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

时间:2022-07-04 12:02:12

因势利导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

摘要:在党和国家对高校贫困学生深切关注,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他们的生活、学习费用,保证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完成学业,解决了很大一部分贫困学子的后顾之忧时,却有一些大学生渐渐适应了这种赠予,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遗忘了“知恩图报”的感恩美德。因此,如何因势利导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迫在眉睫。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意识;奖助学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054-02

中国自古就有“知恩不报非君子”、“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喝水不忘挖井人”等说法。由此可见,“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党和国家对高校贫困学生深切关注,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他们的在生活、学习费用等方面的困难保证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完成学业时,却有一些大学生渐渐遗忘了“知恩图报”的感恩美德,有的大学生甚至对别人的帮助连说声谢谢都不愿意,因此如何因势利导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迫在眉睫。

一、高额奖助学金逐年增长

目前,在党、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建立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另外还有针对西部特困生的诸多帮扶措施。社会各界的资助也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新资助政策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扩大了贫困生的资助面,提高资助金额,如国家助学金的比例由原来的3%提高到20%,原来国家助学金最高是1500元,现在最高是3000元,原来国家奖学金最高是4000元,现在是8000元,基本上都翻了一番。2007年新设立的国家励志奖学金比例由原定的0.3%提高到3%,增加了10倍。近年来,国家用于学生资助的经费更是逐年增加,2007年,国家投入158亿元,其中,中央98亿元,地方60亿元,资助大学生397万人,2008年,国家计划投入300亿元,其中,中央200亿元,地方100亿元;以后每年用于学生资助的资金计划为500亿元。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助学金的标准从原来全国平均每人每年2000元上调至3000元。该政策惠及430多万名经济困难学生。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

对党和国家以及社会的关怀和帮助,大学生们又是怎么样呢?通过调查和观察,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一)大学生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恩意识淡薄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走进大学,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无私的爱;是老师给了我们知识和看世界的眼;是朋友给了我们帮助和支持。然而,现在部分大学生对父母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向父母要生活费时会打电话给他们,平时很少想念、关心养育自己的父母;大学校园里,上课讲话、玩手机,甚至缺课这些不尊重老师的现象不在少数,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自己的感受,骄横任性,欺骗朋友,见利忘义等等

(二)大学生对社会、国家的感恩意识淡薄

党和国家用无偿的资金大力支持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每年都会给我们大学生颁发很多的国家助学金,政府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等,但是很少学生会对社会、国家的资助心存感激,而更多的是看到社会的负面影响,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甚至用恶劣的言语抨击社会。不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状态,有些学生在到校之前就准备了各种贫困证明资料,等着学校减免学费和给予困难补助。为得到奖助学金与同学老师“闹矛盾”甚至“明争暗斗”。有不少贫困大学生依靠社会资助和国家助学贷款完成了大学学业,但其中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偿还。甚至还有大学生对资助自己的人索要钱物,得不到满足就无理取闹的。

三、高额奖助学金的增加凸显了培养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性

(一)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无疑是这支队伍中的主力军。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的大学生们,受到许许多多恩泽,有国家的培养,大自然的给予,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等。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二)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处于首要和重要的地位,而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逐渐形成知恩、感恩、报恩的思想,从而友爱同学、尊敬师长、关心父母、热爱祖国、奉献社会,最终实现高校德育目标。

(三)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的需要

感恩意识有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自己以及尊重他人。培养感恩意识有助于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重新看待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感谢他人的每一分付出和心血,重塑、完善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常怀感恩之心,会使大学生心怀恬淡心胸广博,能够推己及人,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改善性格中的弱点,完善人格,提高自身修养。

四、如何利用高额助奖学金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一)将高额助奖学金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方向发展

尽管学校和老师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评选助奖学金,但由于各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所在地民政部门及相关机构的尺度各不相同,仅凭学生开具的各种贫困、低保证明,很难界定、甄别学生的“困难”程度。因此,通过多年的评选助奖学金,个人认为应该尽量错开各种奖项的评选学生,避免同学年同一学生多次受助,扩大受助学生的人数。鼓励、激励、支持所有受助学生参加勤工俭学锻炼,积极为他们联系勤工俭学岗位,通过自愿报名、选拔让贫困学生主动争取机会,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努力劳动来获得报酬。经常召集贫困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勤工俭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让他们给一年级新生分享经验和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贫困生真正领悟政府、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关爱,懂得自立、自强,珍惜。

(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需要正确的引导,学校和老师应该充

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仍以国家奖助学金为例,如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后,胡同学将他的5000元励志奖学金全部捐给了灾区;袁同学把本可以得到的3000元助学金让给了大一的学妹,自己却利用休息日和假期勤工俭学,两个新年都没有和家人团聚了;沈同学每年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但她一分钱也没用,全部花在了给父亲治病上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受助学生中涌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知恩图报、回报社会等典型事迹,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表彰大会等方式,引导其他贫困生学习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潜移默化的感动所有大学生进而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

(三)用多种方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感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感恩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仁爱”思想的核心就饱含感恩的内涵。

1.建立“爱心基金”,传承感恩精神。学校可以借鉴复旦大学等高校的成功经验,建立“爱心基金”,不仅吸纳社会资助,还吸纳大学生自己的捐款。建议和鼓励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向学校师生作出奉献爱心的承诺并签名,在毕业时及毕业后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捐献给母校的“爱心基金”。该基金将用于资助本校的家庭贫困或特殊困难的学弟学妹们继续求学。学校应本着这种“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困与育人并重”的宗旨,为贫困大学生力所能及的施恩行为创造平台,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感恩意识不仅“源远”而且“流长”。

2.成立“爱心社团”,引导受资助的贫困生成立“爱心社”、“自强社”等贫困大学生社团,秉承“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已及人,薪火相传”的宗旨,积极到敬老院、孤儿院、社区服务站等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奉献爱心。通过积极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农村调研,培养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感情,同时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觉增强服务农村、服务中两部、服务社会和祖国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这已成为高校近几年重点探索的助学与育人相结合的新模式。

3.社会、学校、家庭通力合作。学校除了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在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上的作用外,还要加强与家庭、社会在感恩教育方面的沟通和合作。重视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充分挖掘家庭在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引导作用。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还要教会其做家务、懂礼貌、会办事、与人和谐相处等,提高独自生活能力,使其在生活中体会父母的艰辛,自觉树立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学校还应广泛联系社会,动员社会资源,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联系社会成功人士,除了努力争取他们捐资助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外,还应聘请他们到学校做专场报告,结合他们自身的成长经历,向广大学生尤其是受支助的贫困生宣讲感恩思想,要让学生从这些成功人士的自身经历中深刻体验到成功离不开好品质、好品质需要一颗感恩的心的道理。另外,学校还要呼吁社会领域加强感恩意识的指导和宣传力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正面典型,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解析和鞭挞反面典型,消除社会“病态文化”,为感恩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高校应该利用好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各项利好政策,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树立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应树立知识管理的理念 下一篇:在探究学习的活动中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