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04 08:21:26

“问题解决”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博兴县第二中学王楠根据生物学科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每次上课前,教师都要向学生提出书面的、

较为明确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预习,完成适量的预习练习,但必须提出自己在预习

后的疑问,并提交给任课教师。这样,教师在上课前就能及时梳理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课堂上针对这些

问题适当调整自己的备课方案,展开课堂学习与训练。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法”

“问题解决”教学法是解决问题为主要条件,利用一切推断原理进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在此之中提高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的知识体系进一步的得到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问题解决法”的特色就是在于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问题的套用,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

一定程度上的培养。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教材知识点问题化,高考考点试题化,在课堂教学中师

生一起以问题为中心,以共同探究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主线,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寻

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萌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问题解决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

“问题解决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探索求知,将问题转化成为学习知识的一个动力。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生在思考问题中的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思考问题中所获得的答案可以

促使学生再继续思考其他问题,这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大动力。

高中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使生活与课堂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激

发出来,让学生勇于探索新的知识,这就是“问题解决法”的实用性。该实用性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

着很大的作用,让学生站在问题的角度去考虑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培养。

2.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解决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经常向学生设

疑、质疑,使之产生悬念、疑难,积极思考,促使学生思维发散。另一方面,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生

疑、发问,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观察、处理问题,培养学生不畏师,不唯师,不唯书,不盲从,敢

于大胆质疑。毫无疑问,这种创新式的课堂教学必将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装上助推器,从而激发

起学生无限的创造力。

三、“问题解决法”的实施原则

1.依靠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办法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解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利用问题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太一样,我们所应用的

方法是针对问题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解题效率不是很高,学生没有解题的动力,使他们在针对问题时

总是带有很大的压力,以做题为目的的练习没有什么具体的效果。我们要根据问题去解决问题,放弃传统

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念,使问题变成一个有力的条件,根据这一条件围绕着问题进行解决。

在高中生物练习过程中,根据问题联想与之有关系的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条件,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问题

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想法,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问题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利用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一个突破口,进而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也就成为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2.重视学生的解题思想的培养

在落实“问题解决法”的教学手段过程中,生物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教学过

程中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靠问题去找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这样就将问题变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为此,生物解题思想就要求学生必须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师应从不同角度考虑怎样培养学生生物的解题

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牢靠的基本知识,在遇到高难问题时通

过利用最简单最基本的知识结构使用“问题解决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处于主动的状态。为此

我们就可以认识到科学的解题思想的培养对生物“问题解决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3.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决定问题解决的成败因素。为了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提高,我

们在教学过程中留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结构做到充分的了解,这样对生物教学中

“问题解决法”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的思

维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但是还能有自己的一些见解,同时还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解决法”,有利于把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入课堂,能充分利用课程

资源,促进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全面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有效

途径。

上一篇:复习课习题教学策略 下一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的引、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