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指挥家麦克拉斯去世等

时间:2022-07-04 09:03:33

老牌指挥家麦克拉斯去世等

英国BBC逍遥音乐节因老牌澳大利亚指挥家查尔斯・麦克拉斯的辞世蒙上一层阴影。这位在世界古典乐坛拥有“最谦虚、最有学识的指挥家”原本计划7月25日和29日的BBC逍遥音乐节上为观众奉献上两场精彩的音乐会,不想,却终因癌魔7月14日撒手人寰,与他热爱的阿尔伯特音乐厅挥手告别,终年84岁。

麦克拉斯多年来与癌魔相伴,却一直坚持奋战在指挥台上,今年8月他计划定在爱丁堡艺术节上指挥演出莫扎特的歌剧《伊多美纽斯》。没想到,去年他在该音乐节上的第56次亮相居然会成为绝唱。澳大利亚交响乐团团长罗里・杰夫斯沉痛地说:“我们团为失去这样一位伟大的指挥家和家庭成员而感到深切哀悼。查尔斯爵士与澳大利亚交响乐团有着60年的情感和渊源,这些情感以他的音乐之爱,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1925年出生在美国纽约的麦克拉斯3岁随父母移居澳大利亚,7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长笛并在12岁那年写下了他的第一部钢琴协奏曲。2005年,他80岁诞辰接受英国《卫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我很难对其他的东西感兴趣,从八九岁的时候起,我就已经立下了志愿要成为一名音乐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麦克拉斯从16岁进入南威尔士音乐学院学习双簧管、钢琴和作曲,19岁成为了悉尼交响乐团的一名双簧管演奏员。麦克拉斯一直醉心于作曲和指挥专业,即便是在担任演奏员期间也从不间断指挥和作曲的学习。1946年,在成为悉尼交响乐团的首席双簧管演奏家期间,他只身来到英国从事指挥学习并借此获得了英国政府颁发的奖学金,赴布拉格音乐学院求学。这一求学经历,让他日后成为捷克作曲家音乐的权威注释者埋下了伏笔。1973年,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悉尼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并成功指挥悉尼歌剧院的开幕大典音乐会。

在经纪人罗伯特・拉特里眼中,麦克拉斯的一生都在用自己的音乐能力激发着演奏家们的情感。“他的渊博学识和热情不仅仅带动着乐团的演奏家们而且还影响着古典音乐界的一些非常重要的人物。”

麦克拉斯是一位善于研究音乐真理的音乐家。对于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研究,他从来首先从原始总谱入手,并试图用自己的理性理解来还原音乐风格的本来面目。

1959年,麦克拉斯首度用巴洛克时期的原始木管乐队权威诠释了海顿的《水上音乐》,在当时的音乐界激起掀然大波。1965年,麦克拉斯又在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姻》中首度加进了装饰音,以开创麦克拉斯演绎古典乐派作曲家作品的新地标之举被载入史册。有乐评家戏称:“即便是莫扎特的歌剧手稿全部被毁掉了,麦克拉斯凭他的记忆就能把它们全部复制出来。”

对于麦克拉斯来说,捷克作曲家雅纳切克对他的指挥生涯影响最为巨大。自1947年到布拉格求学后,他开始对雅纳切克的作品产生了兴趣。1951年,他指挥英国皇家歌剧院首演了雅纳切克的歌剧《卡佳・卡班诺娃》,并陆续录制了雅纳切克所有的歌剧作品。这让他当知无愧地成为了演绎雅纳切克音乐作品的权威。

其实,麦克拉斯音乐演绎的范围远不止这些,仅在英国皇家歌剧院,他就已经指挥了15位不同作曲家的30多部歌剧作品。他为EMI唱片公司录制的古典音乐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从英国作曲家苏利文的芭蕾到约翰・爱尔兰的总谱;从亨德尔、贝多芬、德沃夏克到西贝柳斯、多尼采蒂和霍尔斯特……。作为一位世界级的指挥家,麦克拉斯的足迹遍及欧美各大著名歌剧院和交响乐团:南到澳大利亚的悉尼、西到英国的伦敦、德国、维也纳国家和皇家歌剧院,直至北美的旧金山歌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等。

洛林・马泽尔荣膺全美第一高薪指挥

上周纽约爱乐乐团公布其2008-2009年度财报,引人关注的是:乐团前任音乐总监洛林・马泽尔在为乐团效力的最后一个演出季中一共获得了330万美元的收入,比上一财年相比薪酬增加了近50十万美元,马泽尔由此再次荣膺全美收入最高的指挥家。而值得玩味的是,纽约爱乐的财政赤字达到了创纪录的460万美元。

与此同时,在一家名为Adaptistration独立咨询机构所作的报告中,美国主流交响乐团的总监年薪分别是:旧金山交响乐团的蒂尔森・托马斯176万美元;费城管弦乐团的迪图瓦175万美元;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指导詹姆斯・列文169万美元;洛杉矶爱乐的年轻指挥家杜达梅尔则是每年153万美元年薪;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的韦瑟-莫斯特131万美元。而传统“五大”之一的芝加哥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海丁克仅以80万美元位列第9。报告同时提到了各乐团执行总裁的收入,占据榜首的同样是来自纽约爱乐乐团,执行董事泽林・梅塔其以100万美元摘得桂冠。而在07~08音乐季,他的收入更是达到惊人的270万美元,其中包括8年的递延补偿。

2002年出任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的洛林・马泽尔被普遍视作过渡性人物,有评论指出乐团并不期待在马泽尔的率领下能够回到黄金时代的声望。而相比其他同水平乐团的音乐总监,其高额的年薪也被认为性价比偏低,马泽尔的前任、德国指挥家库特・马苏尔在职时的平均年薪也只有150万美元左右。

在全美乐团财政普遍吃紧的今天,选择一个性价比较高的中生代或新生代音乐总监绝对是一个较好的策略:既可以降低预算,也可寄希望于年轻的总监为乐团带来新的突破。纽约爱乐乐团虽然未公布的现任总监阿兰・吉尔伯特的年薪,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数字肯定会远小于马泽尔的330万。类似的情况还有费城管弦乐团,近日乐团高调签约加拿大年轻指挥家雅克-尼采・西格英,料想西格英将会为费城管弦带来全新的艺术气象,而在年薪方面也会具有相对高的性价比。

周皓

斯卡拉歌剧院委约布列兹创作歌剧《等待戈多》

法国当代作曲家皮埃尔・布列兹近日受斯卡拉歌剧院的委约,将根据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剧《等待戈多》创作一部同名歌剧。如果一切顺利,该剧有望在2015年在意大利的斯卡拉歌剧院首演。

然而评论界对于这位先锋作曲家能否如约完成这部荒诞题材歌剧持有疑议,原因是布列兹太过繁忙的指挥、社会活动以及他以前曾经有过的歌剧委约“流产”记录。

子默

马修・赫伯特电子版“第十”发行

由英国先锋电子音乐工程师马修・赫伯特根据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重新创作的电声版“第十”近日由德国DG唱片公司出版发行。

这个根据“第十”柔版乐章,是根据生前的创作小屋、棺木、火葬场以及一些大自然的声响和中提琴独奏,合成出来的一部作品。与其说这是一部音乐创作作品,不如说是一部自然声响的合成体。按照工程师赫伯特自己的说法:“这部‘第十’是一部被充满了幽灵的作品。”这部作品可能更加适合电影配乐,比如传记片的配乐等。

去世的时候没有完成《第十交响曲》。第十号并非全部出自本人之手,实际本人只留下了一个慢板乐章和一些零星乐思,现今流传的几个版本是经其学生之手整理续写。

当今许多指挥家都拒绝演奏那些“狗尾续貂”式的被后人完成的“第十”。但仍然有许多人着迷于续完的作品,以便捕捉到的音乐灵魂。

紫彤

卡雷拉斯10月现身斯卡拉歌剧院

因患白血病而在歌剧舞台上消失许久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10月10日将现身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这也是卡雷拉斯阔别米兰歌剧院14年之后重新回到该剧院的舞台。据悉,卡雷拉斯此次音乐会的赞助方为欧洲肿瘤学会。

小可

上一篇:巴洛克能否拯救室内乐教学 下一篇:乏朗诵时代,生活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