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光纤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和时机

时间:2022-07-04 08:47:52

浅议光纤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和时机

摘要:综合来看,目前较需要或较可行的自动化生产项目,或闭O在高密度分波多任务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方面。否则单价太低的产品,自动化并不划算,而DWDM算是被动组件中较高阶的产品,可以由半自动化开始,包括:封装、耦光逐步朝全自动化发展。

关键词:光纤 光通讯 自动化生产 需求时机

光通讯厂商来说,2001年不是好过的一年。同时面对全球不景气与2000年光通讯产业过热的影响,无论光纤或主、被动组件厂商,均在这波景气寒冬中遭到冻伤。在这样的情况下,光纤自动化生产,是否能为厂商带来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或是现在一切言之过早?

对台湾厂商来说,在这波光通讯寒流中,可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被动组件厂商面临需求锐减之苦,主动组件厂商则因OEM订单增加而笑逐颜开。进入 2002年,一般认为,虽然全球光通讯需求还不致大幅攀升,但厂商库存多已打消或有改善,对今年的出货状况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再加上日本持续推动光纤到府(Fiber to the Home;FTTH)建设,也可望将有大单释出。

表一:光被动组件相关一览表

组件 相关厂商

光连接器 大陶、连展、今皓、鸿准、台精、上诠、鸿海、伟电、波若威、光红、光腾、百讯等

衰减器 上诠、台精、光红、光合讯、百讯、伟电、逢源、华新丽华、华荣

耦合器、分波多任务器 上诠

(资料来源:元大京华投顾)

如何投入 关键时机

基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考量,钗h产业都往自动化生产发展。不过,目前国内光纤通讯厂商,主动与被动组件业者的自动化程度似乎都并不高。

事实上,光通讯被动组件发展自动化生产有其必要性,但时机的选择却是关键因素。台精科技公司制造部经理熊文宏认为,产量大的时候,可以生产多种产品,是投入自动化的最佳时机;反之,若产量少,便应该再考虑。而对业者来说,投入自动化的利基,在于缩短交期、提高日产能、减少人力负担,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图一:台精科技制造部经理熊文宏表示,该公司以机械业模治具起家,拥有整合到光通讯的最佳条件。目前更是国内首家已申请多国专利通过的连接器全自动模块。未来若行有余力,也希望这些专利机台还能销售给国内组件厂商。

进一步分析国内业者自动化生产的需厦,熊文宏认为,现在已是「时机恰当。因为台湾必须面对来自全球的竞争,还有中国大陆、印度的高人口密度所带来的低廉工资与价格竞争,自动化或闭O提高竞争力的方式之一。不过,前提是产品必须单一、规格一致、价格低廉,若是规格变化多而量少,或钒K不适合采取自动化生产。举例来看,若是次月产能在五万单位以上,应该是最佳切换点。

经济规模 尚未达到

连展科技公司光通讯事业处协理吴俊雄认为,光纤组件的需求量,还不到「百万等级,加上人力成本并没有那幺敏感,因此业者多半采取半自动化的模式生产,并未完全投入自动化,而由人工组装。

图二:连展科技光通讯事业处协理吴俊雄认为,自动化生产的问题之一,是机台厂商不知道组件业者的需求所在。事实上,一些生产线上的小制具,很适合套用到厂商在中国大陆上的生产据点。

目前光通讯市场还未成熟,与行动电话等一般消费型产品不同。虽然自动化生产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好处,但在市场需求量尚未到达经济规模时,能够带来的效益有限,熊文宏也表示,若需求量普及到NOVA或电料行,将是一个全盛期,当然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势必水涨船高。

不过,虽然生产线上的某些部分,确实需要自动化,吴俊雄提到,由于其中牵涉到各公司制程上的机密,往往组件厂商并不愿意告诉自动化机台厂商。否则,若采购一台机器后,要求厂商修改某些弁遄A机台商的技术因而提升,但从中得来的技术与产品改变成果,却也可能销售给其它竞争对手。如此一来,大家的技术水准因而拉近,厂

商所拥有的技术优势相对缩小。因此,组件厂商往往宁可选择自行制造所需加工机,或是采购机台后再行组装。这也是使得虽然自动化需求仍在,但自动化机台厂商却会出现「接不到单的情况。

寻求人才 整体迎战

吴俊雄表示,对组件厂商来说,生产线上小工站所需的自动化设备,多半不会外包给自动化机台业者,而是由公司的机电工程师设法改造。也因此,光通讯公司应该要具备光、机、电、以及韧体人才,以「整体战的方式,因应市场竞争。

熊文宏也指出,在「量少样多的情况下,并不适合投资自动设备。而且自动设备价格高,量少回收的机会可能遥遥无期。

不过,熊文宏分析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好处与风险,他认为,中国大陆与印度等地,由于人口密度高,人力费用低,产品售价自然较低。台湾产业若要与其竞争, 唯有导入自动化设备。但在价格因素影响下,若政府能提供补助以促进产业升级,降低甚至分担业界风险,或钒K可为台湾光通讯产业增加竞争力。

如同政府在八年代大力推动自动化,便是提供相当的补助。而在目前IT产业外移中国大陆设厂的现况下,熊文宏希望政府能有效辅导管理自动设备人员,留在台湾继续推动光通讯产业升等自动化。

光纤通讯 势在必行

熊文宏认为,国内光通讯要发展,朝向自动化生产设备,是必须具备的条件,才能拥有产业竞争力。至于可行性评估,则应以有机械设备及产品本身的整合能力为前提。再加上若政府能有效辅导业界,方能真正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

吴俊雄认为,评估一项技术或产品的前景,应该由其是否具有替代品来观察。以光通讯为例,如果没有替代品,就代表它有其前景,因为人们的需求不会倒退回到「石器时代,光纤到家的需求将会逐渐培养产生。而对该公司来说,处于目前的景气低潮期,出货量还不大,正好可以进行组织内部调整的工作,如:光收发器等新的产品方向等,设法改进生产线、制造机具、仿真生产,以提升效率。而这些,都必须以完整的光机电人才为前提。

举例来看,一套三十万的设备,自行发展可能三万块即可做到。而这些人员并不单仅是研发自动化设备,而是长期投入公司的各项研发、生产活动。

经营主动组件自动化生产设备甚久的美商理宝公司台湾分公司总经理徐征勇也表示,长远来看,台湾光纤自动化生产,应该有其需求。

上一篇:重振江苏省淮阴区蚕桑生产 下一篇:和谐的灵魂是心态-幸福指数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