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

时间:2022-07-03 06:31:13

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公路建设的规模和质量越来越高,对于公路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结合目前工程机械管理维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影响当前工程机械管理维护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并就如何做好工程机械管理维护工作,浅谈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工程机械;管理;维护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he scale and quality of national highway construction more and more, for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are also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machinery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work,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are analyzed, and how to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work, discusses solution.

Key words: engineering machinery; management;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TU71

引言:随着我国港口、公路及工业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种工程机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大大提高了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工程机械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的发挥。只有掌握了影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因素,进行合理管理和维护,才能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搞好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维护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反应企业综合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我国公路工程机械的使用特点

1.露天作业。工程机械在公路施工、公路养护、冬季公路除雪中,机械几乎都是冬夏露天作业,工作环境恶劣。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作业进度,这就特别要求工程机械的工作可靠性要好,万一发生故障能够及时排除。

2.技术结构复杂。工程机械品种繁多、规格齐全、技术结构复杂,涉及到机、电、液、计算机等各个知识领域。机械的选型、使用、保养、维修、管理有着很强的技术性和经济性。

3.工地流动性大。由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制度的改革,增大了工程施工地点的流动性。机械的工地转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大型机械受道路及桥梁承载能力和隧道净高的限制,转运起来很困难,而且费用昂贵。即使一些具有行走功能的施工机械,也不允许其在公路上长途跋涉,而必须用拖车运送,而且运送过程中也容易损坏,这无疑增加了工程单位的经营成本。

二、公路工程机械的几个维护建议

1.使用方面。为了延长工程机械的寿命,在使用方面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对机械设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将操作者经济效益与机械使用费(如燃料电力费、维修费、保养费、工具费等)挂钩。并加强对机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即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公路工程机械大部分是露天作业,作业地点受温度、污染、路况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养护,减少灰尘,都对延长机械寿命非常有利。

2保养方面。对机械实行定期保养是延长机械寿命的关键。各单位对机械的保养有很多的明确规定。但是不少单位一到工期紧、任务重、经费紧张时往往忽视保养工作,认为机械在正常运行,没有故障,无需停下来进行保养。因为保养能消除机械隐患,若不及时保养,往往会使机械设备出现大的故障,甚至发生事故。这样既增加维修费用,又耽误工程机械使用。

3.维修方面。维修工作是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采用合理的维修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低成本快速修理法”也是延长机械或零件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实施此法,除了机械设计时采用维修性设计,提高机械的维修性外,在维修实践上还可采用下列方法:(1)零件换位,施工机械上的许多零件,如推土机、挖掘机的履带销。车辆前后轮胎,在运行中往往承受单向或不均负荷,从而造成不均衡的磨损,如果适时地更换受到有均衡负荷零件的位置,使它们的磨损均衡,则可延长其使用寿命。(2)刷镀与胶粘修复,在施工现场运用刷镀胶粘修复工艺,也可以快速低成本地修复失效零件。

三、影响工程机械管理维护工作的主要因素

1.机械设备管理力量薄弱,影响正常施工秩序。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往往点多面广,机械设备、人员调动频繁。管理部门盲目地精简机械设备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或将其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脱节,致使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力量薄弱。还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形成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混乱,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

2.机械设备保养制度落实不到位,致使机械设备完好率降低。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使用上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能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不从根本上解决故障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

3.机械设备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由于部分操作人员对施工技术、设备使用知识所知甚少,尤其是短期聘用人员的技术素质低,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一味的赶工期、抢进度,使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甚至违章操作等状况,从而加速了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此外,在工程项目结束后,设备不能按规定进行认真的保养、维护和大修,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机械设备常常出现故障。

四、工程机械管理的有效措施

1.在管理上加强了对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要求。要求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三懂指懂操作规程、懂设备性能、懂结构原理,四会指会操作、会保养、会修理、会判断和处理一般故障。在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时,应加强对操作人员在设备维护保养方面技术能力的提高和考核。要求维修人员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设备故障及做出相应维修处理,以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要做好工作记录。

2.实行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联合包机。对设备所出现的问题,由双方共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总结并搞好整改预防,从而加强了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的沟通及他们的责任心。在设备维修完毕后,双方共同确认并在有关资料上签认。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设备维修保证规范化和合理化,通过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相互了解和监督,提高设备使用和维修质量,延长维修周期,降低维修费用,提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3.加强对设备维修的监督管理。为有效控制设备维修质量,企业首先要收集各种修理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这些是保证设备维修质量的基础。在维修过程中,要实行有效的监督制,设专人严格按规程和标准对维修过程进行全程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对需要更换的主要部件,要检查测量核实,做出详实记录,对非正常损坏的部件要分析找原因,做出整改预防方案。

4.加强维修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设备维修队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装备水平的提高,机、电、液一体化的设备将逐步增多,传统的维修方法凭感官的检查手段己不适应现代设备保养维修工作的需要,因此要采取各种培训方式,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检测仪器,能准确判断故障,及时排除故障的高素质人才。

5.进行设备维修的经济核算。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确定设备是否需要修理、什么时间修理及修理的具体实施等问题,以免出现过剩维修。在不同的修理时期,要根据设备各部件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修理方法,使设备各部件达到最好的配比,发挥最大的功效,最大限度地降低维修费用。

五、结束语

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应要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相互协调,以管理程序为主线,以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机械管理的目标与施工企业管理目标相一致为目的,努力从各类施工机械管理的实践和思想宝库中吸取营养。尽量反映我国施工机械管理发展的新成果,积极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维护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滨.施工机械的管理与维护,民营科技,2012.4

[2]姚永平.浅谈道路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安徽建筑,2011.4

[3]《机械设备管理大全》.刘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32-67.

上一篇:探析建筑桩基工程施工质量 下一篇:如何做好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分析