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的大会不讨论

时间:2022-07-04 02:16:30

宿迁的大会不讨论

开会是传达信息、统一认识,沟通思想的过程。一般每逢重要的大会,传统的办法都要安排讨论的议程,派出联络员听取并记录,出简报交流,以显重视。但这样势必拉长了会议时间,有时讨论还会拉拉杂杂跑题,或者成为少数人的包场,其他人乐得轻松不发言,也可听可不听,事倍功半。

宿迁是“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框架,人手紧张的很,必须紧张快干,在开会问题上也是快节奏,短时间、高效率。因此,宿迁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做法。除了人代会、政协会依法定程序外,其他会议包括市委全会、工作会议等一类极其重要的会议都不安排讨论这一议程。

前不久召开的“解放思想能、成、行,推动落实好、快、干”大讨论动员大会,实质上就是一次市委常委扩大会。我在大会上作解放思想的动员,市长进行经济运行分析,各县区委书记每人作8分钟的表态发言,会议仅用半天。主会场800多人,用调频广播电视直播到基层分会场,让普通百姓也能听到看到,这是最好的媒体动员。用群众的议论代替会议的讨论。

每年我们都在1月和7月分别召开市委全委(扩大)会议,四天的会议也不安排讨论,用三天时间观摩,从早到晚就是看各县区新上的项目,每次乘车行程1000公里,步行上下30多公里,观看100多个点,这半年看过以后再也不准重复看,各县区必须拿出新东西。这种会议的效果是不言自明的,比得大家坐不住,心发热,比着干远强于“坐而论道”讨论。

每年我们都组织党政领导到发达或周边地区考察学习,马不停蹄从没有讨论的时间,到家也不讨论。我们会在返程的途中分批进行车厢亮相,摄像机对着你,让你谈观感,怎么干,回去剪辑后在电视上公开播。你讲的水平如何,谈的数字实在与否,让全市人民来评判你。使你不得不再三思考,而且要言简意赅、主题鲜明。有时也会在考察现场抽空接受记者的采访。

例如,我们去年制作的考察山东的《山东归来话发展》、考察周边县区制作的《群雄逐鹿竞风流》、今年考察外地后拍摄的《东风劲吹满眼春》,都含有了县区负责同志考察途中发表观感的画面与同期声。把这样的光盘发到各机关、乡镇,组织大家观看,把少数人考察学习的成果变成大家学习的内容,群众看到了领头人是怎么说的,知道了怎么干。这比专门安排时间讨论效果好效率高。

学习十七大精神,按要求县处级干部必须轮训3天以上,省事的方法是请两三个专家讲课辅导,然后分组讨论达到规定的学习时间。而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不请专家,选择中央、省宣讲团的讲课录像最精彩部分编辑成光盘,看4个小时录像代替辅导。讨论则要求每人上台用多媒体课件发言,当然事先发通知进行思考与制作。规定寻章摘句内容不得超过20%,并限时15分钟,这就看你思考的深度和联系实际的程度了,让大家从投影屏幕上看你的认识与体会。几个大组发言从中午到晚上十点多结束,全市409名副处以上干部无一遗漏地多媒体演示发言,想不深刻都不行,远强于三天的泛泛学习讨论。

平时我们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小型会议讨论的也有,但我们一般采取“头脑风暴”、前沿课堂、干部论坛、主题沙龙等形式,不确定主持人但确定每人每次发言的时间,最后还必须用一二句话总结和陈述你发言的核心要义。如果意犹未尽,还可以在《网上宿迁》的“政务之声”上发表实名博客,随时随地进行交流。

宿迁的大会不讨论,省却的是繁文缛节、坐而论道的时间,多一些简洁简明、结论要义的东西。会议的讨论、简报、交流等统一思想的议程在各种生动活泼的有效形式中完成,而且能不时迸发出思想的火花、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点亮我、照亮你,握手向前走,携手同心干。

(作者为宿迁市委书记)

上一篇:公选面试,准备好了吗 下一篇:什么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