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的长辫子老师

时间:2022-07-04 10:26:42

“特立独行”的长辫子老师

我在校园里行走,每一个看到我的孩子都会欢天喜地叫我:“长辫子老师好!”这一昵称的由来,不仅是因为我有着一头齐腰的长发,还因为我曾经为儿童期刊写过五年的童话连载,而长辫子老师正是这部童话连载中的主人公——她留着齐眉的刘海,一对乌黑油亮的大辫子沉甸甸地垂在胸前。她总是穿着没过脚踝的阔脚裤,脖子上丝巾的颜色每天都在变。

现实生活中,我的打扮往往比童话还要“出格”,这和一个“校长”或者“特级教师”的身份似乎不太吻合。但是,孩子们都相信我有“魔法”,甚至相信我就“住在月亮之上”,因为我能让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对我的语文课充满昂扬的热情,我会在每一个孩子的眼中看到闪烁的星星。

这样的一段抒情,或过于感性,然教育就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并最终回归理性。这就使得我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骄傲自信,另一方面又常常自我批判和怀疑。所以,我至今都不敢说我的教育行走和坚持是对,还是错,只能说是一段特立独行。

因为被数学老师轻视,我立志上了师范

童年的我,就像一株被人忽视的狗尾巴草,绿色的,抬着不算沉重的穗,在风中自由地摇曳。虽然只是一株普通的草,虽然没有特点,却兀自顽强地生长着,似乎什么也不怕。

在上小学四年级之前,我绝大部分时间和外婆一起,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里。只有很短的日子,可以去皖南父亲所在的部队小住一段时间。

外婆总是忙忙碌碌,好像有永远做不完的事情。她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陪伴我。我的野性和无畏,就是在这样一个无人管束的童年里肆意而生。

父亲是一个沉默、近似冷漠的人。他不仅对士兵不苟言笑,就是对我们姐弟仨也几乎没有笑脸。在这样一种沉闷严肃的氛围里,能生长出如我这般欢乐不羁的个性,真是一种例外。

我向来没有方向感,对数字也格外迟钝,却对文字较为敏锐,对别人的眼神和说话的语气尤为敏感。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小学时的一位数学老师,他个子威武,身材肥硕,上课时,唾液横飞。因为个矮总是坐在第一排的我,每天上课不是担心听不懂,而是担心什么时候老师的唾沫星又飞溅到我的脸上。所以,数学课上的我,总是心神不宁。

其实,换个角度来审视,我小学时的这位数学老师应该算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每天中午放学前,他都会出一道“过关题”,做对的回家吃饭,做不对的就一直订正下去,直到“过关”为止。

天热的时候,他常常穿着汗背心,坐在教室门口,左手摇着蒲扇,右手抓着红笔,就像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判官。

天冷的时候,他就把午饭端到班上,一边扒着饭,一边虎视眈眈地盯着和我一样总也“过不了关”的几个落后分子。

那是一种怎样令人沮丧的目光啊!我从他的目光中读出无尽的厌烦和不屑。我对数学的自信心就是在这样的目光中一天天消失,直至殆尽。

记得有一次,当我好不容易把过关题写好,小心翼翼地捧到老师面前时,只见他迅速拿起我的作业本,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然后怒不可遏地扔在地上,甚至连话都懒得对我说,便接着批改下一位同学的过关题。一定是我的愚笨让数学老师忍无可忍。当时的我窘得无地自容,眼泪哗啦一下,奔涌而出,那点弱弱的自尊心就像是蜡烛尖上小小的火苗,被“扑哧”一声吹灭了……

后来,我在一本书上读到斯霞,读到她的“母爱”和“童心”,感触尤为深刻。我在心中对自己说:“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老师,当一名像斯霞一样的老师,爱孩子,爱每一个孩子,爱每一个更需要关爱的孩子!”

后来我如愿以偿地考上师范,虽然几门理科的考试成绩都接近满分,但依然无法激起我对理科学习的一点热情。一旦可以自由选择专业,我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文。

也许是因为自己童年的特殊经历,成了一名语文老师的我,非常能理解班上那些所谓的“差生”。我很少发火,走进教室的我,永远是面笑如花。

总有人怀疑,像我这样一个整天和孩子眉开眼笑的人,如何能够“吃”得住学生。有一个以严厉著称的老教师曾经很不屑地对我说:“郭学萍,像你这样的性格不适合做老师,谁怕你?”

我笑了,我当然相信“严师出高徒”,我也相信“不打不成才”。可是,我更欣赏“不怒而威”的霸气。

喜欢一句话:独行的人走得最快!

因为被斯霞老师感动,我梦想成为特级

在苏州上师范的四年,波澜不惊。

如果问我四年的师范生活,最大的收益是什么?那就是我在苏州市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我的大部分星期天都是在苏州市图书馆度过的。后来,和大多数文学少年一样,我们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在师范里创办了文学社,采风,写稿,出自己的社刊……忙活得有声有色。

这样的经历,让我对文字更加倾心。我成了《上铁青年》的特约记者,参加上海铁路局征文大赛并荣获三等奖,在《苏州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童话……这些经历对于当时还是一名学生的我来说,算是一个“传奇”。

踏上工作岗位以后,我继续写文章,投稿。我工作后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发表在《教师报》上的《心境》。也就是在那一年,我写了另外一篇《我愿做一片绿叶》参加《江苏教育》举办的第二届“教海探航”——“我的追求”征文演讲评比,意外地通过初评,获得了去宜兴参加为期一周的决赛机会。

那次的决赛机会实在难得,因为到了现场才发现,我是那次决赛选手中工作年龄最短的,毫无资历可言。当我坐在台下,听着一位位参赛者慷慨激昂地陈述着自己累累的教育硕果时,我发现自己青涩的枝头还是光秃秃一片。坐在我身边的一位观众,居然以为我是跟着哪位家长过来旁听的学生,当她知道我也是其中的一位参赛选手时,眼神中写满了诧异。

为了不让他们小瞧我,我赶紧把绿色的风衣罩在藏青色的连衣裙外,让自己显得成熟一些。虽然那次决赛最终只得了二等奖,但是能和众多高手同台竞技,这本身就是一次难能可贵的锻炼机会。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那次比赛结束之后,我有机会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斯霞,并有幸聆听了她的专题报告——《我的小学语文教学之路》。

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她在提到自己“”时被批判时的情境时说:“我有什么错,我只是爱孩子,我只是爱教育……”

听着听着,我泪流满面。我静静地仰望着正在台上做报告的斯霞,她的面容出奇的宁静、明媚与柔和。在灯光的照耀下,闪耀着一种通透的、灿烂的、蓬勃的生命光彩。

“我要当一名特级教师,我要当一名像斯霞一样的特级教师,拥有永远的‘母爱’和‘童心’!”这是我在很多次演讲中最炽烈的表达。有很多人觉得我行事过于高调,想做特级可以放在心里,为什么一定要说出来呢?

也许,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我的个性就像我的服饰一样,总让人惊讶不已。不撞南墙不回头,不是我;撞到南墙也不回头,这才是我。之所以把心中的梦想喊出来,是因为我想断了自己的“退路”,然后心无旁骛,义无反顾。

刚工作的我,每天晚上都会一个人留在办公室里备课。直至深夜,才会胆战心惊地穿过一条马路,再走完一条深巷,回到当时所住的铁路集体宿舍。有一次,因为忘记了时间,被门房师傅反锁在教学楼里,一个人在办公室里,一边掉泪一边看书。那种沉浸和痴迷,那份孤单与害怕,也许别人是体会不到的。2008年,我被评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算不算是天道酬勤,抑或是水到渠成呢?

特立的人,需要一份沉静与笃定。

因为不愿墨守成规,我常常“不务正业”

有时,“勤奋”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对单纯以延长学习时间为代价而“死拼”出的成绩,一向不以为然。当然,会有很多你预想不到,或者无法控制的因素干扰着你的追求,但是没有关系,只要你努力了,坚持了,便会找到最好的方向。

我的语文作业一向偏少,机械性的抄写更是少而又少。每天中午吃完饭后,满操场疯跑、踢球的极有可能就是我班的孩子,他们的顽劣是全校闻名的。我却微笑着接纳了他们的全部缺点和野性,“毕竟都还是孩子”,这是我在心底里一次又一次原谅他们的最大的理由。

有了这样的心态,我的毕业班语文教学一直淡定而从容。我不会因为学生在全区调研考试中名列第一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偶尔一次学生的考试成绩“滑”到中游就不知所措,更不会因为期末考试临近,就轻易地改变自己一贯坚持的教学主张。虽然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当下,分数是每一位老师不敢忽视的要素,但是,语文教学除了有我们想要的分数,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兴趣,比如习惯,比如热情等。

孩子们说,长辫子老师,今天我们复习课上什么?我说带着你们一起阅读《读者》,从文字中《还原一个真实的略萨》。于是我便从“爱写诗的小男孩”,说到“娶姨妈为妻的帅哥”,从“打好友一拳的”到“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的传奇经历”。教室里不时爆出孩子们放肆的大笑,我也时不时地跟着他们一起没心没肺地笑上一阵子。

我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欣赏2012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神奇飞书》,和孩子们一起拍摄微电影《长辫子老师和淘气包的读书故事》;我会带着四年级学生一起做《我的第一本图画书》,鼓励六年级学生做阅读小导师走上“博求”阅读大讲坛……

总之,我习惯捕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尤其是到了期末复习的紧张阶段,看着孩子们被迫接受着各门功课的狂轰滥炸,在无垠的题海中无奈地挣扎,我柔软的内心便出滋生出些许怜惜。“终究都还是孩子”,弦儿不宜绷得太紧,否则会断的。于是,我对孩子们说,我的语文复习课不做试卷,我带你们看中央十套的《子午书简》栏目。孩子们欢呼雀跃,我在他们期待的目光中,从容地播放“我向大师学读书”等系列文章,和孩子们一起聆听哲学大师冯友兰的《我的读书经验》,我还把冯友兰先生的四条读书经验醒目地写在黑板上,提醒孩子们记住:(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此外,我们还读了大文豪鲁迅的《随便翻翻》,当代作家王蒙的《学习是我的骨头》……那些平时叽叽喳喳似乎总是不安生的孩子们,这个时候都变得格外安静。看着他们一个个专注的目光,我的心里顿时变得格外踏实。

循着他们的兴趣,我又带着他们读宗璞的《恨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以及《诗词的魅力》等。我所做的这些事情,似乎都和期末复习搭不上“调”。可能我花在词语巩固和课文背诵等方面的时间实在太少,但是没有关系,我所收获的比我想要的多得多。

我希望小学毕业之后,仍然能够驻扎在孩子们内心深处永不泯灭的是读书的热情。我常对孩子们说:“语文学习是一道功夫茶,不要奢望一蹴而就。知识的习得,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养成,兴趣的培养,热情的激活等,靠的是长期的濡染和坚持。”

“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这就是我的倔强和坚持。

(作者单位:南京市下关第二实验小学)

上一篇:基于城镇化视角的重庆绿色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研... 下一篇:做一个洒脱、自由而快乐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