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螺离心机的运行调试

时间:2022-07-04 07:34:59

摘 要:卧螺离心机在炼油污水处理工艺中主要应用于对“三泥”进行进一步的固液分离,在运行中存在着可控、不可控的因素影响着分离效果,经过试运行阶段的系统调试和一些应对措施,使离心机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

关键词:卧螺离心机 固液分离 因素

一、卧螺离心机的工艺流程

前方处理工艺中产生的“三泥”直接进入浓缩池,利用自身的停留时间,在浓缩池内部进行沉淀,通过浓缩池之间的切换,污泥的浓度不断地增加,把最终初浓缩沉淀的污泥,通过单螺杆泵打入到浓缩罐中,进行进一步的浓缩沉淀,通过离心机进料泵,输送至离心机,进行离心泥水分离。

图一 工艺流程图

二、构成及工作原理

1.机组构成

卧螺离心机主要是由转鼓、螺旋、差速系统、液位挡板、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图二 离心机结构图

2.工作原理

卧螺离心机是利用固液两相的密度差,在离心机的作用下,加快固相颗粒的沉降速

度来实现固液分离的。具体的分离过程为污泥和絮凝剂药液经过入口管道被输入转鼓内混合腔,在此进行混合絮凝,由于转子的高速旋转和摩擦阻力,污泥在转子内部被加速并形成一个圆柱液环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比重较大固体颗粒沉降到转鼓内壁形成泥层,在利用螺旋和转鼓的相对速度差把固相推向转鼓锥端,推出液面之后泥渣得以脱水干燥,推向排渣口排出,上清液从转鼓大端排出,实现固液分离。

三、运行调试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离心机在试运行的过程中,根据厂家提供的经验参数对离心机的初始运行有了基本设置,但在实际的运行中,不能完全的满足离心机的运行工况,针对各参数,通过现场实际的调试整改,修订离心机在此工艺中的运行设置,其中在调试过程中,主要针对离心机自身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及配套设备进行分析对比和摸索调节经验。

1.离心机自身影响因素

1.1 不可控因素

1.1.1 转鼓直径

转鼓直径增大,可以增加离心机的处理量,但直径增加的同时,转鼓的最大转速会由于材料坚固性降低,从而离心力减小,对于已经成型的设备,不能对此因素进行调节。

1.1.2转鼓圆锥角度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固体颗粒达到转鼓内壁被螺旋推进器向前输送的同时也具有向后流动的趋势,而向后流动的速度与转鼓圆锥角度有关,对于已经成型的设备,不能对此因素进行调节。

1.1.3转鼓的直径和长度之比

在转鼓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径长比越大,处理能力越大,固体物料在离心机转鼓内部相对沉降时间越长,分离处理的固体物质中含水率越低,分离效果越好;反之,分离效果越差,对于已经成型的设备,不能对此因素进行调节。

1.1.4机器制造材料

制造材料的坚固决定了离心机的最大转速,它直接影响离心机的体积流量和腐蚀程度,对于已经成型的设备,不能对此因素进行调节。

1.2 可控的因素

1.2.1 转鼓转速

转鼓转速影响离心机的分离效果和单位时间内的处理量。转速越高,离心力越大,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越快,离心机的分离因数越高,分离效果越好。但转速的大小与分离效果的好坏并不成比例,当达到临界后转速再增大分离效果没有明显提高,反之,转速过大会使污泥絮凝体被破坏,反而降低脱水效果,使动力消耗几乎成比例增加,运行费用大幅度提高,而且也会使设备振动增加。

应对措施:对于根据现场的实际脱泥的情况,通过现场触摸屏对主电机频率的进行调节,从而改变电机的转动频率来改变转鼓的转速,使离心机达到运行的工况状态。

1.2.2 差转速

差转速是指转鼓转速与螺旋转速之差,即两者之间的相对转速。差转速直接影响着排渣能力、泥饼干度和滤液质量,是卧螺离心机运行中需要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调节的参数之一。当进泥量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差转速有利于提高排渣能力,但沉渣脱水时间会缩短,脱水后泥饼含水率大;降低差转速,会加大沉渣厚度,沉渣脱水时间增长,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降,但会增加螺旋推料的负荷,降低离心机的处理能力。

应对措施:在运行的过程中,主电机的频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触摸屏上的差转速的数值,从而改变副电机的转动速度,来实现差转速的调节,控制处理后污泥、及上清液的分离状况。

1.2.3 液层厚度

离心机液层厚度的调整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分离效果和离心机的振动程度,同时也决定了上清液在离心机内的停留时间。当进料量一定时,液层厚度越大,料液在离心机内的停留时间越长,达到分离效果就越好,但液层过厚会造成部分上清液从排渣口溢流,影响泥饼的干度。

应对措施:可根据调节上清液挡板的高度来控制上清液的厚度,使离心机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但在运行的过程中,对于调节板的调节需要在设备停运的情况下,打开整机外壳才能对此进行进行调节,为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不断地通过调整上述的可变因素,从而确定调节板的。

1.2.3 刀闸阀开停

刀闸阀是在离心机运行时达到设定的扭矩时,自动进行开关,即运行时大于设定扭矩时,刀闸阀自动开启,以保证干泥自动落到离心机下部的螺旋输送机输送到污泥场,当离心机的运行扭矩小于设定扭矩时,刀闸阀自动关闭,以保证含水率高的污泥随上清液一并排走,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根据污泥和药液在絮凝过程中存在变化差异较大,不能完全保证离心机运行达到某一扭矩时才能产生干燥污泥。

应对措施:解除扭矩值与刀闸阀之间的连锁,运行时操作工通过离心机产泥观察孔,现场实际观察离心机出泥情况,从而手动在控制柜操作刀闸阀的开停。

2.离心机外部影响因素

2.1 加药装置运行调节

加药装置与离心机是联锁运行,加药装置运行的连续性直接影响着离心机的连续运行。加药装置主要由干粉储存罐、水射器、配药罐、加压水系统、控制系统组成,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水射器阻塞、配药水压不稳、配药罐底部药剂析出阻塞出药管线,导致配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联锁离心机停止运行。

应对措施:1、减少干粉储药罐内储存干粉量,增加干粉向储药罐的投加频次,避免在干粉输送到水射器的过程中会有水汽与储药罐内的干粉结合之后板结,从而阻塞水射器正常工作;2、在配药的新鲜水管路上增加管道增压泵,使管网压力保持在0.5MPa左右,是水和干粉在水射器中充分的混合,更好的达到配置药剂的浓度;3、定期对液体储药罐的底部的沉积药液进行清理,保证药罐底部的清洁,避免沉积杂物阻塞出药管路。

2.2 离心机进泥的取样分析

前方污泥的性质直接影响污泥在浓缩罐内的沉淀效果,污泥的含水率高,在相同的沉降时间下,进入离心机后,在进泥量一定的情况下,离心机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会相应的增加,上清液的含固量也随之增加,表现为浑浊状态。

应对措施:定期定点对浓缩罐内部的沉淀污泥进行取样分析,根据污泥含水率的情况,适当的调整浓缩罐内的污泥沉降时间,保证离心机进泥的工艺指标。

四、结论

离心机经过运行调试阶段后,完全掌握了对于影响离心机运行的控制因素调节方法,对于在同等条件下,能够及时准确的对控制因素进行调节,保证离心机在一定条件下连续运行,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上一篇:初中教学视角下的初高中数学衔接策略探析 下一篇: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安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