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至何处最相宜

时间:2022-07-03 11:26:49

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师角色、新的学习方式,对我们都是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作为必修模块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以往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差之千里。“鉴”的原意有两个,一是指镜子,二是指照。在古代人们就是通过照镜子来比较、判别美丑,而如今,鉴赏的意思是在对比之上,又有比较、评价、总结。它与“欣赏”虽然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欣赏是怀着喜欢与美好的心情去品味、感受你认为美好的东西。“鉴赏”是通过对照、比较、评价判断进行理性的欣赏;“欣赏”又可称玩赏、领略,指一种相对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审美行为,常常以其感性直观地引起人们的精神愉悦,产生美感;“鉴赏”则更进了一层,往往兼及感性和理性,又带有品鉴、判断、反思的意味,所以鉴赏含有区别、品味、品评的成分,是比欣赏更多些主观成分的一种审美态度,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归根结底,鉴赏比欣赏多了思考,是“表静内动”的思考,所以,把握了“鉴”,就把握了课程的命脉。那么究竟从何入手,“鉴”至何处最相宜呢,下面就从角度、深度、围度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粗浅的理解。

一、 从标题入手,把握“鉴”的角度

音乐教学目标的作用之一是其“导向”作用,只有明确了音乐教学的方向,才能最终决定音乐教学结果。

那么,在一节课中怎么样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呢?我认为首先要寻找正确的角度。角度是观察事物的出发点。我们都知道,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其最终的结论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鉴赏的过程中,寻找鉴赏的最佳角度,引导学生走最佳的信得途径,就是我们教师要思考研究的问题。

还记得刚开始新课程改革培训时,教材总编吴斌老师就曾说过“标题即是总结”,也粗浅的知道,每一单元标题的重要性,可是却从未真正的深入探索过。一次,李凯老师问我“飘逸的南国风”一课,为什么用的是“飘逸”这个词,而不是别的词?我无言以对。回来后查阅字典后恍然大悟,“飘逸”一词,有清新自然、温柔浪漫、甜美、甚至还有点捉摸不定的意思。之后,我选了一首东北民歌《东北风》,把两首歌曲的旋律线完整的做了出来进行对比,结果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旋律线,东北民歌的旋律线起伏波动大,跳跃性强旋律线看起来像是险峰峭壁;而南方民歌的旋律线看起来更圆润,起伏小,旋律线看起来则更像是一波波涌动的海浪,显然用“飘逸”这样的词用来形容南方民歌,是最恰当不过的。基于这个发现,我把教材中所有的课题都列出来,仔细地查阅研究了一番,如《高亢的西北腔》,为什么称为高亢?高亢在哪里体现?又为什么用的是“腔”字而不是“歌”呢?《醇厚的中原韵》为什么用“醇厚”一词?而这里的“韵”又是指什么?《独特的民族风》一课,究竟独特在哪里?它的民族音乐特色是什么?《鼓乐铿镪》中为什么用“铿镪”一词来表达?《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传统风格体裁为什么会解体?解体后的新趋向指的是什么?《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复调与主调的区别是什么?等等。由此可见,从标题入手,可以一步到位,能够更快更直接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只要选对了角度,吃透了标题,就为我们的鉴赏课找对了方向,就不会茫然不知所措了。

二、 从主题入手,挖掘“鉴”的深度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鉴赏课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因为任何一种音乐风格都是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物。

既然音乐风格是一定音乐文化的产物,那么人们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风格的过程中,也就有可能产生对这种音乐风格的文化背景作适当的分析和探讨的意愿。探讨音乐风格的文化背景,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音乐经验,也有利于学生拓宽音乐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接纳与包容的意识。而要关注风格必须从感受、体验入手,理解其音乐要素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无不在主题中有所反映。只有通过深入了解主题,把握旋律主题,才能抓住音乐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创作风格、表演风格等。

吴斌老师曾说过,“音乐是什么?归根到底,音乐是旋律。”而旋律中的重中之重即是主题,只有学习了主题音乐,了解了主题音乐的构成要素和其独特的个性,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聆听音乐、领悟音乐、牢记音乐。所以在教学中,没有什么比音乐主题更重要的了。那么究竟如何从主题入手,深入挖掘风格特点呢?

首先应该在聆听主题之前,适时的提出有效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目的性、引导性,使学生的每一次聆听都成为有效聆听。雷默先生说:“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逐步增强对音乐要素的敏感……它们是教师在这一行的家底,成了所有层次和所有活动中教学的基本教材”这句话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在反复聆听主题,吟唱主题,加强对主题的记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音乐要素的把握,逐层深入地分析音乐主题的显著特征,因为风格的不同归根到底是音乐要素的组成的不同。在第二单元中国民歌的第一节课,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关注旋律,我引用了一首东北风味的通俗歌曲,庞龙演唱的《家在东北》。

当我刚唱起这首歌的第一句时,学生马上就说,是根据东北音乐创作而成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们笑了,歌词里唱的呀,“东北民歌《泪蛋蛋抛在沙蒿蒿里》的一句:我的家哟 在东 北。然后我还是歌词不变,又改用南方民歌《小河淌水》里的一句旋律来演唱。

学生往往在熟悉旋律,把握了主题后,就会有新的发现,这时要鼓励他们大胆讨论,畅所欲言探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风格?而随着探究活动的展开,学生的经验在逐渐积累,认识在不断深化。如在第二单元中国民歌课中,我把具有典型特色的南方民歌、西北民歌、中原民歌各选一首,将它们的主题旋律线图拿出来,由学生来分析,它们各是哪里的民歌,由学生来分析民歌形成的原因,这样全部抛给了学生,由他们去分析、归纳、总结。开始他们也只能从民歌的地域、气候等一些表面的因素上进行浅显的分析,经过一节课以后,马上就可以更深层地从方言、生活方式、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了。学生的语言越丰富、准确,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就越深,也就为其探究、评价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音乐风格是一定音乐文化的产物,探讨音乐风格的文化背景,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音乐经验,也有利于学生拓宽音乐文化视野,提高文化水平。而挖掘音乐风格,就要从音乐主题入手。

三、 从拓展入手,控制“鉴”的围度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音乐鉴赏的“活动建议”提示,鼓励学生根据指定专题或自选专题,主动收集文字、乐谱、图片、音响、音像等资料进行交流,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构建主义理论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所以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表达学习成果,尊重学生的创新理念。

新的音乐鉴赏课的学习,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探究其所以然。所以新教材在每课之后都设计了许多“拓展与探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它不仅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丰富了课堂教学,还拓宽了教学思路,带来许多教学灵感和创新。但拓展与探究一定要控制好“围度”,拓展探究得过窄或过宽,都达不到预期效果。而这个控制的阀门就要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了。

如在讲授《飘逸的南国风》这课时,课后的探究活动是研究民歌与方言之间的关系,民歌与方言有关系,无庸置疑,但用什么方法,更简捷直接地传授给学生呢?我拿着这一课中的一首浙江乐清民歌“对鸟”反复听了很多遍,都没有思路,气极了,大声地朗读歌词,当然是普通话读的,读了几遍后,我忽然想到了,我读的普通话的语调与歌曲根本毫不相干,如果是用方言读呢?于是,马上找了个浙江同事帮我读,有点意思了,发动身边的人帮我寻找浙江乐清的人,几天后找来了,也证实了我的想法,他朗读的语音语调与民歌所差无几,于是把他朗读的录下来。那节课前我预留的作业是让学生向周围的人学习用一种方言朗读《对鸟》歌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听着同学模仿各地方言朗读的歌词,所有的学生都笑晕了,然后,我再让学生分别用普通话和用标有拼音的乐清话读歌词,再听民歌,笑过之后也就明白了,不用我讲,学生自己就会总结了,民歌的旋律与方言之间的关系,民歌的旋律是建立在方言的语音语调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学生们又借此引申到《说聊斋》、《好汉歌》《编花篮》等歌曲的旋律,也都与地方方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又得出了一个结论,有一部分现代歌曲是以民歌的旋律作为素材来创作的。

上一篇:重视初中语法教学迫在眉睫 下一篇:农村中学物理“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