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夫妇义辞“饭碗” 深山支教感天动地

时间:2022-07-04 07:41:19

身家百万的周玉阳本是深圳一家企业高管,却甘愿放弃斑斓的都市生活,卖房卖车,携妻带子,一头扎进贵州贫困山区当支教老师。两年后,15名优秀学子没有条件在当地继续学业,眼看就要回家割草放牛,夫妻俩心一横,又带领孩子们走出深山求学,并吃住在自己家,他们既当老师又当父母……2013年10月11日,当这个故事在《中国梦想秀》舞台上展现时,主持人周立波和嘉宾郭敬明数度落泪。这对夫妻为何要如此“疯狂”支教?

地震灾区悟人生,百万富翁深山支教

身材高大,肤色黝黑,挺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今年40岁的周玉阳,出生在江西九江县江洲镇一个贫穷农家。大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地粮油土产品进出口公司。1995年,满怀雄心的周玉阳停薪留职到深圳闯荡。从流水线打工仔到售楼先生,再到一家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总监,他用15年的努力打拼转变命运,成为有房有车的百万富翁,并在深圳娶妻生子,过上了成功人士的品质生活。

2008年5月汶川发生大地震,周玉阳毫不犹豫报名,和妻子一起到四川重灾区做志愿者。夫妻俩在捐款捐物之余,还为灾区的孩子们当起了义工老师,并参与到灾后重建中,直到年底才回深圳。

在这次支援行动中,周玉阳看到了太多家园毁灭、生死别离的悲剧。“假如我也突遭不幸,又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他不禁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结论是:奉献的人生才是大美人生,他决定多做些惠及他人的事情,为社会奉献一份爱的力量!

2009年冬天,身为深圳一家房地产公司销售总监的周玉阳随慈善机构前往偏远山区小学看望孩子们,并给他们送去了衣物和学习用品。在贵州省西北部的国家级贫困县赫章县,所见所闻令周玉阳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该县的兴发乡石板村,以彝族村民为主,位于深山沟里,四周是重重叠叠的大山,土地异常贫瘠,村民住的是茅草屋。全村只有一个教学点,并且只有1~4年级四个班,3间破旧的泥土房教室,一些“缺胳膊少腿”的桌椅,就是当地孩子的求知天堂。想继续读五六年级,就要翻山越岭3个多小时去乡中心小学,念初中则要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由于大山的阻隔,当地村民大部分没有进过校门,少数孩子最多只读到4年级,就辍学回家割草放牛了。在这个穷乡僻壤,早婚早育现象也十分普遍。

因生活环境恶劣,很多公办老师不愿到石板村来教书,这座学校就靠当地5名代课老师苦苦支撑着,孩子们连英语课都没上过。了解到这些情况,周玉阳心里一阵酸涩,他不但给学生们送上了衣服和书本,还为老师购买了办公桌,并为孩子们添置了60套课桌椅、5台电脑、6块黑板等,使这个山坡上的破败院落,渐渐有了“小学”的样子。

在石板村走访一圈后,周玉阳发现一些困难户的住房因年久失修而漏风漏雨,时值寒冬,阴雨连绵,住户苦不堪言。目睹此景,他当即跑回市区,从银行卡中取出30万元积蓄,资助60多户困难群众修建房屋。几位老人拉着他的手涕泪横流:“大善人啊,叫我们怎么报答你的好心……”

即将离开石板村的前一天,周玉阳问一个名叫阿兰的小姑娘:“告诉叔叔,你的理想是什么?”这个11岁才上2年级的漂亮女孩,大眼睛里瞬间释放出光芒:“长大了我要考进好大学,然后回石板村当老师,教英语……”她身旁的一个男孩抢着说:“我长大了也想在石板村当美术老师,可我爸说4年级毕业了就让我去放牛放羊。”孩子们令人心酸的回答,以及他们充满求知欲的目光,最终让周玉阳产生了一个惊人决定:放弃都市里的一切,留在石板村支教!

2009年12月回深圳办理辞职时,周玉阳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妻子。刘晚凤大为错愕:“你捐款捐物就行了,干嘛非要辞掉月薪几万元的工作,亲自去当支教老师呢?”文采斐然的周玉阳用诗意的语言说:“因为我听到了大山的呼唤,那里需要我这个耕耘者,去播种一颗颗善良和感恩的种子!”见妻子听得一头雾水,他进而解释道:“我不光教孩子们知识,还要教他们怎样做人,将来学有所成了,怎样回报自己的家乡。”

携妻儿移居石板村,为山里娃点燃希望之火

几经努力也劝说不了丈夫,刘晚凤索性任由他“胡来”一次,同时和他打赌说:“我保证你撑不了半年,就哭着喊着回深圳生活!”周玉阳听了笑而不言。

2010年初,周玉阳带着20万元积蓄,以支教老师的身份回到了石板村,并自掏腰包建教室,办起了五六年级。在他的劝说下,村里很多辍学的孩子重回校园,学生数量由70多名增加到了133名。

周玉阳被推举为石板村小学校长,主教英语和电脑,他不仅不要一分钱工资,还经常向学校和孩子们倒贴钱。他用自己的学识和人生经历,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奇妙的窗,让他们学到了前所未闻的有趣知识……

周老师的到来,拓宽了山里娃的知识面和视野,他们渐渐掌握了普通话,还学会了用英文向同学问好;他们知道了石板村之外有一个广阔的世界,发现了互联网世界的丰富多彩……

作为校长和唯一的英语老师,周玉阳的工作十分忙碌,几乎每天都要在学校批改作业、写教案到深夜。由于长期伏案工作,他经常累得腰酸背痛,原本就有的颈椎病也变得越发严重。

令周玉阳感动的是,石板村人看到了这位深圳白领的艰辛付出,平日里大家都很关心他。2010年4月的一天晚上,他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窗外忽然刮起了大风,倾盆大雨随之而来,电也跟着停了。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只听见暴雨砸得地面噼啪作响,饥肠辘辘的周玉阳呆坐在办公桌前,不知如何是好……十几分钟后,校园里忽然传来急切的喊叫声:“周老师,周老师,您在吗?”

打开门一看,周玉阳吃了一惊:原来是他的学生阿兰和狗蛋儿,打着手电筒给他送饭送雨伞来了!“这是我奶奶给您煎的鸡蛋,快趁热吃吧!”尽管撑伞而来,阿兰还是被暴风雨淋透了,但她顾不上抹一把脸上的雨水,一进办公室就打开了饭盒……那一刻,周玉阳鼻子一酸,险些落泪。他知道,鸡蛋在石板村是奢侈品,除非逢年过节,很少有谁家舍得吃。

2010年5月,因当地两名代课老师外出打工,本就师资力量薄弱的石板村小学,更是雪上加霜。周玉阳在教英语的同时,又接替了语文课,但仍感觉分身乏术。无奈之际,他想到了妻子。

在丈夫的苦苦“游说”下,刘晚凤最终又一次选择了妥协。她辞掉公司的白领工作,带着儿子来到了石板村。为亲情爱情放弃城市里的一切,乃至花光家中积蓄,她都没有怨言,只要一家人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因为她深爱着这个善良的男人。

初到石板村生活,刘晚凤和儿子极不适应,他们原本在深圳繁华地段拥有大套住房,装修时尚而华丽。如今一家三口却要挤在村民提供的一间小房子里,阴暗潮湿不说,连个书桌都放不下。一家人在深圳生活时,每顿饭都不少于四菜一汤,赶上心情好的时候,还要开一瓶价格不菲的洋酒助兴;但在石板村,每天却要吃煮土豆蘸盐巴,喝玉米糊糊。而最令母子俩尴尬的是,当地厕所脏污不堪、苍蝇乱飞,不到迫不得已,刘晚凤和儿子绝不敢轻易进去。

15个孩子一个爹,携手2000里去求学

随着时光推移,刘晚凤和儿子最终适应了山村生活,她在村里的小学教起了语文,儿子也成了她学生中的一员。每天的忙碌过后,一家三口会坐在校门外的山坡上,吹着凉爽的风儿,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落霞万丈,赏星光点点,听溪流鸟鸣……这份清幽和美好,是他们在喧嚣而快节奏的都市永远体验不到的。

转眼两年过去,周玉阳的第一批学生顺利小学毕业,可以到乡里去读初中了,周玉阳的支教生涯也即将结束。就在这时,他却了解到,其中有60%的家长,都不让孩子再翻山越岭去读初中。因为按当地习俗,男孩读了小学就外出打工,女孩到了十五六岁就开始找婆家。“有女孩子趁我们过节回家就嫁人了……”对此,周玉阳夫妇很伤心。

眼看自己辛苦教出来的学生,一个个马上就要面临失学的困境,周玉阳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是就此放弃回归都市生活,还是想办法帮助自己的学生继续读书?反复思考后,周玉阳又做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决定:把学生带出大山,到自己的老家去读初中!但反对和非议接踵而至。亲友们更觉匪夷所思,劝他三思而行。

周玉阳顾不了许多,他只担心:孩子们愿意随自己去外省读书吗?家长能放心吗?他想先试探一下,起草了一个托管协议,让家长们选择。结果出人意料,本来只想带8名成绩优异的孩子走出深山,结果却变成了15人。

2012年8月,周玉阳夫妇带着孩子们,回到了2000多里外的江西老家上初中。为了照顾这些孩子,周玉阳甚至没有住在家里,而是吃住在学校。他的宿舍成了15个孩子的大本营,他们的一日三餐、早晚自习都在这里解决,妻子也时常过来帮忙照看。

孩子们全部的开销由周玉阳负担。他在学校教书一个月收入不到2000元,而15个孩子的学费、伙食费以及买衣物文具等开支,每年都在10万元左右。“弹尽粮绝”之际,周玉阳只得卖掉自己在深圳的住房和轿车,来供养这些学生。

为了能让孩子们在江洲镇感到“家”的温暖,他买了10多辆自行车,一到周六放学,就带着孩子们回自己父母家过周末。院子前面的空地,则成了一个小型体育场,里面有篮球架、羽毛球场、乒乓球桌,他和妻子每星期还带孩子们看一次电影。

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周玉阳的妻子和父母一到周末就开始忙活,经常给孩子们包肉馅饺子,做爆炒鸡和鱼汤……课堂上,周玉阳是15名孩子的老师,放了学,他和妻子就是这帮孩子的爹妈,陪他们练书法、打篮球、玩游戏,一旦哪个孩子生病了,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上心。

走上《中国梦想秀》舞台,光与热洒向广阔天地

2012年底,周玉阳被评为“感动九江十大人物”、“江西省十大雷锋哥”。周玉阳“疯狂支教”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他读书时的同学和老师,以及许许多多的社会热心人,纷纷捐款捐物,有人还大老远带着礼物来看望孩子们。

2013年10月初,15个孩子决定给即将过生日的“爸爸”一份惊喜。几天后,正在上课的周玉阳接到《中国梦想秀》栏目组导演的电话,说孩子们把他的事迹给电视台说了,他们很感动,力邀他和妻子带着15个“儿女”去杭州做节目。出于向公众传播正能量的考虑,夫妻俩答应了。

10月11日,阿兰、狗蛋儿等15个孩子身着整洁的校服,在《中国梦想秀》舞台上动情地合唱了一首歌,送给他们的恩师周玉阳:“今天深夜灯光仍在亮,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啊,每当想起你,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激动人心的故事,发自肺腑的歌声,听得现场观众以及主持人周立波、嘉宾郭敬明几度落泪。

“不只石板村一个地方这样,贵州山区还有很多地方更艰苦,我把它当成一个事业来做,能带几批就带出来几批。”周玉阳说,这15个孩子只是他和妻子带出的第一批优秀学生,第二批希望被他们带出深山的学生名单,目前已经拟好。

周玉阳准备把孩子们一直供养到大学毕业,并想让一部分孩子读师范类院校,一部分孩子读医科类院校。“希望他们学成回到家乡后,用知识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接受记者采访时,几名石板村的孩子也纷纷表示,他们长大后要像周老师一样心存大爱,尽力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有人给周玉阳算过一笔账,他供养每个孩子从初中读到大学毕业,起码要花费10多万元。接收的孩子越多,他面临的资金缺口就越大。为此,周立波、郭敬明和一些参加《中国梦想秀》的企业代表,纷纷提出要一对一地资助其中几名学生,以减轻周玉阳夫妇肩上的重担。

正如周玉阳所言,这些年他不仅是在全职支教,更是在播撒一颗颗光明的种子。善良和感恩,早已根植于15个山村孩子的心间,相信终有一日,这一团团“小火苗”会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家乡的那片天空!

(责编 孙礼勇)

上一篇: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 下一篇:打造“中国皱椒之乡”全面推进大方辣椒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