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皮救女!东方父爱远播欧洲

时间:2022-07-04 01:02:54

割皮救女!东方父爱远播欧洲

6岁的留守女孩,在烤火时不幸烧成重伤,生命垂危。在外打工的父亲王成志闻讯,心如刀绞……怀着无限愧疚与深情,这条汉子紧急返乡,不惜倾家荡产筹措医疗费,并将自己头部、背部占全身面积7%的皮肤移植给女儿。

最终,这份缘于血缘却又比血更浓、比海更深的父爱,为女儿赢得一份特殊而珍贵的生命礼物――

惨祸天降!女儿的皮哦父亲的心

2009年1月7日,春节将近。

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两河村小学放寒假后,一年级学生兴奋不已。因为第二天,她就要去浙江余姚,和在那里打工的父母团聚。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小一遍遍向邻家小朋友炫耀:“哼!我妈妈说了,她给我买了个毛茸茸的大熊猫,有一个真人那么高。”

可谁也想不到,在命运的下一站,等待小的不是天堂,而是地狱――

当天晚上7时左右,在姑姑家里就着炭盆,昏昏欲睡地烤火时,一不留神棉裤被溅起的炭屑点燃……顷刻间,她变成了“火人”!当时,姑姑姑父外出办事,家中只有5岁的表弟。伴随着一阵撕心裂肺的号哭和徒劳的挣扎,晕死过去…两个多小时后,姑姑姑父回家发现惨状,抱起几乎烧焦了的就向镇医院跑……可是,因为伤情重,镇医院当即就将送往了恩施州中心医院……

闻此凶信,的父亲王成志和母亲吴琼英悲痛欲绝,连夜从浙江余姚赶回……

王成志44岁,吴琼英37岁,夫妻结婚10余年来一直辗转在广东、浙江等地打工。2002年冬,吴琼英生下一对龙凤胎,男孩叫王强,女孩就是。2007年8月,王成志想让不满5岁的王强、读小学,但因不到规定年龄,必须交一笔赞助费。再加上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两个孩子上学每年就要六七千元!知道父母拿不出这么多钱,王强和主动提出回老家两河村上学。

王成志母亲早逝、父亲年迈,于是他把女儿寄养在自己的叔叔婶婶家里。夫妻俩一直商量着“春节回家就把带过来”。可就在春节前夕,去姑姑家小住,惨剧发生了。

2009年1月9日清早,恩施州中心医院。

走进病房才看第一眼,夫妻俩就惊呆了:眼前这个浑身上下裹满纱布、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的“木乃伊”,就是昔日那乖巧伶俐的女儿吗?吴琼英扑在床边,任凭她哭得死去活来,女儿仍是毫无反应,只有微微翕动的鼻孔证明着那尚为一个活物。

这时,护士进来给换纱布。在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夫妻俩看到,剥开纱布的女儿全身就像木炭一样焦黑,没有一块好皮,而且还在不停地向外渗着黏糊糊的体液和鲜血……

医生告诉夫妻俩,经诊断,全身烧伤面积达70%,属于特重级烧伤,目前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当晚10时左右,终于苏醒。看到爸爸妈妈,她黯淡的眼神蓦然闪亮,用微弱的声音说:“水,水……”亲人的出现激发了孩子求生的意志!医生赶紧示意吴琼英喂女儿喝葡萄糖水。喝完葡萄糖水后,女儿的精神状态好了一些,一旁的王成志赶紧将大熊猫拿过来,放在女儿枕边。望望大熊猫,又望望爸爸,眼神竟有点儿畏缩。片刻,她嗫嚅着说:“爸……我的棉衣……烧坏了……”

到这时候,孩子还惦记着自己的衣服,怕大人因此责怪她!“女儿呀,我的乖女儿……”王成志再也忍不住,号啕大哭。离开病房后,他一字一顿地对妻子说:“要是丹丹在我们身边,就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是我们对不住孩子。不管花多少钱,费多少力,一定要将丹丹救回来!”

割皮救女,

路却走到了尽头

众所周知,治疗烧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植皮手术。可皮源又是个棘手问题。在我国,因捐献者寥寥,各省市的皮库通常都是空壳,患者通常是使用自己的皮肤进行移植。而烧伤的面积实在太大,根本没有地方可以再切。

“那就割我的皮!”王成志一直向医生请求。皮肤移植虽然无需配型,可医生还是直摇头:“从活人身上取皮风险太大,不仅容易引起捐献者感染,留下诸多后遗症,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这种‘救一个伤一个’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采用。”

经过反复论证,恩施州中心医院最终决定为采用特殊的皮源――猪皮。这是一项新型植皮技术,所选用的猪皮,必须来自专供人体移植的特别饲养的小猪,因此价格也很昂贵。医生担心地问:“皮源加上手术费,恐怕需要20多万。你们……”王成志毫不犹豫地回答:“有!”

而实际上,王成志手头的全部积蓄仅仅两万多元。他让妻子留在医院照顾女儿,自己踏上了四处求借的艰辛路程……半个月后,王成志倾尽全力也只借到7万元。走投无路,他和妻子想到了卖房子和宅基地。可是,乡下那三间破房和4分宅基地能值多少钱?何况根本没人愿意购买。

此时,夫妻俩为女儿不惜一切救女的行为感动了医院。医院主动提出,先为小进行手术,费用以后再说。

1月28日及2月6日,先后两次接受猪皮移植。遗憾的是,猪皮没能存活,手术宣告彻底失败。

3月2日,发生左下肢感染、长时间昏迷,导致大脑受损,从此连话也不能说了1

3月7日,恩施州医院请来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湖北省著名烧伤科专家谢卫国,为实施了左下肢截除手术。两天后,因感染脓毒症,导致脏器衰竭,脉搏微弱,随时都可能发生不幸……需要紧急转往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

可是,恩施去武汉有10多个小时的路程。这对此刻的小来说考验太严峻!

谢卫国于是通过湖北媒体界的朋友联系了东方航空公司武汉公司。东航武汉公司非常重视,愿意免费空运和家人到武汉进行治疗。

3月9日下午3时35分,在恩施机场的支持下,转运丹丹的救护车直接开到东航MU2455次航班的舷梯下,躺在特制担架上的丹丹被抬上飞机。

4时许,飞机冲上云霄平稳运行后,航班乘务长向旅客动情地讲述了丹丹的遭遇,一场万米高空的捐助行动旋即展开:机长李永华拿出1000元,副机长吕又平捐款500元,旅客们也纷纷慷慨解囊……短短5分钟,捐款就达8970元。5时整,早已在天河机场等候的救护车接过,直奔武汉三院!

“医生,割我的皮救孩子吧!不能再犹豫了。”一路上,王成志痛哭流涕、哀求不止。

谢卫国沉吟半晌,还是劝阻说:“以孩子现在的情况,就算你割皮相救,也不保证就能治好,而一旦手术失败,可谓两败俱伤。”可王成志的态度更是斩钉截铁:“顾不了这么多。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一定做这个手术!”

王成志孤注一掷割皮救女,让谢卫国潸然泪下……武汉三院决定减免费用,为施行手术。

3月10口下午两点半,王成志和女儿问的皮肤移植手术开始,父女被同时推上手术台。由于深度麻醉会影响皮肤的活性,医生只给王成志做了局麻。王成志从小怕打针,有病总是吃药,而这次,由于取皮前要注入生理盐水分隔皮肤间隙,王成志一次就注射了近20针。等注射部位肿胀隆起来,医生再启动专业取皮机。

在轻微的马达声中,王成志目睹自己的皮肤‘块块地被切割下来,放进生理盐水中。那可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王成志紧张又惊恐。似乎是心有灵犀,这时耳边传来一声呓语:“嗯啊……”王成志向旁边望去,麻醉尚未生效的,也恰好扭着头望他。父女相视的一刹那,王成志感到自己像被重新拧紧的闹钟,顿时充满了力量。“为了女儿,我不能怕。要是我都怕了,她一个孩子又怎么支撑下去?”

下午6时,手术结束。医生共从王成志头顶、肩部、腹部取下了占其体表面积约7%的皮肤,伸展开相当于七个巴掌大小,移植到女儿身上。这些“巴掌”温柔地覆盖着2/3的伤口,像一道道坚韧的屏障,将细菌、寒冷、疼痛等等隔绝在外。

“为什么不多取点,让孩子的伤口全部覆盖住呢?”得知这一结果,王成志焦急地追问。谢卫国解释:“如果一次移植皮肤过多,会成倍增加感染风险,不论对供体还是对受体都很不利。7%是极限了,只能一次次来。”

术后很长一段时间,王成志刀口剧痛,他整夜整夜睡不着,背上、头上就像有无数野兽在撕咬。到3月14日,短短四天,他就瘦了4公斤。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担当起通宵给邻床的女儿翻身的重任――因为怕新移植的皮肤被压迫,每隔三个小时就要翻一次身。每次翻身,纱布摩擦伤口,孩子都会疼得大喊大叫,这时他就会轻轻握住女儿的手,对女儿耳语:“丹丹,你要是受不了,就掐掐爸爸,爸爸也很痛,但还可以再痛一点儿。”

死里逃生后,渐渐脱离了呼吸机。按照计划,医生将在半个月后再一次从王成志身上取皮。可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现了:由于王成志割皮后反应剧烈,身体恢复非常缓慢。经检查,他的身体已经不符合再次手术的条件。见此情形,吴琼英立刻提出用她的皮肤。可检查结果再次给夫妻俩泼了一盆冷水:或许是由于连口操劳,吴琼英也是极度虚弱,疾病缠身,无法捐皮。另一方面,夫妻俩电不能全都躺下,总要有个囫囵的来回照应孩子和捐皮的人吧?

路,似乎走到了尽头。

爱心为桥,中国人首次植入白皮肤

这天,一个护士在给换药时,无意问说:“这孩子抱起来像个羽绒枕头,怕是还没有两岁的孩子重。”消散的重量,就是孩子冰雪般消逝的生命!那一刻,王成志真是肝肠寸断,又一次冲到谢卫国副院长的办公室苦苦哀求:“再想想还有没有办法?武汉的皮库空了,北京兴许有;北京没有,外同兴许有……”

王成志这番话,让谢卫国心里不禁一动。作为一名烧伤科专家,他知道国外有很多皮库的建设远远领先于国内。特别是位于荷兰小城Beverwijk的欧洲皮库闻名业内,该皮库储存有相当丰富的欧洲遗体捐献者的皮肤。可鉴于皮源珍贵,历史上,他们仅仅提供过两次跨人种的皮肤援助,而且都是基于战争这种十分特殊的背景。

希望渺茫呀!然而,都是做父亲的人,王成志的悲伤让谢卫国感同身受……最终,谢卫国决定试试运气,于是用英文连夜将王成志父女的故事写出来,A4纸整整12页,并附上照片,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欧洲皮库。

在求援信中,谢卫国满怀感情地写道:“为救治他们可爱的女儿,这个中国家庭已经竭尽所有,父亲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皮肤,承受如同刑罚般的折磨……如此疯狂的举动就是一个东方父亲对女儿的爱,对现在只有一条腿、而且体无完肤的女儿的爱。这父爱,缘于血缘,又比血更浓,比海更深……”

这时,王成志割皮救女的故事也在他们的家乡恩施以及武汉市慢慢传开。爱,开始潮水般涌向小:恩施市实验小学的小朋友捐款12978元;恩施新闻网网友“断肠人”发动20名网友捐款4500元……

而爱,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传奇于是在继续――

3月16日谢卫周正在的病床边察看孩子伤势时,护士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说:“电话,欧洲的电话!”“欧洲?”谢卫国十分激动。

打来电话的是欧洲皮库主席布达先生,他用英语说道:“您的求援信已收到,我们为这位伟大的父亲感动。我们愿意竭尽所能,让这个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布达先生还告诉谢卫国,“你在求援信中申请的是1500平方厘米皮肤,为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救治,皮库特批了3000平方厘米,而目,这批成本高达4000欧元的皮肤全部免费。”

“孩子有救了!”谢卫国喜出望外,放下电话一路小跑着来到的病房。小小的病房里,顿时爆发出节日般的欢呼。

当天,欧洲皮库就将皮肤分别装进30个小瓶子里,每只瓶子都盛满甘油,温度保持在4℃~8℃,然后将瓶子放进包装盒,通过TNT国际快递公司发出。

由于接受国外皮肤在我国尚无先例,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过湖北省卫生厅紧急向上请示,中国卫生部特事特办,火速下达接受捐赠的批文。

3月20日早晨9时30分,这只珍贵的“皮肤盒子”飞越千山万水抵达武汉,并被立即放进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研究所的皮肤冷库中保存。

当天下午3时30分,小被送进手术室,中国医学交流史上首次跨国家、跨入种的皮肤移植开始了。下午6时,手术结束时,医师们共为移植了800平方厘米的“白皮肤”。

送回病房时,谢卫国告诉王成志:“如果一切顺利,再做三次移植,孩子就基本康复了。”

听着这话,王成志夫妻不禁相拥而泣……然后,他们又似乎想起什么,于是讷讷地问:“谢医生,孩子是黄皮肤,移植的却是洋皮肤。如果长成大姑娘以后,全身黄一块、白一块的,该多难看?”

谢卫国笑了,解释说:“不会。皮肤是有再生功能的。给孩子移植的皮肤,主要是保护伤口不受感染,防止血浆等营养物质外流。等孩子自己的皮肤长出来后,这些白皮肤就会慢慢脱落。”

“原来是这样!”王成志夫妻憔悴的脸庞,霎时也写满了舒心的笑容。

当晚,谢卫国通过电子邮件,将第一次手术成功的消息告知布达主席,同时感谢他们的无私援助。3月22日,布达主席又亲自打来电话,说:“不用感谢我们,是东方的父爱救了孩子。”

截至记者采访时,已经进行了第二次“洋皮肤”移植,医院还对掌管其语言中枢的脑神经进行了介入治疗,以期孩子能早日开口说话。目前,各项生理指征平稳。

而全国首例白皮肤移植手术,也掀起了,新一轮的爱心潮。手术第二天,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送来善款8000多元;利川市合力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郝武志,个人捐赠善款1万元。用他的话说:“连外国人都在帮中国人,我们中国人能不帮自己人吗?”截至本文发稿时,社会各界的捐赠已达17万元。有市民、网友还称王成志为“最美的中国父亲”。

对此,王成志既感激又惭愧。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多次表示:“我希望所有在外打工的父母都要以我为戒,把抚养孩子当成大事,不要让的悲剧重演。”儿童留守既不利于身心成长,还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这确实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

更让人欣慰的是,这场跨国捐助还推动了武汉市皮库建设的步伐。采访中,记者在武汉市卫生局了解到:像全国其他省市一样,武汉的皮库空壳,主要是因为武汉现行的《遗体捐献条例》中没有明示皮肤组织也可以捐献。武汉市卫生局将对该条例进行修订,并于2009年9月提交武汉市人大常委会讨论。

一切都因爱而改变!

上一篇:中国女排新主帅:妻子一句话免后顾之忧 下一篇:德国“精英”骗情骗房,中国白领跨国追讨1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