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04 03:39:09

【摘要】 目的 探讨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疗效。方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3例, 对照组给予强心、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静脉给药。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脑钠肽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 观察组为84.8%,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慢性心力衰竭;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

慢性心力衰竭又叫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 也是其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2], 心功能分为Ⅳ级: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 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 休息时无自觉症状, 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 体力活动后加重。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治疗的目标。本院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入选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4月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其中男31例, 女35例, 年龄55~80岁, 平均病程(10±5)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3例, 观察组男16例, 女17例, 年龄55~80岁, 平均年龄(62±12)岁, 其中冠心病12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8例, 扩张型心肌病5例, 风湿性心脏病3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心功能Ⅲ级18例, 心功能Ⅳ级15例。对照组男15例, 女18例, 年龄55~80岁, 平均年龄(60±17)岁, 其中冠心病15例, 扩张型心肌病6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例, 风湿性心脏病4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心功能Ⅲ级17例, 心功能Ⅳ级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入选与排除标准:入选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 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

1. 3 治疗方法 观察组: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冻干粉剂(商品名:力素,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2649) 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 静脉滴注, 1次/d, 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除不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外, 两组常规基础治疗相同, 包括抗凝剂、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 硝酸酯类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

1. 4 疗效标准及相关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 或达到心功能Ⅰ级, 心悸、气促消失或显著减轻, 肺部湿音消失或显著减少, 心率正常, 心电图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而未达到心功能Ⅰ级, 心悸、气促症状减轻, 肺部湿音减少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B型脑钠肽(BNP)及左心衰射血分数(LVEF)。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2周后总有效率为84.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2, P=0.049)。见表1。

2. 2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经过2周治疗后, 两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提高, BNP明显下降(P

2. 3 不良反应 观察组3例出现腹胀, 1例出现面部潮红, 未做特殊处理, 均自行消失。

3 讨论

CHF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 全身组织灌注减少, 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脑钠肽(BNP)是一种多肽类神经激素, 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与否的安全方便和客观准确的生化指标[3, 4], 也是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重要标志物。LVEF是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比值, 是反应心室泵功能比较敏感指标。

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 由于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是人体“第二信使”环磷腺苷的衍生物, 可同时激活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 促进人体内最基本的生化代谢, 氧化磷酸化反应和三羧酸循环, 产生大量ATP, 改善细胞代谢和能量代谢, 同时能有效的降低体内磷酸二酯酶活性, 促进心肌细胞肌浆网内钙离子释放, 提高肌浆中钙离子浓度, 增加钙离子与钙调蛋白钙的含量, 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力[5], 提高心输出量, 减少心室腔特别是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心室心肌细胞分泌BNP减少。另外, 它对心、脑、外周血管平滑肌均有直接松弛作用, 能显著降低血管阻力, 减轻心脏后负荷, 改善心功能, 且无一般血管扩张剂反射性心率增快的缺点。

本研究表明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CHF, 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降低血浆脑钠肽(BNP)浓度, 近期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广应用。因本观察周期较短, 样本例数少, 能否降低患者远期病死率, 尚需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70.

[2] Krishnaswamy P, Clopton P, Koon J, et al. Ulitity of B-natriuretic peptide in indentifying patientswith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or diastolic dysfunction. Am J Med, 2001(111):274-279.

[3] Munagala VK, Burnett JC, Redfield MM. The natriuretic Peptide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Curr Probl Cardiol, 2004(29):707-769.

[4] Maisel AS, Koon J, Krishnaswarmy P, et al. Utility of B-natriuretic peptide as a rapid, point-of-care test for screening patients undergoing echocardiography to determin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m Heart, 2001(141):367-374.

[5] 张喜君.环磷腺苷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中国基层医药, 2007, 14(11):1881.

[收稿日期:2014-09-22]

上一篇:介入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效果观察 下一篇:老年人肺部感染21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