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县羊痘流行病学调查

时间:2022-07-04 06:24:29

摘要 对泾源县羊痘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了1992—2012年间泾源县羊痘流行病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泾源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以及回族从事牛羊贩运人员多、牛羊流通量大等因素,以期为该县羊痘流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痘;流行病学;调查;宁夏泾源;2012年

中图分类号 S85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64-01

泾源县地处宁夏最南端、六盘山腹地,东、南与甘肃平凉、华亭接壤。境内海拔高度1 608~2 942 m,属温带半湿润区,为森林草原类型气候,呈“春寒、夏凉、秋短、冬长”的特点,年均气温6.9 ℃,日照时数2 370 h,无霜期141 d,年均降水量为641.5 mm。全县国土面积1 131 km2,人口12.6万人。2012年牛存栏8.8万头,羊存栏4.4万只,是全国肉牛基地县之一,也是六盘山肉牛基地核心区。为调查养羊业现状,全面了解羊痘发生和流行情况,掌握羊痘免疫和治疗情况,评估防治效果和疫情风险因素,分析羊痘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做好全县羊痘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4],开展了1992—2011年全县羊痘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泾源县20年间羊痘流行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1 调查范围与方式

在泾源县7个乡镇110个行政村开展绵羊痘、山羊痘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从9月11日至10月20日进行,采取走访调查、现场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座谈会等形式与过去20年内担任过村级防疫员的人员、离退休的老兽医工作者、动物诊疗人员、贩养人员、兽医技术骨干和防疫档案管理人员座谈交流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养的93户羊户结果分析,羊11 665只,发病1 901只,发病率16.30%;死亡520只,死亡率27.35%;其中,调查山羊818只,发病64只,发病率7.82%;死亡7只,死亡率10.94%;调查绵羊10 847只,发病1 837只,发病率16.94%;死亡513只,死亡率27.93%;1994—1996年,虽然发病较少,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发病率27.47%,死亡率35.11%;2000—2005年呈现出发病面积大、户数多,发病率和死亡率较20世纪90年代低,近年来由于泾源县防疫工作重视,免疫及时,虽有发病,但呈点状散发势态(表1)。

3 结论与讨论

1992—1993年无羊痘疫情,自1994年从外地大量调入扶贫羊后,形成1994—1996年3年绵羊痘大流行,2000年后又经历了5年大量调入和大流行阶段。山羊痘于1993年、2010年有过零星发生。之后随着免疫工作扎实深入开展,羊痘流行呈平稳态势。泾源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以及外地调入染疫羊是泾源县羊痘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随着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步入正轨,羊痘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养羊业正在健康、稳步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彭贵伟.羊痘的诊治[J].湖北畜牧兽医,2011(7):26-28.

[2] 王举勇,胡祖余,魏德富.羊痘综合症的诊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0):146-147.

[3] 张三权.对一起输入性羊痘疫情的处置体会[J].中国畜禽种业,2013(2):106-107.

[4] 张殿成,陆东,熊书琴.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控[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2):193-194.

上一篇:江汉平原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温室稚幼龟配套培育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