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旅行的意义

时间:2022-07-04 11:08:51

Day4:旅行的意义

到台湾的第四天,单车环台的第三天,计划是赶往140公里以南的台南市区。不过出发之前,我还是忍不住又来了一趟鹿港老街。前一天的晚上从这里路过,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窄窄的巷子里,好像总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和情愫,让人久久回味,难以忘怀。

清晨,老街都还没有来得及睁开双眼,巷子里弥漫着懒散的清淡味道。猛地吸一口气,好像就连空气都是格外清爽的。然而,也正由于是清晨,巷子里的所有房子,无论是商铺还是民居,大门都还紧闭。所以,我只能拍到一些有关老街“门脸”的照片。不过,中国传统民居的门庭其实非常富有内容,它不仅会向你透露出居住者的身份和秉性,甚至还会告诉你很多当地历史的典故和传承,是一个绝不可错过的文化符号。

比如老巷之中,便有这样一家书店,名字叫做“鹿水草堂”,门前有一幅对联,据说文字是固定的,但每年都会换字体。今年用上了小篆,上联为:有打瞌睡神仙;下联为:无不读书豪杰;批是:斯是陋室。

此外,还有一家“松下斋”。它门前的色彩感很浓,从灯笼上的题字可以看出现在的主人姓李。而门后所藏的内容,也能通过其对联的内容知晓一二。上联:大道大观大圆满流露自然行径;下联:惟精惟一惟至善显彰艺术思维;横批:雕刻世家其昌永代称绝艺。世家,这个曾经意味着中华民族家族传承精神的词,如今对我们来说,是否早已遥远而又陌生。

有一户民居,难得开着门。门框上的春联比较朴素,屋檐下的彩绘也很古典,不过,其门内中堂的摆设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可是如今早已近乎绝迹于大陆的中国传统厅堂的摆设风格。长长的条案、墙上的对联以及供奉着的佛像,只让人惊叹这里的时间仿佛真的没有流走过。

我在巷子中来回盘桓,直到里面住着的人们慢慢地打开自己的家门,开始他们新一天的生活。虽然已经被规划成了景点,但可以看出来,这里的人依旧可以保持他们原本的悠然生活,那种可以自在徜徉一辈子的感觉,能得以保留,着实让人欣慰。

老街走到头,再穿过一条巷子,便能来到一座“天后宫”门前。鹿港一共有两座天后宫,这一座是其中年轻的那个,因此又被称为“新祖宫”。

这座妈祖庙,建制比较朴素,没有古代庙宇常见的三进两院的格局,而是采取了独院单殿的形式,不过其主体建筑还是非常气派的。庙顶是福禄寿的雕像,下面则是八仙骑着各自的座驾,奔向驾鹤而来的寿星。

女人们在庙内诵经,男人们便慵懒地坐在庙门前聊天。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闽南话,我实在是听不懂,但我却能看出来,他们和我一样,也都沉浸在这一片诵经的悠扬之中。

离开了新祖宫,我直接骑车来到“旧祖宫”。这一座天后宫,于雍正3年(1725)迁至此地,在台湾妈祖庙中的地位极高。因为该庙所供奉的妈祖神像是1683年(康熙22年)由福建水师提督靖海侯施琅从莆田湄洲天后宫恭迎来台湾的,是全台湾唯一一座由湄洲而来的神像,故人称为祖神,鹿港天后宫也就因此被称为祖庙。

走进门廊,抬头一看,发现这里的雕刻真是精细,完全不亚于很多大陆的老房子。这便说明当年这里的手工艺水平,还是非常不错的。

主殿前的香炉中已满是香火,飘出的青烟染满了整座寺庙,使得所有的建筑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青灰色。而我要补充的是,在台湾,所有寺庙的香都是免费的,想进香的人,在庙门前自取即可。而且,这些虔诚跪拜的人,也不都是游客,多是当地的信徒。清晨,去庙里上一炷香,祈求一天的平安,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拜访完两座天后宫,龙山寺自然也是要去一下的。它号称是全台湾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建筑,甚至有“台湾紫禁城”的美誉。这里相比于前面的两座天后宫来说冷清古朴了很多,不过正可以确定它无愧于自己的美名。

龙山寺是三进的院落,第一进中,大殿的构造竟是七开间的,这不多见。而它的后面便是这座寺中最著名的藻井。它号称是全台湾最大的一座藻井,且全身皆为木质结构,不含一颗钉子,身上的彩绘也是异常鲜艳,让人站在底下,一下便入了迷。

第二进的院子内便是龙山寺的正殿。不消说,它是我这天所见到的所有建筑中,最富含古韵的一座了。大堂之上,有一个书写着“法海慈航”几个大字的木质牌匾,虽然并未标明制作年代,不过通过其木质的颜色,可以肯定也是个上了岁数的老物件了。

正殿背后的第三进院落,是一座后殿,里面的人并不多,只有一位年轻的女士,在佛像前跪拜了许久。她一直闭目垂首,口中喃喃有词,祈求着自己心中渴望的一份平安。这样平静,让人不好意思发出任何声音,生怕打断了她的祈祷。

单车环岛的第三天,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花了半天的时间,坚持走完了鹿港的老街、两座天后宫以及一座龙山寺。在来这里之前,我不曾想象自己会在这座小镇中受到如此大的震动。原来这里的人,还保持着如此纯净的宗教文化,这让我这个生于九华山脚下的大陆人,也深深地被打动。也许,这便是旅行的意义吧。去不同的地方,遇见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文化,回首再看,自己竟已变成了镜子中待审视的新对象。

作者系出版社编辑、北京驴友,2011年单车环岛穷游台湾

上一篇:日本教授 美国教授 中国教授 下一篇:新井一二三:用中文写作的感觉更自由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