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工艺制备的芪茵颗粒对大鼠高脂血症治疗作用的研究

时间:2022-07-05 12:26:50

两种不同工艺制备的芪茵颗粒对大鼠高脂血症治疗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两种不同工艺制备的芪茵颗粒对大鼠高脂血症治疗作用的效果,从而为芪茵工艺的制备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血脂康胶囊阳性对照组、芪茵颗粒剂水提组和芪茵颗粒剂水醇提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除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它各组大鼠连续给药8周,观察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并做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结果:给药组动物血清TC、TG、FIDL-c、LDL-c和AL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芪茵颗粒;高脂血症;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010-02

高脂血症是体内脂类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增高的一种疾病,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病理表现。大量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粥样动脉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脂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芪茵颗粒是我院曾斌芳主任医师多年来的经验方,临床疗效显著。其功效为疏肝扶脾补肾,消导化痰,活血消积,用于肝郁脾虚脂肪性肝病。本实验通过研究两种不同工艺制备的芪茵颗粒对大鼠高脂血症治疗作用的效果,从而为芪茵工艺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Wistar大鼠50只,体重180~220g,雌雄各半,由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新)2003-0002。

1.1.2 高脂饲料的制备 高脂饲料由胆固醇3kg(2%)、胆盐1.5kg(1%)、丙硫氧嘧啶0.3kg(0.2%)、猪油15kg(10%)、蛋黄粉7.5kg(5%)、基础饲料122.7kg(81.8%)配制而成。其中猪油为市售猪油加热,滤过,去渣而成。蛋黄粉是将鸡蛋煮熟后,将蛋黄剥出、过筛、60℃烘干。饲料的混匀压制由新疆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代为加工。

1.1.3 实验仪器 TC测定试剂盒(批号:141611102),TG测定试剂盒(批号:141711022),LDL-c测定试剂盒(批号:14201002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BS320),低温离心机(THERMO MULTIFUGE H32)。

1.1.4 药物 血脂康胶囊,由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10803)。

工艺1 (水提工艺):将茵黄颗粒的全部药材进行水提,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20~1.30(60℃)的稠膏,6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

工艺2 (水醇提工艺):将茵黄颗粒中部分药材进行水提,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l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20~1.30(60℃)的稠膏,60℃以下干燥,部分药材加10倍量80%乙醇醇提2次,每次1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20~1.30(60℃)的稠膏,60℃以下干燥,混合后,粉碎成细粉。

药物配置:上述两种工艺制备的浸膏配置成1g/4.4g(每克药物相当4.4g原生药)的溶液。

1.2 实验方法

1.2.1 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选用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除正常对照组10只外,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6周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1.2.2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除正常大鼠(给予L 0ml/100g生理盐水)外,将40只造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给予1.0ml/100g生理盐水)、血脂康胶囊阳性对照组(给予1.0ml/100g血脂康药液)、芪茵颗粒水提组(2ml/100水提溶液)、芪茵颗粒水醇提组(2ml/100g水醇提溶液)。模型动物均用高脂饲料饲养,正常对照组用基础饲料饲养,用药共计8周。

1.2.3 样本取材及处理 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建立前50只大鼠尾部取血测定相关血清学指标,高脂饲料常规喂养6周后尾部取血测定相关血清学指标(确定模型是否成功);给药8周后于末次给药1小时后,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腹主动脉采血,于4000rpm离心15min,取上层血清,一20℃保存待测;并取肝脏组织放人中尔马林溶液固定。

1.2.4 数据处理及统计检验 本实验中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PEMS3.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实验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模型组大鼠血脂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各治疗组组大鼠经过治疗后TC、TG、HDL-c和LDL-C值及ALT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通过表2可以看出,模型组大鼠血脂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各治疗组组大鼠经过治疗后TC、TG、HDL-c和LDL-c值及ALT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3.1 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 现在常用于形成高脂血症的动物有小鼠、大鼠、家兔、豚鼠等。目前采用较多的动物模型,有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的模型和腹腔注射建立的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前者与临床较接近。动物多选用大鼠、家兔,其中大鼠由于造模方法简单,成本适中,血量较小鼠多,易饲喂,食性与人相近等优点,为首选动物。高脂饲料配方大同小异,均有猪油、胆固醇、蛋黄等,其中猪油的比例较重要,脂类含量越高,模型成立所需的天数越少,配方中加用胆盐可加强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甲状腺抑制药丙基硫氧嘧啶,可抑制体内胆固醇分解,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升高。综合文献方法,确定本次实验高脂饲料组方。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组(水提组和水醇提组)与正常组比较TC,TG,LDL-C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3.2 对调脂疗效的评价 从本实验结果看出:雌雄组大鼠的TC、TG和LDL-C与模型组比较,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芪茵颗粒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有降低作用。而水醇提组较水提组下降趋势明显,可能原因为芪茵颗粒经水醇提取后,提取物中黄酮、蒽醌类极性较小的化合物含量增加,有文献报道黄酮类成分通过提高肝脏SOD活性,减少自由基产生,能够降低血清和肝脏MDA含量,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防止脂质代谢紊乱,降低血脂。故在后续试验中将选用工艺2(水醇提工艺)进行进一步研究。

本实验对芪茵颗粒降血脂作用的研究仅仅是个开端,仅得出了其对高血脂症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的结果,还需进行大量相关研究,使芪茵颗粒能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成为治疗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

上一篇:南板蓝根研究概况 下一篇:机能实验学创新性实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