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一例

时间:2022-07-04 02:24:46

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一例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新课程是实施和开展新教育的载体。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以“科学记数法”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我是如何渗透数学新课程理念的。这一节的学习目标是:1、借助身边熟悉的实例感受大数.2、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经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难点: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创设情境中先举出一些贴进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的内容。如世界人口约7000000000人,太阳半径约696000千米,光速约每秒300000000米等数据,使学生感觉到在记录大数时很不方便,当遇到较大数(整数位较多)时,读、写都非常复杂、繁琐,从而导出用乘方的形式表示较大数,激起学生思考与探索的欲望,引出新课。这时举出:观察100,1000,10000等大数的特点,找出表示大数的方法,得出 10 2 =100,10 3 =1000,10 n 的意义是1的后面有n个零。再引导学生去探索对于一般的大数如何简单地表示出来,如14800 000 000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48×1010元,这时与同学共同活动,得出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概念: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10n(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为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这样教学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还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就像导演一样,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在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习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解题策略。在讲授例题时让学生发现规律,得出整数的位数与10的指数的关系,即⑴1≤a

( 作者单位: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七中学137400 )

上一篇:冰箱进入匀冷新时代 下一篇:成都为何排名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