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促读扬个性

时间:2022-07-04 07:33:14

绘本是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它色彩丰富,画面生动,语言简练,情节有趣,非常贴近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是培养儿童成长的“好伙伴”,是我们开展启蒙教育与语言教学的“好助手”。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存在诸多“学习障碍”:有些学生缺乏兴趣与耐心,扫过一遍,就觉得没意思;有的学生缺乏信心,觉得语篇太长,太难;有的学生缺乏想象力,能一字一顿地读但无法声情并茂地 “说”,限制了语篇在语言实践与创造中的积极作用。基于这样的实际教学情况,笔者以为,教师不妨在教学中插入语篇的另一个化身――绘本故事,以故事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以故事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的语篇阅读,激发学生语篇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言个性化地发展。在本文的教学探索中,笔者将从“看”“读”到“说”故事这三个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谈谈自己在绘本语篇教学中的经验。

一、看绘图,引发共鸣激兴趣

绘本,顾名思义,它的重点首先是“绘”,也就是“画出来的”,而后才是“本”,也就是我们说的“读物”,由此可见,这些栩栩如生、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绘图是构成绘本故事的核心。在英语语篇教学中,以绘图为支撑的绘本故事,能够有效地降低语篇教学的难度,拉近学生与英语读物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亲切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利用这些“会说话”的图画,引导学生们以发现的眼光、观察的态度去看绘图,在看的过程中,引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们积极地思考,通过绘图将故事的整体轮廓拼出来。

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3B第一单元In Class这一单元时,通过研读教学材料可以发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展开,特别是学生的课堂学习。为了激发学生对本单元教学话题的关注,激发学生讨论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插入了简单有趣的绘本故事――David Goes to School。这个故事简单易懂,主要围绕教师对David的教育展开,如David的老师总是对他说:

“No, David(David, 不要)!”

“No yelling(不许乱叫)!”

“No pushing(不要推搡)!”

“NO running in the halls(别在大厅里乱跑)!”

“Sit down, David.(坐下)”

故事内容与课堂教学活动息息相关,画面栩栩如生,语言简练,不仅符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而且贴近学生的实际学校生活,能够在看绘本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说”的学习动机。

二、读故事,拓展词汇固基础

“读”是语篇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展学生词汇量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对于读语篇的积极性并不高,读上一遍,声音就变了调,拖拖拉拉,毫无生气。这样的“读”,不仅学生们读得了然无趣,教师更是听得“直冒火气”。这个时候,就可以插入学生们喜欢的绘本故事,以丰富“读”的内容,用有趣、简单、朗朗上口的绘本故事激发学生想要“读”的内在动机,还能让学生在绘本阅读中充实自己的词汇储备。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4A第一单元 I Like Dogs的语篇教学中,为了拓展学生们关于各种小动物的英语表达,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了一则有趣的绘本故事――Bark, George(汪汪叫吧,乔治)。这则绘本故事主要围绕乔治妈妈教小狗乔治“汪汪叫”展开,其中涉及到小动物的英语名称及它们的叫声:

“Cats go meow(小猫喵喵叫)”

“Ducks go quack-quack(小鸭嘎嘎叫)”

“Pigs go oink(小猪哄哄叫)”

“Cows go moo(小牛哞哞叫)”

内容丰富有趣,生动形象,不仅紧扣语篇教学内容,而且有效地丰富了学生关于动物的英语表达,拓展了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同时,用动物叫声的方式,拉近了英语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乐趣。

三、说故事,声情并茂扬个性

在语言教学中,语篇不仅有呈现新知识的教学功能,如呈现词汇、语法、情境表达等,还具有开发学生语言思维、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价值。 绘本有着图文并茂的教学优势,它比我们传统的语篇来得更加形象立体,情节生动,语言简练,非常适合用来“说故事”。由此,我们在看故事与读故事的基础上,应该有意识地创设更加丰富多彩的“说话平台”,并在活动过程中,教会学生声情并茂地说故事,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教他们说得绘声绘色,鼓励他们说得手舞足蹈,启发他们以多种感官参与到故事的表达中。通过这样开放的“说故事”的方式,提高学生用英语来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的想象与个性的创造,让我们的故事教学打破绘本原有的框架,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变成学生自己的故事。

在I Like Dogs语篇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一个以绘本“Bark, George(汪汪叫吧,乔治)”为话题的故事会,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个故事说给小组的成员们听,在说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小动物的动作、叫声、表情,将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呈现出来。同时,小组内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大家一起将这个故事以情境再现的方式表演出来,增强绘本故事的画面感。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们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增减,以创编的形式,对故事进行精细加工,对有创意的小组进行嘉奖。教师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故事教学,来丰富语篇的教学方式,增强故事内容的立体感,让学生们亲身地融入到绘本故事中,促进学生的语言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与知识接受能力,“量体裁衣”,适当地开展语篇阅读教学,从这个角度出发,英语绘本不失为教学的“好助手”。诚然,教无定论,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也难以找到两堂一模一样的课。相信只要我们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语篇教学的目标出发,大胆探索,精心设计,一定能够找到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之路。

上一篇: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展望 下一篇:生产业发展与制造业发展战略选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