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祸面前,父母是孩子的“心理干预专家”

时间:2022-07-04 01:16:39

灾祸面前,父母是孩子的“心理干预专家”

导语: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震后。大量的心理专家赶赴灾区,为灾民、救援人员、医护人员。特别是为饱受惊吓和恐惧折磨的儿童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其摆脱黑色的记忆,

心理专家认为。刚刚遭遇亲人去世、同伴病故、交通意外、人为事故及暴力伤害的孩子都会形成一种“灾难般的记忆”。出现恐惧、害怕、焦虑、迷茫和空虚。无助的情绪。这些孩子变得难以入睡、多梦易惊醒、警觉性增高;很容易烦躁发脾气:害怕离开父母或老师的独处:有些孩子还将亲人和伙伴的不幸归咎于自己,在精神上“惩罚”自己……此时。父母不仅要借助于肢体和语言给予孩子更多的安抚,给孩子构筑一个心理保护的空间,而且要学会让“应激对象”说出心理话,像倒垃圾一样把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对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告诉孩子今后遇到类似事件时如何调整心态,来避免陷入反复追忆的“二次伤害”。启动他们内心深处的自我疗伤的本能。

如果在灾难来临前,就事先对孩子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辅导,孩子们在遇到意外事故时。心理就不会那么容易受挫折,性格中的韧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即使需要后期心理干预。难度也会小得多。这说明,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也是父母们应当传授给孩子的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

当孩子遇到心理危机时,亲子间的心理扶持等于递给他(她)一根适时的“拐杖”

(颜松,男,34岁,公务员)

两年前,我侄女最要好的一个伙伴暑假到钱塘江观潮时不幸被潮水卷走了。伙伴突遭意外,侄女两天两夜不吃不睡,这可把哥嫂吓坏了,特意把我叫到家里去安抚侄女。经过我的耐心劝慰,侄女终于痛哭失声:“本来我们说好去苏州乐园的,可是我临时去了姥姥家,她就随亲戚去了钱塘江。如果我们在一起,她就不会……是我害了她!她永远不会原谅我的!’'

背着侄女,我对哥嫂分析了孩子的特殊心态。我认为。侄女的心理承受力变得这么脆弱,和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有很大关系。因为平时缺少家人的关心呵护。才造成她对伙伴的依赖性过大,无法承受这种意外的打击。要想扭转孩子的这种不良心态,转移她对已故小伙伴的心理依赖,就必须给她换个环境。于是,我极力劝说哥嫂将女儿带在身边一起生活,尽管打工的地方不如家里的条件好。不久。哥哥就替侄女办了转学手续。他们尽可能多挤出一些时间来陪伴侄女;平时多用拥抱、拍抚等肢体语言安抚她;在她做噩梦时,拉着她的手安慰她。告诉她“爸爸妈妈一直和你在一起,会很好地保护你”;而且他们也学会了以简单的方式去关怀她,比如询问:“今天学校的伙食怎么样啊?下大雨的时候你冷不冷啊?”而避免深入追问过去的不幸事件;当孩子陷入回忆时,他们也不用“不要哭了!”“要坚强!”“要是难受就大哭一场!”,这样的话“干预”她的情绪。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产生的压力自然就慢慢淡化了,侄女的情绪起伏也越来越弱了。

不管怎么样,父母在第一时间给予的心理扶持是孩子最需要的,这等于是给下山时两腿累得发软的人一根拐杖,可以避免孩子产生后续性的自责和心理创伤。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应尽可能地把孩子带在身边生活,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对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也是很重要的。

当孩子遭遇打击后,应为其消沉情绪寻找一个宣泄口

(周冰群,女,37岁,医生)

因为车祸,我弟弟在去年年底去世了。这件事对我们全家人打击都很大,尤其是对把舅舅当成“铁哥们儿”的儿子小宏。虽然他去送别舅舅时没有掉眼泪,但性情却大变。变得非常消沉和及时行乐:他经常到商店买各种昂贵的零食;经常玩游戏一花就是上百元;经常不交作业;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还满不在乎。为此,我和老公与儿子进行了一次长谈。没想到他竟然语出惊人:“天有不测风云,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你看,舅舅读到博士又有什么用?还不是白辛苦几十年!所以还不如趁现在有钱有时间。好好享受享受。”他的空虚消沉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万万没料到一个至亲的故去,居然给孩子的心理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好在我是医生,读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知道孩子的消沉情绪不及时宣泄出去,就会进入下一个“后应激障碍期”,这比神经症还难治,人就像抽走了灵魂一样,吃药都不管用。于是。我们立刻行动起来。想方设法让孩子明白大痛之后,生命的意义所在。我回去动员父母给外孙写信,讲明他们在痛失小儿子之后对外孙寄与的厚望;我还积极发动他舅舅的同事写博文来哀悼,让儿子上网去查看,让他知道舅舅短暂而充实的一生给别人留下了多么珍贵的回忆,虽然人都只有一辈子,但人生的质量却是不同的。为了帮助孩子走出颓废的状态,我们甚至“伪造”了他舅舅的一份“临终遗言”,大意是:在所有的外甥中,他最看好小宏的潜质,知道他是孝顺和聪慧的孩子,如果他能挺过生死大关,他一定会好好培养小宏。小宏看到这份“遗言”,大哭之后,一改以前的消极心态,重新振作起了精神:“舅舅正在天上看着我呢,我可不能辜负他的期望……”

体谅孩子,但不要过度给予和过度关心

(李小鸥,女,41岁,制衣工)

我班上的一个女学生,因为父亲患心肌梗塞突然去世,母亲为了偿还所欠的巨额债务而南下打工,她被迫和外公外婆及姨妈一家一起生活。外婆逢人就讲女儿家里的不幸遭遇,弄得整个社区从社区主任到邻居都很可怜这个孩子。他们买了各种各样的礼物去看望她,并关切地安慰她:“爸爸走了没关系,我们都爱你!”“你已经很幸运啦!还有妈妈,还有这样关照你的外公外婆。干嘛闷闷不乐呢?开心点儿!”结果,反而使孩子的表情变得越来越木然,甚至对送礼物上门的好心邻居大发脾气。外婆认为外孙女真是“不知好歹”,于是向女儿打了“小报告”。远水解不了近渴,孩子的母亲只好哭着向我求助。

耐心听完后,我已经知道家长的做法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其一,他们把不幸的家庭隐私告诉他人,等于发动了更多的人来“干预”她的情绪。这些好心人带来了礼物,似乎就有理由让沉浸在哀伤中的女孩儿“高兴一点儿”。殊不知,在深重的家庭变故面前,女孩儿从父母羽翼下的“公主”突然变成了寄人篱下的“闯入者”,她的哀伤与无助绝不是几件漂亮衣服和玩具就能消除的。其二,过度给予、过度迁就和过度关切会让孩子意识到,因为她的“特殊境遇”而成了人们施舍同情的对象,这种施予会进一步伤害到她的自尊。其三,任何一个亲朋好友都无法取代父母的位置,因此永远不要对孩子说“没关系,我们都爱你”。这对于敏感的孩子来说,会让她觉得接受你的爱,就等于背叛了自己的父母,令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其四,创伤越大,孩子心理上的那层“自我保护膜”就越厚,外在表现就是对他人的同情不领情,甚至迁怒于人。此时,不要过多地埋怨和批评她,可以换用一种方式逼出她心里的“毒”,比如:看一些以悲剧开头的伦理剧或喜剧电影,让她哭出来或笑出来:带她一起去看球赛,与她一起忘情地呐喊;如果恰巧有孩子喜爱的

歌手来演出,最好能让她以粉丝的身份与偶像见一面。这些都有利于她敞开心扉,把曾经的压抑抛出来。逐步恢复孩子那顽皮、活泼的本性。

考虑到以上的原因,我建议孩子的母亲回去告诉家人,一定不要让孩子觉得周围的人过分关心她是因为可怜她,以免让她对周围的人和事更加戒备和对立,不利于她的心理康复。对任何一个遭遇生活变故的孩子来说,过犹不及。给予“常态性”的关照就足够了!

当遭遇到大灾大难时,父母应适时地做好孩子的基本心理保护和教育工作

(钟田。女,34岁,心理学博士)

我自己有一个6岁的孩子,也是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下成长的。看电视的时候,我发现她心理抗压能力较低:阜阳手足口病流行的报道让她有所不安,老是问我:“妈妈我去上幼儿园会不会感染上?感染上这种‘恶魔病’会不会死?”5月12日后,所有电视频道都在播放灾区的画面,残墙断壁、遇难者的遗体、小朋友砸断的手臂,给她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刺激,她开始“黏”我,晚上非要摸着我的脸才能入睡,竟然还有遗尿的现象。

看到女儿心理如此脆弱,我决定利用这次灾区的实际情况,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具体的方案是:第一,促进她的表达,鼓励并倾听她对电视画面的议论,允许她哭泣,尽量不唠叨孩子,告诉孩子担心和害怕都是正常的;鼓励她玩游戏以分散注意力,也鼓励她多进行游戏性运动,如打球、滑旱冰等,让她忘却那些噩梦般的画面;不去强求她表现勇敢或镇定。第二。多做解释。对孩子不明白的事情,如手足口病会不会夺去生命、地震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这里会不会地震等,要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进行解释:同时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当着外人的面取笑她因胆怯出现的幼稚行为,如遗尿;体谅这是儿童应激心理的一种特殊反应。第三,告知孩子如果你正在为疫区和灾区的孩子担心又无能为力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为之祈福,比如剪纸、绘画、折千纸鹤和幸运星,这些方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放下心中的担忧和恐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孩子向积极心态转变。

我们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国外的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为各种突发事件的死难者秉烛守夜,就是这个道理:这不仅是“人同此心”的温馨画面,对祈福者本身来说,也可以让他们缓解紧张和焦虑,加强孩子抵抗意外事件的承压能力。

本刊观点:当孩子经历了“非常事件”以后再来进行_、心理干预,只能说是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授之以鱼”;而依据孩子的性格特征与思维定势,事先就针对“灾难性、创伤性”事件的承受能力进行培养。以强化孩子本身的心理坚韧度,才是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授之以渔”。

父母可以事先去做的事包括:

第一,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以便预计到孩子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准备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如胆汁质的孩子在遭受创伤后容易迁怒于他人,通过“不合作”的态度来发泄苦闷:而抑郁质的孩子在创伤面前常常表现出令人心碎的麻木。此时,孩子的内心能量就像淤塞的堰塞湖一样,随时有破堤的危险。所以想尽一切办法进行疏导。让孩子缓缓释放情绪的能量,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应该用更多的肢体语言表达“我永远跟你在一起”,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超过12岁)可能会拒绝父母第一时间的身体接触,没关系,不必勉强他(她),过一会儿再尝试与其拥抱。当孩子僵直的身体变得柔软放松时就会哭泣,这时他们内心积聚的负面能量就开始释放了。

第三,保持更频繁的亲子联络。给孩子留下你的手机号,24小时开机。让孩子随时可以联络到你,有机会向你倾诉;与孩子住在一起,并对其表示“可以随时打电话给我。难过的时候我都在”。而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应尽可能将“心灵创伤期”的孩子带在身边;如果不能,应尽可能请假多陪他(她)几天,以免急促的探望给孩子造成再度被抛弃的感觉,形成“二次创伤”。

当然。具体怎么做。还要看孩子乐于接受哪种方式,以及通过哪种方式可以让其完全恢复孩子特有的活力和灵性。

上一篇:宫颈疾病距离宫颈癌有多远? 下一篇:设计“恋爱路线”,巧卖求爱地图赚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