现在的字进行对比,告诉学生他的字在哪方面有了进步,再把其他同学优秀的字与其字进行比较让其知其然。这样对学生写字是非常有利的。总之,教师准确及时的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学生写好字的愿望就很快会被调动起来。

2.适度奖励。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对学生的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肯定不断对学生造成心理暗示,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动力。画星、换信、兑奖品等方式是非语言表扬的好方法。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在学生初学写字的阶段,更需要得到肯定和赞美,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时首先肯定其优点所在,学生写得好的字,教师可以在旁边加上一个小星星,积满100颗小星星换一张表扬信,积满10张表扬信换一个小礼物。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容易满足,每次可挑出一些主要的毛病让其加以改正,改正后写得好的字也可以补得星星,这是对学生进行鼓励的一种机制。在这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自然练字的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学生有了浓厚的写字兴趣,才能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写字星”评选是引导学生写好字的又一动力。推荐的“写字星”,要关注平时的练字过程,并配合“写字星”评选举行班级写字比赛。平时写字有进步、比赛中字写得好的同学,都有提名参评“写字星”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练字的积极性倍增。

二、从形体入手,引导写规范汉字

汉字是很有意思的,正如作家毕飞宇说过:“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每一个字首先是一个玩具,在孩子们拆开来装上,装上去又拆开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情趣盎然的,具有召唤力的,像小鸟一样毛绒绒的,啾啾鸣唱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清楚地知道,每个汉字有其不同的特征。教给学生区别汉字“形体”上特点的方法,对写好汉字来说至关重要。

1.扣准相同部件的写法。有些汉字的部件出现的次数多,可学生并不容易写好。对于这类字,每次遇到这些部件时教师要加强指导。例如“氵”利用田字格,在第一次学习“江”时告诉学生,三点水的第二笔在横中线上,即 。这样这个字就不会散掉。等到学生掌握了,再告诉学生三点水的三点就像太阳的光芒环绕在太阳的周围。因此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三点不能在一条竖线上,可以把第二点往外送一点。但是,不能离开横中线这条轨道,让三点仿佛是隐形的太阳周围的三道光一样(例如 )。学生的脑海浮现的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学生轻松地掌握“氵”的书写要诀。在以后学“沙”、“浪”、“河”等三点水的字时,再反复练习,试着让学生自己说说写三点水的要点。这样对于相同的部件,学生就能举一反三,掌握书写技巧了。

2.妙招攻克易错字。低年级学生对细节注意不够,很难辨别汉字中笔画的细微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辨别汉字细节,对学生书写的效果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可以巧妙运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书写要领。第一,从易错处对比联想,在学写“吃”时,出示 、 让学生比较,“哪个字是‘吃’,看到这个字,你就知道是吃过了。”“显然,第一个字最后一笔是‘ ’,一看像吃饱的大肚皮,鼓鼓囊囊的,而且这人一定吃得好饱,可千万别让肚子掉下来,一定要把它挂在横中线上。而第二个字最后一笔是‘ ’,是个瘪肚子,一看就让人想到这人一定饿死了,还没吃饱呢。”用生动的语言诠释“吃”的最后一笔为什么是“ ”,而不是“ ”,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在易混处,巧妙点拨。例如“落”字,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很容易将“落”的上下结构写成左右结构。教学伊始,先让学生观察“落”这个字,继而教师提问:“你知道有哪些东西是从上往下落的呢?”引导学生发现并适时告诉学生:古人造字是非常有讲究的。你看“落”表示物体失去支撑而下降的意思,所以在造字时就造成上下结构。这样学生在写时就不会把“落”写成左右结构了。第三,运用口诀,记住字形。例如:“丝”字很多学生会写成“ ”,教师可边板书边说道:“两根绳凝成一条线就是‘丝’。”学生一下就能记住“丝”的书写要领。通过这样的比较、想象与创编口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书写易错字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为今后学写汉字打下了基础。

3.巧借评字促提高。评字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是写字教学中点睛之笔。指导学生学会评字,对学生书写能力提高也十分关键。教师在指导写字的过程中,可以选取几本作业拿到展台上展示。请学生从“美在哪里?不足在何处?”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对字从整体结构到部件、笔画都会有进一步的认识。或是随机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议一议哪里改一改会更好。之后再让学生把字写一写,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对字的一笔一画再发现再改进,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漂亮多了。学生经过自身评改的实践活动,提高了观察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书写能力也在悄然提高。

三、以作业为基点,让学生乐于写字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因此,在教学中要改革作业形式。《习字册》是与教材配套的书写练习,由“描红”、“仿影”与“临写”三个部分组成,遵循了习字的规律。在指导学生习字过程要重视临写,更要重视学生的描红、仿影,对描红、仿影不到位的同学要进行单独指导,并鼓励学生认真描红,告知只有先将字描好,才有可能将字写好。对“重描”和“双眼皮”等情况要不厌其烦,一一查找,一一改正。这样长期训练,学生才能养成认真描红、仿影的习惯,才能为将来临写做好积淀。除了《习字册》,学生还会写一些其他的作业。笔者认为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的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上要力求“少而精”。对学生不要求写多,重在字字正确入体。这样给足时间,让学生动手写时动脑想,虽然写的数量少,但能达到规范书写的目的。

此外,展示自我是激发学生进取心的重要手段,符合小学生的心理,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除了可以利用学校的写字比赛,班级四周的墙壁也是不错的平台。对于写字进步大的同学,由小组推荐,教师统一指导,用作品纸书写正式硬笔作品推荐到班级“书法园地”展出,也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发表在报刊上。这些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却不可估量。

写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只有通过有步骤的引导,有节奏的训练,有策略的指导,才能使学生学会汉字书写的基本技法,养成认真习字的好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书写技能必然会稳步提升。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功到自然成”。

(林馨,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210000)

上一篇: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下一篇:智趣课堂:语文非指导性学习的有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