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酿酒葡萄冻害及其防治措施

时间:2022-07-04 02:26:32

甘肃武威酿酒葡萄冻害及其防治措施

摘 要:近几年,武威酿酒葡萄种植区频繁的发生霜冻等自然灾害,极大的影响了酿酒葡萄的生长,损失严重。本文通过对武威市酿酒葡萄种植园的走访和调查,基于探寻酿酒葡萄冻害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的初衷,调查了武威市葡萄种植园酿酒葡萄的地理优势和品种,以及近期发生的冻害现象。通过分析和讨论,初步总结了酿酒葡萄冻害发生的表现形式和反应温度,并通过对气象因素影响和栽培管理差异影响2个方面的冻害原因进行进一步研究,得出了与冻害发生的影响因素一一对应的冻害预防措施。

关键词:酿酒葡萄;冻害;防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17

甘肃省武威市是我国九大酿酒葡萄产区中的一个,近几年,武威酿酒葡萄种植区频繁的发生霜冻等自然灾害,极大的影响了酿酒葡萄的生长,损失严重。本文以武威市酿酒葡萄种植的状况为基础,对酿酒葡萄所遭受的冻害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冻害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以便为酿酒葡萄的冻害防治提供新的参考。

1 武威酿酒葡萄种植区概况

武威市的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民勤县、凉州区、古浪县的沿沙区,具置为古浪干武铁路北部、凉州区兰新铁路周边以及民勤胡以南的绿洲地区和沙漠区。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300~1650m之间,属典型温带干旱荒漠、半荒漠区。年平均气温7.2~7.8℃,日均温差12~15℃,无霜期140~165d,≥10℃有效积温2735~3149℃,最冷月平均气温-7.5~-10.5℃,最热月平均气温20.0~23.3℃。年降水量80~160mm,7~9月水热系数为0.07~0.48。土壤以沙质土为主,质地疏松,矿物质含量丰富,pH值8左右,相对湿度低,昼夜温差大,是生产优质酿酒葡萄的最佳区域。

葡萄种植以温热带地区最为合适,温度对葡萄的种植影响较大。一年中主要影响葡萄的温度指标有:年平均温度、最冷月份的平均温度以及7~9月的平均温度。武威酿酒葡萄的种植条件对比法国波尔多在光照、日照差、水热系数等方面都具备了明显优势,但年均温、有效活动积温均低于法国的波尔多,特别是年平均温度和1月份平均温度较低,分别为7.7℃和-8.7℃。但是武威地区的极端天气出现频率为10a 1次,不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葡萄产量以及品质的降低,严重的将会造成苗木的死亡,损失严重,经济损失较大。故在武威种植酿酒葡萄,冬、春季节,做好低温、晚霜以及防寒措施是保证武威酿酒酿酒产区的核心问题。

2 酿酒葡萄冻害表现

2.1 武威酿酒葡萄的冻害现象观测

2012年5月12日凌晨,武威因祁连山脉降雪气温降至-5℃。位于武威市凉州区的威龙酿酒葡萄基地的近53.33hm2正值花序展露期的葡萄遭遇了严重的晚霜冻害。威龙葡萄酒公司对此次冻害进行了现场调查,其结果如下:葡萄苗单株芽全部受冻,产量损失估计在60%~78%;处于防风林带旁边的葡萄受冻较轻;另外,靠近水泥杆旁边的葡萄比两杆中间的受冻相对较轻。

2014年5月全省平均气温为近12a最低,大部地区出现霜冻,范围为近13a同期最大。5月3日,武威市凉州区出现霜冻天气,地面最低温度降至-6.4℃,达强霜冻天气。根据武威市葡萄酒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抽样调查的酿酒葡萄基地中,幼叶出现期的葡萄嫩梢基部90%受冻发生褐变,而进入展叶期的嫩梢基部全部受冻褐变,绿尖期的嫩梢基部14%~17%发生褐变,80%以上芽基部仍为绿色,而处于绒球期的芽未受冻害。

2.2 葡萄冻害的表现形式

春季葡萄萌芽后,嫩梢处于生长活跃期,遭遇低温霜冻天气之后将会发生褐变死亡,严重的会使2a生枝受冻死亡。露地中所栽培葡萄在受冻后,轻度会在新梢尖处发生冻害,叶片萎缩;严重者苗株各个部分均遭到冻害。葡萄的冻害主要表现为根部、根系以及枝芽受冻。其中,根部冻害主要是由于晚秋早霜的影响;根系主要出现在冬季;枝芽受冻主要出现在春末夏初的晚霜中。

2.3 葡萄冻害的发生过程

春季,日平均气温达到10℃左右时,葡萄开始萌芽,此时如果气温降到-3℃以下,刚萌发的新芽将会遭到冻害。

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新梢会逐渐生长,但气温一旦低于-1℃,刚发的嫩梢以及幼叶将会表现出冻害。根系的生长需要土壤温度达到12℃;气温在15℃情况将会进入花期,此时若遭遇0℃以下的低温,将会遭到花器的损伤,若气温并未出现低至0℃的情况,但是只要出现温度降低范围在葡萄新梢生长的5℃条件以内,同样会出现霜冻情况。

3 酿酒葡萄冻害的原因分析

3.1 气象因素影响

3.1.1 霜冻破坏

霜冻指果树在生长期间,夜晚土壤以及植株表面的温度降低到0℃或该温度以下,将会对果树的幼嫩部分造成冻害。依据霜冻发生的不同时期,可被分为早、晚霜冻2种。由于霜冻的出现是冷空气聚集造成的,洼地地形受灾会更为严重。在西北区域,葡萄萌芽后容易遭到晚霜的危害,情况良好的会造成新梢顶部的冻害,严重情况下冻害将会延伸到新梢、花序以及叶子,严重阻碍该年的树体成长以及果实产量。

3.1.2 冬季低温影响

武威1月份平均气温-8.7℃,极端最低气温-29.5℃。冬季寒冷而漫长,而葡萄根系在-5℃即受冻致死。冬季低气温是使得葡萄根系受冻致死是威胁酿酒葡萄能否安全越冬的重要的因素。

3.2 栽培管理差异影响

3.2.1 地形地貌影响

在地形平坦地区种植的葡萄同洼地种植葡萄对比,受到冻害的程度较小,沙漠地区种植的葡萄受灾最严重。洼地可以躲避风吹,温度回升较快,但是在春秋季节,冷空气会下沉,洼地温度同坡上对比,明显较低,因而更容易遭受冻害。

3.2.2 土壤结构良好的作用

在结构良好的土壤中,葡萄根系会更发达,遭受冻害就较轻;反之,葡萄遭受冻害程度则较重。

3.2.3 地下水位与防护林影响

地下水位较高的葡萄种植地区,在实施秋季最后灌水中,根系可以保持对水分的充足吸收,保证枝条的生长,但是木质结构会较差,容易受到冻害。但同一生长地,防护林附近的冻害程度显著低于其他地区,显示了防护林的保护效果。

3.2.4 树龄差异影响

不同树龄受冻程度不同。树龄越长的葡萄受冻害程度越轻。

4 酿酒葡萄冻害防治措施

4.1 针对各类气象因素造成冻害的防范措施

4.1.1 霜冻

全园灌水,根据天气预报,应在霜冻来临的晚上进行预防。在霜冻来临时或提前3~5h进行全园灌水,有利于降低霜冻的为害。

霜冻前点火熏烟,点火熏烟具有在低空形成逆温层的效果,有效提升近地面空气温度,能够对霜冻或是葡萄幼龄根枝叶的破坏进行防治,熏烟要使用暗火,火堆的排列方向要垂直于冷空气方向,堆点位置要同冷空气流动方向保持一致,保证堆火间距在12~15m。

喷施防冻剂,防冻剂能够保护葡萄枝蔓,在霜冻前要做好葡萄植株的应对措施,尤其是针对葡萄的幼龄器官,要喷洒1~2次的防冻剂。

防霜冻盖膜措施,针对葡萄种植面积比较小的篱架葡萄园,可以实施霜冻前盖膜措施,在一定的膜隔间距下实施压实,在霜冻期度过温度升高后,撤销盖膜。

4.1.2 冬季低温

冬季修剪工作,葡萄落叶后至葡萄埋土之前,应对葡萄进行冬季修剪,修剪方式要结合葡萄枝条的生长情况,修建较短的梢枝要保留1、2芽,稍长的保留3、4芽。

清沟与除草,在对葡萄沟进行清理中,要防止由于葡萄沟的深浅程度不一,对部分葡萄造成冻害。除草可以避免葡萄沟的不封闭导致冷空气的进入,产生冻害。

沙埋或土埋,将“枕头土” 垫在葡萄枝蔓根部及其周围。在距离葡萄树主干两边1m以外的行间取土,避免接近根部部位,防止冷空气从取土的沟部向根部侵袭,导致根系出现冻害现象。将防寒的埋土宽度设置在1.2m以上,正面保持弧形,厚度在0.5m左右,保证土层高于葡萄枝蔓20cm,埋好后用铁锹拍实。

铺膜防寒法,将冬剪后的枝蔓顺行向压在一起后首先在枝蔓上压20~30cm厚土(注意不能将枝蔓压折),整平并铺上塑料薄膜,将周围压严。保证在铺膜过程中实现膜的完整,防止冬季冷空气的进入。

挖沟埋土,在行间距主干20~30cm处,顺向开宽深均为30~40cm的防寒沟,并在沟中放入枝蔓,土掩埋,保证其高出枝蔓0.2m以上。该法适用于小面积栽培,树龄大的葡萄种植。

4.2 针对栽培管理因素造成冻害防范措施

4.2.1 地形地貌

葡萄园的建园选址中,实现坡度大、高低不平土地的平整,采用开沟、埋土等方式实现葡萄树体对抗冬季冻害能力的提升。

4.2.2 土壤结构

实行水肥控制,对枝条和根系成熟实现促进。以增施有机肥为基础。实施针对性配方施肥,轻度使用氮、磷肥;注重钾施用,同时要保证对硼、锌、铁等微肥的合理施用,同时在植株的生长季节同喷药根外追肥联合实施。结合实施追肥措施,把握好时机对花期前、后,果实膨大以及封冻时期的浇水,保证叶片肥厚、果实丰硕、枝条壮实、根系发达。

4.2.3 地下水位与防护林

越冬水,越冬水必须用大水浇灌,灌水量和灌水时间则直接影响葡萄越冬安全。特别是在冬旱年份比较明显的情况下。灌水量会对越冬土壤温度产生直接影响,土壤含水充足,气温骤降土壤温度降低缓慢,为葡萄苗木创造了较长的温度适应时期,提高了葡萄的抗寒性。

种植防护林带,防护林可起到绿色屏障作用。种植宽度6~7行的主林于害风方向垂直位置,在平行方向,种植3~4行的副林带。

4.2.4 树龄差异

选择抗寒性强品种,遵守因地制宜原则,在品种的选择上,要注重选择抗寒性强、高产品种,实现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获得经济效益。

多次摘心,经过多次摘心后,新梢具有叶大且厚的特点,芽眼更加饱满,枝条生长成熟。除了增强果树来年的结果能力,同时还能提升抗冻能力。

抗寒砧木嫁接,实施酿酒葡萄在高寒砧木上的嫁接,可以实现对抗寒性葡萄砧木的充分利用,实现葡萄根系的抗冻能力的有效提升,提高葡萄吸收和利用水肥的能力,降低冻害率。

5 结 语

通过对甘肃武威酿酒葡萄种植区的各品种葡萄历年来所受冻害进行走访调查,按照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和不同程度冻害的表现,对甘肃武威酿酒葡萄的冻害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得出其气象、栽培技术、地理环境等因素为主要影响原因的结论。此外,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酿酒葡萄在种植前、种植管理中和冬季的防寒抗冻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能够为解决武威酿酒葡萄种植园所面临的冻害减产问题提供一些帮助,以提高其酿酒葡萄越冬成活率和产量,并促进酿酒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客新民,王富霞.新疆北疆地区葡萄冻害状况、成因及预防对策[J].新疆农垦科技,20l1(6):23-24.

[2] 黄海帆,乔宝营,王鹏等.葡萄冻害调查及减灾、预警措施的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164-167.

[3] 骆强伟,孙锋,李玉玲等.葡萄覆盖防寒和埋土防寒越冬比较试验[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0(1):37-39,42.

[4] 刘耀芳,李方华.肃州区赤霞珠酿酒葡萄嫁接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3):29.

上一篇:影视旅游下的旅游需求及旅游开发 下一篇:加强重点公益林建设管理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