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如何吃鸡蛋?

时间:2022-07-04 01:30:34

准妈妈如何吃鸡蛋?

鸡蛋是高蛋白的食品,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对胎宝宝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良好作用。但吃多了却可能增加肾脏的负担,准妈妈究竟该如何吃鸡蛋呢?

由于特殊的生理需求,准妈妈需要大量的优质蛋白,这不仅有益妈妈的身体健康和胎宝宝的脑发育,而且储存的优质蛋白有利于提高产后母乳的质量。鸡蛋所含的营养成分全面而均衡,人体所需要的7大营养素除了纤维素之外,其余的鸡蛋中全有。鸡蛋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它能够提供较多的优质蛋白,鸡蛋蛋白质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它的营养几乎完全可以被身体利用,是准妈妈理想的食品。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人员根据蛋黄中卵磷脂的乳化作用,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鸡蛋中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日本学者研究发现,鸡蛋中还含有抗癌物质光黄素和光色素,一个鸡蛋约含光黄素10微克,光黄素和光色素能抑制诱发喉癌和淋巴癌的EB病毒增殖。

一天吃多少

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膳食平衡、满足机体需要,又不会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准妈妈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4个鸡蛋,但不宜再多。

成人每天平均摄取胆固醇的量般应为200毫克到300毫克,相当于1个鸡蛋黄的分量,所以,每天吃1个鸡蛋,就足够当天的胆固醇摄取量,如果只吃蛋清的话,每天要7到8个,相当于7~8两肉。

蛋白好还是蛋黄好

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吃整个鸡蛋,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而其他营养成分则是蛋黄中含得更多。

吃鸡蛋的误区

误区A

准妈妈大量食用鸡蛋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羟、酚等化学物质,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误区B

不会,因为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准妈妈的记忆力。

误区C

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也不营养。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导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鸡蛋内含有“抗胰蛋白酶”,会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至于那些经过孵化、但还没有孵出小鸡的“毛鸡蛋”,就更不卫生了!

烹饪解密

摊鸡蛋

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因为温度过高时,鸡蛋中的蛋白质会被破坏分解。尤其是颜色深,炸得焦脆的鸡蛋,营养损失就更厉害。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时间相对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影响质感。因此,摊鸡蛋最好用中火。

蒸鸡蛋羹

鸡蛋羹是否能蒸得好,除放适量的水之外,主要决定于蛋液是否搅拌得好。搅拌时,应使空气均匀混入,且时间不能过长。气温对于搅好蛋液也有直接关系,如气温在20℃以下时,搅蛋的时间应长一点(约5分钟),这样蒸后有肉眼看不见的大小不等的孔眼;气温在20℃以上时,时间要适当短一些。不要在搅蛋的最初放入油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若搅匀蛋液后再加入油盐,略搅几下就入蒸锅,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

打蛋花汤

在汤滚之际加几滴醋,则蛋汁入水即呈现漂亮的蛋花了。

重在掌握好时间,一般以8分钟~10分钟为宜。若煮得太生,蛋白质没有松解,不易消化吸收。若煮得太老,蛋白质结构由松变得紧密,同样不易被消化吸收。

炒鸡蛋

忌加味精。鸡蛋本身含有多量的谷氨酸及一定量的氯化钠,若加八味精,加温后这两种物质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分,鸡蛋本身的鲜味反而被掩盖。

上一篇:小心宝宝的胃 下一篇:有温度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